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家“青春前期”熊娃身上发生一件糗事,让我意识到:生命不停歇,性教育不能止。

那天临睡前,儿子突然讪讪跟我讲:“妈,我把嘴唇刮破了……”

我纳闷,仔细查看,得知真相后,哭笑不得,直骂他“蠢”!原来班级有同学说娃的胡子有些黑长,萌蠢的儿子上了心,于是偷偷模仿他老子“剃胡子”!!

“你根本就还没长胡子,只会越剃越长快越黑!”

我忍不住想“骂”醒他。

儿子哭丧了脸:

“那可怎么办才好……”

虽说,从小给孩子看绘本,讲故事,做过不少性启蒙教育,这件事又给了我一个警醒:性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谈话,而是一个持续的教育。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步深入,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教育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如何给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性教育,并教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保护自己呢?

01:不要和孩子讲“大道理”

现代父母相对开明,在孩子小的时候,大多会借助绘本故事,对孩子做好性启蒙教育。然而,随着孩子长大,父母反而会有意无意回避性教育话题,孩子不说,父母就不提。

但实际上,在一份恺撒家庭儿童基金会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

90%的青少年表示,他们很乐于与父母交流酒精、毒品、暴力、艾滋病和性行为等话题,觉得父母能够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建议。

但是,交流的方式值得商榷,没有一个青少年喜欢听父母在这个问题上讲大道理。

最好的方式,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轻松地向孩子传达性方面知识和价值观,孩子或许能更好地接受。

比如,刮胡子事件。

如果我的老公,能够在自己刮胡子的时候,同步向儿子科普:孩子,等你发育到一定阶段,你的嘴唇上也会长黑黑的胡子,那个时候,才可以刮。但是现在。你嘴唇上的只是绒毛哦。

我想,如果我家那傻小子,能够早点听到这个话,就不会闹出“刮胡子”的笑话了。

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借着新闻中的某个故事,或者孩子与同学约会的契机等,向孩子传递正确的性信息和价值观。

02:倾听孩子的心声

为人父母,在“教育”这件事上,习惯了“上对下”的态度,常常觉得父母的责任是告诉孩子怎么做,孩子的责任是执行父母的指令。

事实恰恰相反。孩子小,这套教育方式还有效,孩子步入青春期,便是枉然。

和青春期孩子谈话,包括性话题,交流一定是要平等,才会有双向的流通。

“你不可以XXX”对于父母这样的说辞,几乎没有一个青春期孩子会听。

但父母换一个沟通方式,比如“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你的朋友是怎么谈论这个话题呢?”才有可能——

打开孩子的话匣,听到孩子的心声,明白他们的困扰,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

03仅告诉真相,是不够的

羞于谈性,会让一部分家长换个方式对孩子做性教育,比如:悄悄在孩子床头塞一本关于成长和性教育的书籍,希望孩子通过翻阅书籍了解真相。

但间接的知识传递,够了吗?

性教育专家黛布拉在其著作《从尿布到约会》中提到:仅仅告诉孩子性是怎么回事,是远远不够的。

黛布拉因为工作关系,接触了很多青春期少男少女,孩子们貌似对性知识有了解,但却有着千奇百怪的误解。比如,有孩子认为“可乐可以杀精”;有孩子认为,站着性交,女孩就不会怀孕;比如女孩在例假期间性交,最容易受孕……

懂却不懂,帮助孩子了解事实真相,需要家长开诚布公跟孩子聊一聊,谈一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了解孩子当下的性知识程度

有相当一部分父母会认为,学校开设了生理知识课,有老师讲解过,那就足够了,何必与孩子大谈特谈,反而引起孩子的好奇。

事实相反,孩子在课堂上接受的教育,只能成为家庭教育的补充,因为这块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对孩子影响深远,稍有不慎,会让孩子抱憾终身。

所以,为人家长,不仅要了解孩子当下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也要自己做好相关功课,譬如看书、找正规渠道资源、问专业人士等,以便能够适时为孩子提供知识与帮助。

05家长要跟上现代青年文化

家长不愿意谈,是一个问题;孩子不愿意说,又是另一个问题。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亲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特别到了青春期,家长不能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孩子也不能接受家长的古板思维。

这就要求我们作为父母,即便不喜欢当下流行的青年文化,但也应该去了解孩子们热衷的文化潮流。

亲子之间有共同话题,才能聊得开,才能坦诚相待

那么,关于性教育问题,顺水推舟,在合适的谈话机会和盘托出就行了。大人不尴尬,孩子也听得进,两全其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性话题敏感而又重要,性教育任重而又道远,父母时刻做好准备,保持开放的教育态度,才能帮助孩子在特殊的青春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保护自己。

我是诺妈,家有男宝,致力于亲子成长研究,为父母们提供有价值的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