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市历下区,距离“教师之家”不远处的七家村,坐落着一座“柒+凝露”手造工场。平日里,附近的残疾人在这里组装非遗材料包,靠自己的双手赚取收入;组装好的材料包被送进校园,通过研学项目发挥价值,让青少年体验非遗的魅力。这一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是非遗文创产业供应链平台的一环,项目负责人巩茜深耕非遗产业发展十余年,创建了山东名品资源平台,打通非遗文创产业供应链,解决行业痛点,让非遗落地生花。

成为非遗的“经纪人”

“对于传统手工艺,使用是最好的保护,卖出去是最好的传承。”从事非遗产业运营多年,这是巩茜最大的体会,让非遗产业化、商业化,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保护非遗。

2012年,机缘巧合下,巩茜从企业离职,从零开始创办了一本名为《山东旅游休闲购物指南》的杂志,其中专门设置了一档“拾遗”栏目。“当时我们跑遍了山东,拜访了120多位非遗传承人,用文字梳理记录他们的技艺,留存传承故事。”当时,非遗传承人们的技艺和作品大多只能依靠展览进行展示和销售,“我们在采访非遗传承人的过程中发现,非遗作品非常精美,但是价格偏高,实用性不强,所以市场销量并不理想。”

酒香也怕巷子深。基于痛点,巩茜带领团队策划了“手工大师经纪人”项目,希望能够帮助非遗传承人对接市场。2015年,她通过与新加坡一家商家合作,选派了剪纸、柳编、面塑、葫芦烙画等山东省非遗项目到新加坡展销,其中一款产品卖到了30余万元。

“后来确定了做文创产品的思路,提炼非遗元素,传承人介入到文创设计当中,我们作为‘经纪人’对接市场,然后用订单制形成供应链条。”此外,团队还帮助传承人开发具有实用性的作品,让非遗进入生活。巩茜拿传统黑陶举例,以往市场上的黑陶产品大都以摆件等装饰品为主,设计成笔筒是常规做法,“现代生活离不开科技化的产品,我们开发了加湿器、小夜灯等家居产品,让年轻人真正去使用它。”

在非遗文创化的过程中,巩茜发现,非遗还可以做成产业,“非遗产品要走向市场,需要跟传统模式区别开,需要品牌化。所以我们希望山东的非遗产品能够打造一个知名品牌,可以追寻、退换,还可以追溯到非遗技艺和非遗传承人。”巩茜想到了“反向生产”的办法,先寻找意向客户下订单,再做研发、设计和生产。

“这样做可以减少有产品没市场的情况。另外,订单有规模了,我们再进行批量化采购、流程化加工。”就这样,非遗文创产业供应链逐渐成型。以往,非遗传承人单枪匹马进行生产,采买、加工、输出产品,战线长,单价高通过供应链生产,既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价格更具优势。

助力辅助性就业,“非遗+”大有可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深耕非遗产业十余年,巩茜目前是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非遗文创产业专委会主任,2022年3月,在历下区残疾人联合会的牵头下,她创办了“柒+凝露”手造工场,辅助残疾人就业。

“把非遗原材料组装、放进包装袋、封口,这些简单动作对于有精神障碍的残疾人来说并不容易。而每一个残疾人背后,都至少有一位亲人照顾,难以参加正常工作。”巩茜说,用非遗带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此前已经有过尝试,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非遗产业发展、非遗进校园的一系列举措,让非遗材料包的需求上涨,对于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也是一个机会。“平日里,有20多位残疾人长期在工场内工作,完成非遗材料包的组装。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报酬,同时成为我们链条的一环。”

除了非遗助残,2024年4月,巩茜主理的非遗主题民宿即将开门营业,“文旅融合背景下,让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让当地的农民也参与到非遗产业中。”巩茜介绍,团队在南部山区的积米峪村打造了一个手工艺小镇,民宿设计上,每个院落都有不同的非遗主题,“比如扎染小院,整体设计以扎染元素为主,大家可以亲手体验扎染文化,也可以定制扎染的文创产品。”

除了民宿之外,乡村非遗工坊也将面市。“非遗工坊是供应链的一环,我们提供设备,当地村民在工坊里就业,对非遗文创产品进行机械化、批量化生产。大家可以在小镇里一站式接触非遗的各个链条,深度体验传统文化,让非遗回归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