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交加是什么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切身的感受。

1985年,38所的人对此就深有体会。这年所里从贵州大山中迁建合肥获批,可还没来得及高兴,一盆冷水就迎面泼来:

迁建共需2800万,自筹就要700万,实际还要远超这个数字,而所里的年收入不到1200万。

缺口资金落实不了,迁建就可能……

就在这时,47岁的王小谟被任命为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自嘲自己一辈子只会做研究雷达一件事,又有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可所里的同事却不这样看。

在他们印象中,这个有着“魔鬼”的绰号的人(“魔”和“谟”谐音,“鬼”则因他“鬼点子”多),思维方式很特别,不走寻常路,擅长出奇制胜。能带大家走出困境的,非他“谟”数。

最终,他不负众望,不仅带领38所突围,而且还把中国的预警机推向世界巅峰,领先美国整整一代,还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史上九个第一。

他成了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并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那么,王小谟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从头说起。

  • 因京剧结缘无线电

1938年11月,王小谟生于上海,不久就随家人来到北京。

住在大杂院他,从小就头脑活络,又淘气好动,经常带着小伙伴嬉戏打闹、爬高上低。在学校里也不安分,挨了批评,就恶作剧地拔掉老师自行车的气门芯,凡男孩子干过的捣蛋的事他都干过。

不过,他痴迷京剧,没事便缠着琴师教他唱拉。他很想有一台收音机,可家里不富裕,他就拿着积攒的零花钱,买来了原材料,自己组装了一台。

当梅兰芳的戏从耳机里流出,他兴奋得一宿没睡。从此,与无线电结缘,以后还报考了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的无线电专业。

1961年他以优等生毕业,被分到了南京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工作。由于能力突出,不久,所里就给他压担子,让他独立承担研制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三坐标雷达。

当时苏联刚刚撤走援助专家,丢下了一堆资料。作为探路先锋,王小谟深感责任重大,一头扎进了这些资料堆里。

1963年国家正式立项研制三坐标雷达,王小谟也不再孤军奋战,成了研究小组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他准备甩开膀子大干时,国际形势恶化,国家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

1969年,王小谟接到调令到三线去。14所同去贵州的有八九百人,他们将去组建新的研究所---电子工业部第38研究所(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

刚到贵州都匀时,百废待兴,王小谟他们只能自己动手,搭起简易“棚户”,铺设饮水管道和电线,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组建了38所。

正是这段同甘共苦的经历,王小谟在所里赢得了威望。

1972年,王小谟被任命为383雷达总设计师,开始继续三坐标雷达研发工作。

经过13年苦心钻研,1976年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横空出世。

  • 两部雷达改变命运

此时正逢改革开放,中外交流合作密切,383雷达因为面临着威力不足等许多问题,许多人便质疑贵州三线山沟沟里能“飞出金凤凰”,他们主张直接购买美国的AN/TPS-43雷达。

383雷达命悬一线。好在空军雷达部门给予了支持,上级同意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1979年底,改进后的383雷达被运到武汉测试。

可是,出师不利。探测距离200公里是“生死线”,可好的时候超过了250公里,坏的时候却不到200公里,有时雷达屏幕上甚至看不到飞机。

反反复复检查调试了三个月,还是一筹莫展。

就在濒临绝境时,一个偶然的机会,问题终于找到和解决。

原来当时检测雷达12路接收器时,是一路一路检测的,独立工作都没有问题。但当12路在一起工作时,接收器彼此之间有轻微干扰,影响了接收器的灵敏度,而这个干扰是随着雷达频率的变化时有时无的。

383雷达命运峰回路转,1984年通过国家设计定型,装备部队。

该雷达集数字化、集成化、自动化于一身,多项指标上超越美国,我国也因此一举进入三坐标雷达技术世界先进行列。

1985年,“383三坐标引导雷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王小谟在受奖人员中排名第一。

此后,王小谟又搞出了另一部标志性雷达:JY-9。

1985年,38所迁建合肥获批。这年底,王小谟走马上任,但迁建的总投资存在巨大的缺口,作为雷达人,他决定发展出口装备创汇, “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7年11月,开罗国际防务展开幕,王小谟带去了三款雷达参展,其中两款是成熟产品,JY-9却是一款只有草图的“纸上雷达”。

正可谓“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埃及偏偏就看上了这款纸上雷达。

原来,当年5月,西德青年鲁斯特驾驶一架轻型飞机超低空飞行,突破了强大的苏联雷达防空网,成功着陆莫斯科红场,世界为之震惊。

由此国际上掀起研制和采购低空雷达的热潮。JY-9就是一款中低空兼顾雷达。埃及方面表示,三个月后派团实地考察。

这下玩大了,38所也炸了锅!

可王小谟不愧是“魔鬼”,他“三管齐下”:

迅速组建了研制团队,工作计划精确到天;

预付一笔钱给合作厂家的一线人员;

考察团来时,先让他们在北京体验长城的壮观,然后又去桂林饱览山水的秀丽,三五天的“安排”, JY-9终于在考察团到达38所前的当晚落地。

此后,JY-9又经历了多次起死回生的戏剧性波折。

1992年,改进型的JY-9A终于通过验收,还在在埃及与美、英、法、俄罗斯等同类产品的同台竞技演习中,一鸣惊人,电子对抗性能排名第一,综合排名第二,被国际公认为优秀的低空雷达。

不久,38所先后成功出口了13部JY-9A雷达,创汇超过2900万美元,由此,38所的搬迁走出了资金困境。

从90年代初起,JY-9系列又装备中国军队。

1995年,JY-9雷达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王小谟在获奖人员中排名第一。

这一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不相信“买不如造”

JY-9成功之后,1992年,王小谟从38所调任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军工局局长。

此时,他意识到,中国那么大,如果仅依靠地面雷达是很难覆盖全部领空的,于是,他便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空中预警机上。

他曾说,我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

确实,1992年就如同一条分界线,把他的职业生涯一分为二:前半部分研制雷达,后半部分把它“搬”到预警机上去。

契机就在不经意间出现。

1982年6月,叙以战争爆发,以色列空军在E-2C预警机引导下,直捣贝卡谷地防空导弹阵地,并与叙利亚空军展开空战,最终以零伤亡摧毁了叙利亚军机84架,导弹连19个,这一战果震惊了世界。

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美军预警机再次发威,联军空军几乎对没有预警机的伊拉克形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这时,人们猛然意识到,预警机不仅是空军的“眼睛”,也是空中帅府,更是现代化立体战争的核心和空战的神经中枢。如果说,轰炸机代表机械化战争,那预警机就是代表信息化战争,是现代空军的标志。

借此机会,王小谟便联合十几位老专家,联名上书,主动请缨自主研制预警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从此他被卷入了长达数年的质疑和争论中。不少人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从国外买预警机,没必要花那么大的精力和资金投入研发。

对此,王小谟据理力争,厉声驳斥:

“我们当然可以从国外买,省时省力,但是,一旦战争真的爆发,国外只要卡住几个配件,我们买回来的预警机就用不了了,就废了,到那时侯后果将会相当严重!”

高层在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后,同意和外国合作研制预警机。

一开始,苏联有意向合作,但没想到,当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准备参观预警机时,他们突然反悔。

当时中美关系正处于蜜月期,中国又向美国提出请求,但对方以“预警机是战略武器”为由,同样拒绝了我们。

所幸经过多年秘密而艰辛的谈判,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终于和以色列签订了共同研发合同,中方由王小谟担任总设计师。

作为中方领军人物,王小谟是一位公认的“战略科学家”,正是他在一些关键节点上独出心裁,甚至力排众议的落子布局,才使得中国预警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刚开始,以色列表示由他们主导研制方案,对此,王小谟坚决要求必须要由中方主导,并且在中国国内同步研制。

为了赚钱,以色列最终也同意了。

王小谟的这种“把核心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的想法”,后来也被证明是绝对正确的。

这个项目以苏制伊尔-76运输机为机体,预警雷达是以色列正在研制的“费尔康”相控阵雷达,所以被称为“费尔康”预警机。

合作研制期间,王小谟提出采用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这是世界首创。

研发开始之后,他和团队实行7+11 的工作制,一周上7 天班,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整整五年他没有过过一个春节,除此之外,与之相伴的还有实验中飞机上的90 多分贝的噪音和不可预料的飞行风险。

然而就在双方共同研制出的飞机设备快到装机试飞阶段时,意外发生了。

美国人通过卫星发现,中国从苏联购买的伊尔-76改装机正停在特拉维夫机场,西方媒体立刻大肆炒作“中以合作研究预警机”。

2000年7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胁迫下,以色列人撕毁合同,赔偿 10 亿美元,中国的第一架预警机就这样胎死腹中。

隐忍奋斗这么多年,却遭遇这样的结局,研究所里的气氛一度非常压抑,在各部门协商怎么办时,一向儒雅随和的王小谟拍案而起:

“我愿意拍下脑袋来立军令状,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就算拼命也要拿下这个‘争气机’来!”

“争气机”是国内研究人员给预警机的取的外号。

王小谟向上级建议“立足自主研制国产预警机”,得到中央领导的大力支持。

这时,王小谟当年的布局发挥了作用。在与以色列的合作中,中方已经培养出了一支自己的团队,虽然成员只有22人,且大都非常年轻,但这都是能够承担重任的精兵强将。

2000年是新世纪的开端,也是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开端,这年12月“空警-2000”研发立项。

为了培养新人,王小谟大胆推荐自己的得意门生陆军担任总设计师,他自己则担任总顾问。

王小谟对于雷达和运载机的设计已形成自己的想法。当时中国已经搞出了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所以,要做就做最先进的预警机。

但我们雷达唯一的缺点是重量高达13.5吨,要把这么一个大家伙搬上天,国产飞机是做不到的,因此,他建议先使用苏联的伊尔-76轰炸机进行改装,这种飞机本身重达190吨,负载国产雷达没有任何问题,这就是中国第一架预警机“空警-2000”的雏形。

但与此同时,王小谟还坚持要在国产运-8飞机上进行改装。

在他看来,伊尔-76毕竟是别人的产品,如果哪天不卖了,那国产预警机等于又断档了,同时,伊尔-76在机动性方面也不符合他对预警机的构想,因此,他还力排众议为运-8改装的“空警-200”项目立项,并从原本22人的团队中分出去一半,专门搞这个全国产项目。

2007年“空警-2000”和“空警-200”终于横空出世,距离引进“费尔康”预警机项目夭折仅有短短六年,王小谟当真为中国制造出了“争气机”。

更令人振奋的是,中国预警机开局即王者,“空警-2000”采用固定雷达盘,安装有三块相控阵雷达,不需要旋转便可完成360度扫描,比美国E2、 E3预警机的多普勒雷达及转盘更加安全可靠。

更重要的是,“空警-2000”的性能比同样采用相控阵雷达的“费尔康”预警机也要先进。美军E2的探测距离是480千米,E3是650千米,“费尔康”是800千米,而“空警-2000”达到上千千米。

除了它的远外,“空警-2000”还有一个“最强大脑”,能够凭借先进的数据链,同时指挥数十批次上百架战机完成防空拦截,对地攻击等各项任务。

如果发生空战, “空警-2000”能够做到先敌发现,在敌人有所察觉之前抢先发动进攻。

也难怪,美国知名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如此发表评论:

“中国空军采用相控阵技术的空警-2000,比美国的E-3C预警机整整领先一代!”

美国人都如此紧张,俄罗斯人自然更不必多说。

消息公布后没多久,他们就停止了对华出口伊尔-76轰炸机,尽管当时还有订单没有交付,但这样的结果早在王小谟的意料之中。

然而,中国预警机真正的希望却在当时不大起眼“空警-200”上。

“空警-200”是中国产运-8改装而来的,这种飞机本身重60吨,一开始只能背1吨重的雷达,因此,初代“空警-200”开始背上长着根“平衡木”,毫无疑问,这样的造型会损失很多视野,但在之后的几年里,王小谟团队在此基础上又研发出了“空警-500”。

“空警-500”雷达重4.5吨,其各项参数领先“空警-2000”一代。

新的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九个第一,突破了100 多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 30 项,中国的预警机由此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 把人才培养传承下去

王小谟特别重视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

上世纪80年代,38所刚从贵州三线迁出,迁建资金异常紧缺,他就花了40万巨款从中科大“买”来7个硕士,陆军就是其中之一。

也是在“空警-2000”正式批复立项那年,63岁的王小谟主动提出自己不再担任“空警-2000”任务的总设计师,并提议陆军来担任,而他自己则把精力投入到了制定出口型预警机方案上去。

当时“空警-2000”、“空警-200”都已正式立项实施,好不容易储备培养的预警机研制人才都已投入其中,于是,王小谟另辟蹊径,自己出任总负责人,又找来一些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和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拉起一支“老头加娃娃兵”的出口型预警机研制队伍。

只花了一年时间,他们就拿出了一整套技术方案,还给它取名“波斯眼”。

他的激情感动了集团,项目顺利立项。

在培养年轻人上,他首先从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入手。培养年轻人他认为人是第一战斗力,要坚持以认为本。飞行员的痛点就是在预警机上一待就7个小时,而且雷达机很快就能让驾驶舱内温度飙到40度以上,因此,在“ZDK-03”研制过程中,他提出了一个特别的建议,在预警机上安装厕所和空调。

这个提议很多人对此不理解,立即炸锅了。

一个厕所有200千克重,对飞机来说,省一克重量就是省一克黄金。机体的重量大幅增加,飞机的整体性能受到很大的制约,减重成为关键。

但他坚持自己的想法:“我来负责这个重量,我电子腾出200公斤来装厕所。”

一直到每个螺钉,他都仔细地考虑,螺钉用实心的还是用空心的。就是一点点抠,一克一克地抠。

在他的坚持下,专门耐高温的军用空调也首次出现在雷达机里,不仅“ZDK-03”,“空警-2000”、“空警-200”、“空警-500”都是如此。

到2006年4月,“ZDK-03”样机经过安装调试一切准备就绪,就在就要送到用户国做检测的关键时候,王小谟却在一次试飞完成后回城的路上发生了车祸。

车祸造成他左腿粉碎性骨折,但更糟糕的是,腿还没治好,他的身体又出了状况,被检查出恶性淋巴癌。

周围的人异常的伤心,反而他自己非常的乐观,生病期间,他还把预警机的设计师叫到了病房,一起探讨工程的进度。

此时,“警-2000”、“空警-200”和“ZDK-03”已经完成试飞,即将进入最后的验证阶段,只要完成这一步,他的人生就再也没有遗憾了。

在此后的半年里,他不断重复着单位、医院、家三点一线的生活,他笑着说:“别把自己当成病人,就当成是上班去了就行了。”他喜欢京剧和二胡,即使在化疗期间内,人们也经常能在他的病房里听到二胡声,这种乐观精神让每个接触到他的人都深受感染。

半年之后,他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回到试验场,他对大家宣布:“我又活过来了”。

那段时间,已经接近70 岁的他,每一次实验都要忍受着夏天40 多度的高温,还有90 多分贝的噪声干扰,对此,他并没有选择放弃,他坚持了下来,他要给年轻人做表率。

2006年5月,用户完成验收,他们非常满意。由于经费有限,用户国退掉了原定另一个国家的两架预警机,和中国签订了合同,用户国还为“ZDK-03”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喀喇昆仑之鹰”。

“ZDK-03”的成功出口,使中国成为继美国、瑞典、以色列之后,第四个具有预警机出口能力的国家。

让王小谟感到欣喜的是,不仅心愿得以完成,更重要的是带出了一支队伍。当年团队中的“娃娃兵”们,如今都已成为中国雷达事业的中流砥柱。

王小谟不愧是“战略科学家”,他先后培养出18位中国预警机系统或雷达系统总设计师。

2013年,王小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得到了500万元的奖金,而他却只留下50万元看病和生活,用剩余的450万元和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的2000万元,创立了雷达创新奖励基金,每年奖励三名在雷达和预警探测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年轻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当我们提到“国际领先”,通常会下意识地对标欧美,但在2007年之后,在预警机这个领域里中国已经超越欧美,独步全球。

什么叫国际领先?王小谟笑着说:

“就是你美国人要做的话,你也得要看中国人的脸色,我做的什么样的,这就叫国际领先!”

他曾说:

“自己的一生是搏命的一生,即使在他80岁之后,也没有改变这种拼搏的底色。”

2022年5月17日,83岁的王小谟再次出征,领衔成立王小谟空基技术实验室,向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发起攻关,他的拼搏精神似乎永远不会停歇。

然而皓月星光,终有尽时,2023年3月6日,王小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 岁。

23年前,王小谟和他的同辈曾誓言为了中国空军“我们一定要争口气”,时至今日,这句标语依然挂在预警机机库中,这朴实无华的八个汉字,就像一支永不熄灭的火炬,指引万千后来者在更高更远的天空上书写华夏儿女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在他身后的天空中,一架架性能卓越的“争气机”正盘旋、凝望、守卫着他挚爱的神州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