做梦的时候,我们到底有没有睡呢?

有些研究人员把比较容易做梦的睡眠阶段(快速动眼期)称为矛盾的睡眠(paradoxical sleep),肌肉力量降低,但脑波和呼吸心跳都和清醒时相当接近,好像没有睡,却也有睡眠的效果。

其实也扮演着「出口」,这也刚刚好是我们需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乎每个人都有做梦的经验。有些人的梦境精彩,甚至会像连续剧接连好几个晚上轮番播映。也有人,虽然每天睡超过8小时,但整晚都在做梦,睡醒后感觉好像跑了一场超级马拉松,愈睡愈累。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反映了我们日常所遇到的问题,包括烦恼,都会透过梦来化解。

对某些心理学家来说,有些梦,就像一种夜间本来就会发生的心理治疗

生活里的难受,与本来就有的记忆混合搅拌。混合再混合,情绪上的冲突和压力也就被冲淡,不那么强烈了。

他们也认为,快速动眼睡眠(REM)是一种调控情绪的睡眠,让我们在整合记忆时,同时清除里头所含的情绪。

而因为定出DNA结构得到诺贝尔奖的克里克(Francis Crick),透过计算机运算的仿真,建立了一套他自己的梦的理论。他认为:

脑部透过学习累积了太多信息,自然要有一个清理的程序。在这个清理程序中,脑想要删除的链接和信息,就变成了梦。

从这个角度来说,梦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是正常脑部作用的副产品。梦见,好像是为了要忘记。

综合上面的论述,睡觉时做梦是一种减轻焦虑的方法,帮助我们整合,面对生命的不均衡、缓解恐惧。

此外,梦没有更深的意义。杨定一博士认为,“反倒是只有在无梦的深睡,一个人才可以直接放松,得到最大的休息。”

当身体所有功能同步运作,身心达到一致的频率,才是彻底的放松休息。

“脑部默认系统”是一种自动运作的机制,随时都在随机地产生念头、反射各种习惯和本能反应。在这种运作下,脑部没有办法真正休息。

《好睡》提到,从休息的深度来看,其实是非快速动眼睡眠(non-REM)比较重要。尤其,是透过深沉甚至没有梦的睡眠,我们才可以得到彻底的休息,甚至让身心自然疗愈。

我们常说的一夜好睡,除了看深睡够不够,也要看深睡和快速动眼睡眠的比例是否适当。如果多半都是易醒的浅睡,或睡眠总是被打断,会影响我们的深睡时间,而让我们觉得累,情绪不稳定。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失眠现象

在深睡中,脑波变慢的同时,波幅也变大了。就好像原本零星发射的神经元,组合成了整体。这个整体沉稳地一同呼吸,一起波动。另一方面,在这种深睡中,身体的代谢、血液循环和呼吸的波动也都降到最低。

当身体的运作步调慢下来、而且同步时,才能让头脑和身体得到最大的休息和充电。假如一个人长期睡眠不足,首先要补回来的,就是这种最深层的睡眠,才能改善睡眠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摘自《好睡:新的睡眠科学与医学》/华龄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