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饭局,席间各位大佬谈到了最近超级火的两个杭州企业的故事。

宗老板布鞋布衣,没有什么高消费,出门都是二等座,70多岁了还在工作。中年创业的经历,让他能够始终保持朴素,给员工建房子,不开除45岁以上的员工等等。他拥有的就是平民企业家或者是群众企业家的形象。

坊间也有一些传说。比方说他事必躬亲,好像超过500元的审批都要他来做,以至于早些年他出差的时候助手都是带着传真机和剪刀,可以随时处理各种申请;公司所有新产品一定要通过他的试吃后才能上市;在业务运作中尽量远离金融工具,不上市、不融资等等。很难说这些一定好,或者一定不好,我相信每个公司的管理模式都是具备独立性和差异性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彼之蜜糖,汝之砒霜)。

虽然都是首富,这样的形象与万达的王老板乃至恒大的许老板来说,差别是天上地下的。或许是因为做快消实在太辛苦,他对待生活既是那么的随意又是那么的刻意。

说到底,这些行为都是宗老板的职场形象,也成为了娃哈哈的品牌构成。

各位大佬总结说,我们每个人每天在职场上都在用自己的言行构建自己的品牌。

A老板说,工作态度很重要,工作态度就是品牌。比方说上级给你安排一个活,你推三阻四,那么你这个品牌就完蛋了。A老板甚至说一个积极的态度胜过一切。有些工作是否能够有好的结果,很大程度是来做基于你看待这个事情的态度。

B老板说工作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在他看来,工作质量是公司和上级对于你的考核要求,也是你的立身之本。工作质量是个人品牌的基础,这才是构成职场声誉的核心。别人看待你不是看你怎么说,是看你怎么做,是看你是否持续在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是否持续有高质量的产出。

C老板说个人的品牌来自差异性。要找到自己身上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独特让你杰出,老外常说make the difference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个人品牌就是你有别人没有的,或者是比别人更优秀的,要去锻造自己的特点。

D老板说思考力是品牌。你看很多人在职场中忙忙碌碌,但是最后大家分开了你对一些同事一点印象都没有,为什么?就是这些人忙得太多,想得太少,思考力不足。在你眼里看不到深度。

后来,话题转到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现场有点尴尬和沉默。一个个老板互相打量起来,某位总的发际线已经退无可退,中央地带看来似乎已经无法守住;某位总腰围和身高似乎可以用一个数字了,走路没几步就开始喘起来了;某位总的胡子都开始白了,出门总被喊大爷了,以至于现在地铁里没人给让座都不习惯了……

气氛突然就尴尬起来了,尴尬中各位总开始举杯。

吵吵闹闹,呼啸中各位老板们开始数落某位进度太慢,落后大家半斤;也开始批评某位频频空转,干掉后杯中竟然可以养鱼;还有某位总是积极倒酒,用服务之名逃脱干杯……

欢乐就在尴尬中猝不及防地透了过来。

酒局结束我也收到了各位大佬的个人品牌反馈:聚会中迟到时间最长的,干活中最拼命的。

我赶紧点头接受,态度诚恳,虚心中带着骄傲,缓缓地再次强调广告法对于最高级的严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