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 年,卡尔·奔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此后百余年时间里,燃油车成为汽车行业的绝对主流。但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全球气候问题愈加凸显,未来注定属于新能源汽车。只是没想到,新能源车时代比预想中来得更早一些。

2020 年的时候,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 5.4%,2021 年迎来爆发,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 14.8%,2022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 27.6%,2023 年新能源汽车汽车渗透率达到 31.6%,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突破到 48.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按照这个速度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能会突破 50%,甚至更高,形成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的主导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2024 年春节回来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十分强势。从懂车帝销量榜可以看到,2 月份销量前三名全部为新能源车,且销量均超过 20000 台。尤其是比亚迪秦 PLUS DM-i,销量排名提升了 15 名之多,当月卖出了 21268 台,势头十分强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传统燃油车这边,包括轩逸、长安 CS75 PLUS、朗逸、速腾在内,之前常年霸占销量排行榜前几位的车型销量排名都有所下降。而销量数据上,燃油车卖得最好的轩逸也并没有超过 20000 台大关,速腾 2 月份销量相比 1 月份更是缩水了将近一半。

如果说 2023 年油车还可以靠着降价让利等一系列手段勉强和新能源车相抗衡,进入到 2024 年,随着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一众新能源品牌纷纷下场开始打响价格战,油车似乎完全没有招架之力。而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油车式微的核心关键还是产品竞争力愈显不足。

此前,油车之所以尚且能和新能源车型扳手腕,最大的倚仗就是没有续航焦虑这个点。但插混技术上车且得到普及之后,彻底击穿了油车最后的防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就曾公开表示,插混车型在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比传统燃油车强。

在新能源车中,还有一个技术派别可以解决续航焦虑问题:增程。但无论从技术特性还是落地表现来看,插混技术要比增程更强也更全面。就像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所说的那样,当前插电混动囊括了燃油、插电、增程、纯电动车型的所有功能,是名副其实的「全能选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随着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充电桩数量越来越多,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插混车型正在向着纯电化方向演进。以比亚迪秦 PLUS DM-i 荣耀版为例,领先型和超越型的 WLTC 综合工况纯电续驶里程都已经做到了 101km,即便纯电模式也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日常通勤需求。

当然,无论纯电、插混还是增程,新能源车未来最为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都是智能化。王传福称,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正在换挡提速,未来智电融合的整车智能是发展方向。

不过想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打好电动化基座。在这方面,作为行业头部品牌的比亚迪显然再次走到了最前方。据了解,在今年一月份举办的2024 比亚迪梦想日上,比亚迪正式发布了行业首个智电融合智能化架构——璇玑架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璇玑架构打破了车控、智舱、智驾的固有框架,集合了目前比亚迪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从材料、部件、系统、控制、软件到整车全域自产自研,可以实现更加安全且高效的系统交互体验。在整车智能方面,比亚迪无疑已经领先了行业半个身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新能源汽车的终极形态,或许就像王传福所说的那样:高级智慧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