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这个历史悠久的行业,过去1年发生的最大变量无疑是这一波生成式AI浪潮。
面对这种代际级别的生产力革新,任何行业中的玩家都无法置身事外,必须屏气凝神根据手中的弹药以最快的速度排兵布阵。
在这一轮激荡AI赶考中,有一家公司的选择有很多独特的看点。
今天,卫夕就和大家一起来盘一盘金山办公这家公司,一起探究它是如何基于用户的真实场景、用AI创造“体验杠杆”并且最终兑现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
一、从财报看办公软件企业如何焕新
先看财报的总体数据——2023年,金山办公营收45.6亿,同比增长17.3%;净利润13.2亿,同比增长17.9%。
在全球PC出货量低迷的大背景下,保持这样的增长率很不容易。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总量为2.418亿台,同比下降 14.8%,这是连续第二年出现两位数的下滑。
没错,大盘复苏尚未到来。根据最新的财报,全球办公软件龙头Office所在的微软“生产力和业务流程”业务在过去一年也就是10%的增长。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金山办公在过去一年交出的这份财务成绩单值得肯定。
我们再看一看细分业务——
首先看C端业务侧,截至2023年末,金山办公主要产品月活设备数已达5.98亿,同比增长4.4%,累计年度付费个人用户同比增长18.4%至3549万。
应该说从C端业务角度,金山办公稳住了基本盘。
而读此次财报,你还会发现一个重点,来自2023年新推出的B端产品“WPS 365”,在该产品的带动下,金山国内机构订阅及服务业务收入9.57亿元,同比增长38.36%。这在B端平淡的当下的确是个惊喜。
作为一款一体化办公协作产品,WPS 365不仅有WPS Office的全部功能,还集成了IM、在线会议、网盘等和线上办公的一系列功能,覆盖了办公场景下的所有软件需求。
截至2023年末,WPS 365已服务17000余家头部政企客户,包括云南、浙江、山东等地党政客户,以及上交所、中吉利、极氪、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客户。此外,金山办公的公有云领域付费企业数同比增长83%。
对于金山办公的这份财报,资本市场也给予了积极的反馈。
自2月28日发布业绩快报以来,金山办公的股价从261已上涨到了今天的329,涨幅超过27%,其市值目前已超过1500亿。
为什么资本市场和业界认可这家办公软件企业的发展潜力?其在新一轮AI浪潮中的打法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逻辑?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其在业务层面的相关策略——
二、AI这一仗到底应该怎么打?
首先,对于生成式AI这波大潮,金山办公面临的是一场必须打的仗。
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极其简单而直白——生成式AI直接作用于生产力,而办公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最大的生产力场景。
把自己代入场景就能理解了。
最近,我经常在B站、微博上刷到国内大模型公司邀请试用其AI产品的广告。
你想,我结束了工作好不容易刷会B站、微博,你告诉我你的产品写周报、读报告特别厉害,还能做PPT,你觉得我有多大的概率会放弃弹钢琴的美丽小姐姐和段子去试一试你的产品?
所以,生成式AI产品即便体验本身足够优秀,它依然面临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场景。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全球最大的生产力巨头微软大力度不计成本地支持Open AI的原因,也是Adobe在过去一年上涨了这么多的原因。
同理,同样是国内最大办公生产力工具的WPS,天然拥有适配生成式AI的最佳场景。
当你新建一个文档,你是要往里边写内容的;当你打开一份PPT,你是需要完成内容、排版、配色等一整套工作的;这时候如果有一个真正实用的生产力助手,哪怕只是辅助,也绝对能实实在在降低打工人的苦。
没错,的确没有比这更刚需的场景了。
所以,金山办公当下唯一问题就是,如何打赢AI这场仗?
金山办公首先选择当起了通用大模型厂商的甲方。
这样做的目的是:扬长避短,博采众长,选最好最适合的模型产品来打造体验杠杆,撬动用户。百度文心一言、Minimax 和智谱 AI等业内超过千亿级参数的大模型,都是金山办公的合作方。
与此同时,金山办公通过设计“AI网关”,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实现不同模型的智能调度。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事实上,从不同模型从接入到整合进产品,到无缝地调用并产生实际体验上的价值,中间有无数的技术和工程问题。WPS AI可以通过积累的用户反馈,在了解哪个模型善于处理哪类问题后,有针对性地调用。
为了让用户在产品端更加简单易用,金山办公在提示词工程上也做了大量封装,从而让不同的大模型能根据实际需求,输出更实用的结果。
总而言之,从目前来看,金山办公在打赢AI这场仗中选择的战略战术是:通过AI提升用户在“内容创作、智慧助理和知识洞察”三大场景的用户体验,与此同时,通过大模型和小模型相结合解决成本以及个性化问题。
上文说,办公场景是最适用AI的场景,但其实AI也能给办公带来大幅度革新。
仔细想一想,从Office类软件诞生以来,尽管它经历了多年无数个版本的不断迭代,但其核心功能是几乎没有变化的,真正带来的体验增量很小。而这一轮生成式AI则完全不同,它已经实现质变。
AI对于办公软件的加成,我们可以从微软的Office和谷歌的Workspace在商业化上取得的成绩来进一步理解——
微软在2023年推出Copilot,在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层面全面整合基于大模型的AI功能,自2023 年 11 月 1 日起,Microsoft 365 Copilot 将以每位用户每月30美元的价格向企业客户收费。
根据Forrester预测,预计2024年将有690万美国知识工作者使用MS copilot,较2023年10月会增长590%,占美国区的企业用户的比例从1.0%提升至7.1%。
无独有偶,Google也于2023年推出基于大模型Gemini的Workspace的Duet AI,在谷歌旗下的文档、演示、表格和邮件中用大模型产品辅助办公。
截止 Google 2023Q4,已有数千家公司和超过100 万名用户使用 Duet AI,目前谷歌也开始了收费,Gemini Business定价20美元/月,更高阶版本的Gemini Enterprise 版本定价30美元/月。
很显然,包括微软、谷歌和Adobe、Notion在内的生产力工具都意识到了AI的巨大意义,并且有些已经实现商业价值的转化。
这个逻辑和变化在金山办公身上也将同样奏效。我们都知道,工具产品的收入公式:收入=用户规模*付费率*ARPU。AI就是那个驱动WPS付费率和ARPU提升关键“武器”。
先说付费率。
目前WPS的C端付费率是13.7%,AI大概率还会带来付费率的提升。你想想,当别人用AI创作而我还在用手动操作时,这种代际落差大概率会驱动相当比例的办公用户购买服务。
再说ARPU。
一个用户愿意为一个软件付多少钱是由这个软件为其创造的实际价值决定的。我看了一些第三方测评,用户对于WPS AI还是偏向赞扬态度的,随着产业界整体水平的提升而拔高,WPS AI的用户体验感肯定会越来越好。
从微软的Office和谷歌的Workspace的对标产品的定价来看,其同类产品相比于原来增值服务套餐的价格分别上涨1-3倍,这都是金山办公未来的想象空间。
三、冰山底下有什么——探索金山办公背后的作战体系
金山办公很早就开始AI方面的探索,在NLP、CV、语音处理等方向开发了近100项相关能力,比如OCR、机器翻译技术水平位列国内第一梯队,用户非常受欢迎的PDF识别就是基于这些技术。
事实上,在这一轮大模型浪潮之前,WPS的很多增值服务本身就是基于AI技术的。
比如原稻壳会员的一个核心增值服务就是基于人机协同辅助写作技术的文档模板和语料素材。
再比如,WPS会员的核心功能——AI速记,是基于AI视觉的图片识别、文档转化、全文翻译、智能校对排版等等。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等风口来了再追是追不上的”,抓住任何一个产业机遇的前提是在机遇来临之前已经苦练内功做好了准备。
我们看到WPS AI从立项、宣布、内测、公测,这个时间是很短的,在这样规模级别的产品上推出一个真正可用的产品,其要解决的技术、产品、运营的相关问题多如牛毛,而金山办公的务实策略在于它在长期深耕办公领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体系化的打法。
你看到的是一个看似功能并不复杂的WPS AI,那只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水面以下,金山办公的工程和产品团队做了无数用户看不到的海量工作。
从金山办公财报中的研发投入数据也可以略窥一二。2023年金山办公研发投入14.72亿元,占收入比约3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60%,研发人员占比68%,这才是真正的“技术立业”。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金山办公完全放弃广告这件事。
在我看来,这并非完全是一个壮士断腕的故事,而更多的是从商业逻辑和商业规律上顺势而为的故事。
当初金山办公选择广告这种商业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得已的选择。彼时的金山办公更多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而非发展问题,广告是当初为数不多可以带来规模化现金流的模式。
但我们其实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全世界的纯工具产品就可以发现,以广告为生的几乎见不到。
在国外无论是Adobe还是微软的全家桶,在国内无论是做办公的钉钉,还是做视频剪辑的剪映,都和广告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连美图秀秀这样的C端工具也已经将商业模式从广告往订阅上转变。
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并不在于广告模式能不能赚到钱,而是广告模式的属性和工具产品的场景在本质上是不匹配的。
这种天然的冲突和割裂会极大影响商业化效率。
当我要做一个老板催命的PPT的时候,你弹出一个“长款卫衣49包邮”;当我要修改一个5M的Excel的时候,你哗哗下起了“双十一”红包雨........
这样的广告不仅在体验上天然就让人反感,更重要的是在广告效果上,和真正的原生广告比,要低一两个数量级,而这直接关乎变现效率,毕竟,广告客户也不傻。
更重要的是,这种割裂会贯穿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体验部门和变现部门的对立和矛盾基本不可调和。
而订阅这种增值模式则完全不同,体验部门本身就是变现部门,不存在任何拧巴和内耗,踏踏实实为用户创造价值、解决用户的痛点,用户就会愿意为此付费。
从这个意义上,广告是芝麻,而订阅则是西瓜。
金山办公果断地放弃广告很显然是理性的选择,而卸下这个包袱轻装上阵则可以更好地围绕体验和变现力出一孔。
结语
王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这个世界没有神话,只有一些很朴素的道理:便宜的打败贵的、质量好的打败质量差的、认真的打败轻率的、耐心的打败浮躁的、勤奋的打败懒惰的。”
在我看来,金山办公总结起来就做了一件事——踏踏实实地打磨产品,的确在认认真真磨豆腐。
从这个意义上,业界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新一轮AI浪潮中,金山办公依然可以基于AI创造的“体验杠杆”,继续务实地兑现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
——End——
作者简介:卫夕,公众号“卫夕指北”出品人,科技专栏作者,专写长文,专注剖析互联网及社会科学的底层逻辑;不关注这个账号,你都不知道你会错过神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