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段国产新型武装直升机的视频和几张照片引起国内外不少军事分析人士的关注和讨论,国内很多媒体认为,这种目前被网上称为直-21的重型武装直升机,从外形上还真有点海纳百川。它的头部电子设备的布局,看上去有点近似俄罗斯的米-28浩劫的风格,驾驶员座舱就不是武直-10那样的欧洲风格,更像美国的阿帕奇,有人评论说后座飞行员的前向视野貌似被严重遮挡了,这其实倒不是问题,因为使用混合现实技术,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上已经完全能够提供全向视野,甚至看到脚下地面图像。从侧面看,从机身到尾梁的过渡更类似美国黑鹰,或者中国的海军型直-20,而不是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已经大量使用的直-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海军型直-20出现更晚一些,所以直-21的特征似乎说明,解放军已经更倾向于新的尾梁设计。尾部的设计,和直-20一样,有些类似美国黑鹰。从仰视角度看,机身比武直-10当然要宽一些,不过还是比直-20苗条,如果我们看看当年美国人用黑鹰直升机改出来的S71攻击直升机样机,这一点也挺相似的。所以,网上针对这种混合风格,已经给直-21起了很多外号了,由于不太好听,我就不转述了。其实按照解放军现在习惯,武装直升机的外号,可能还是要从水泊梁山好汉的名号里选一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绕直21,还有一个争论值得我们保持观察有人觉得,重型攻击直升机的价值已经被各种无人机大幅度压缩,有人觉得重型攻击直升机的需求还很迫切,不然不会去研制的。这涉及技术发展对未来战争样式的影响,所以现在下结论谁一定是错的谁一定是对的,为时过早。不过这不妨碍各方进行学术争论,以后几年中,应该有机会看到战场上实际表现,和发展趋势到底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直-21的设计风格,其实也不难看出,相关单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风格,而是用看到的各种元素进行组合,先进性方面恐怕就谈不上多少优势。这有可能导致直-21在作战使用上,与直-10相比难以形成明显差距。这也说明,对战争样式和武装直升机的理解,也是停留在以阿帕奇、米28为代表的时代中。从研制时间看也是如此,既然直-21已经飞上天,说明它从立项到现在,研制过程也该有10年左右了。那么设计思想肯定是在10年前确立的。当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无人机对装甲目标的威胁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2021年10月,我说过俄乌一旦开打,无人机会让俄罗斯没法发挥装甲力量优势,当时多数人也是坚决不信的。而这两年俄乌战争显示了无人机的价值和武装直升机的尴尬之后,直-21也基本成型了。美国前一段时间宣布放弃的先进武装直升机研制计划,也是考虑到无人机的发展,让直升机作用淡化了。国内外各种察打一体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大量涌现,两架金鹰500的携弹量足以和直-21相比,性价比就比直-21高多了,所以直-21有可能就是一种惯性思维之下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对未来战场上电子对抗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干扰无人机执行任务,还打着一个问号,所以要用一个有人驾驶的直升机兜底,让自己能够两条腿走路。

其实,2016年在第三届中航工业杯国家无人机大奖赛上当评委的时候,我还是看到了某单位的高速直升机模型,试飞的时候要是没侧翻摔坏,按说还是可以拿个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