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陶渊明--捌

虽有五男儿,

总不好纸笔。

01

陶渊明这一生四仕三隐,但他从来没有远离红尘。

他父亲早逝,家里人口单薄,仅有一个小他三岁的庶妹,这个妹妹后来嫁给了程姓人家,就是陶渊明文中的程氏妹。陶渊明自己倒是有很多小崽崽,而且个个是顽皮的小子。

从他的诗文来看,他这一脉与本家嫡系的联系不多,晚年诗作《赠长沙公》中有所提及,当时的长沙公叫陶延寿,陶渊明说两家虽同出一祖,但因为世次相隔已远,彼此已然不识。即便如此,陶渊明依然诚心款款。他说“礼服遂悠,岁月眇徂,感彼行路,眷同踌躇”。岁月悠悠不停驻,血缘宗亲日渐疏远;每每想到族亲成陌路,心里就会有无限的感伤。

陶渊明笔端向来真挚,面对陶延寿这个地位比他高超许多的小辈,他没有卑躬屈膝也没有颐指气使,而是目光亲和言语亲切,在诗中殷殷勉励切切祝福。

02

对于这个尘世,他向来清醒而又深情。

有学者做过统计,在陶渊明的100余首诗作中,与亲友酬和交游的作品就占了近三分之一。陶渊明的出走其实是退而非隐,他只是远离政治圈层的是非,他对亲朋故交的关止却从未停歇。红尘的情分从未远离陶渊明的生命,所以我们感受到的陶渊明是那么的丰满,如此的充实,也有说不尽的温暖。

父子之情、兄妹之情、兄弟之情以及朋友之情,皆是他的一腔热情,是他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唯一可依的炉火,是他人生归途里最重要的牵绊。

03

关于他家的那几个小子,陶渊明为他们写过三首诗。

第一首《命子》,应该是专门写给长子陶俨的。第二首《责子》最有意思,在诗里,他是个无可奈何的父亲,对那几个淘气的小子既责又爱,他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责备儿子们不求上进,与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勉励他们能好学奋进,成为良才。满纸谴责词,读来却句句都是父爱的深沉。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固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的五个儿子大名分别叫俨、俟、份、佚、佟,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通。他说五个儿子都不喜欢读书,长子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老三阿雍老四阿端年十三,更加夸张,竟然不认识六与七。最小的通儿年龄近九岁,却只知道寻找梨与栗。

很有画面感对不对,也很欢乐对不对。

像打油诗一般的腔调,读来与数百年后辛弃疾的那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很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两鬓斑白年老体衰,虽然有五个小子但没有一个有长进。穿过悠远的时光,我们仿佛能看到陶渊明端着戏谑的笑容,看着窗外嬉玩的小子们,喝一口浊酒,佐酒的却是人间至享之天伦之乐。

当然,个人怀疑陶先生写“责子”诗最终目的就是为自己找个喝酒的理由。最后,他两手一摊,说如果命运真要这样安排,那也没有办法,只有喝一杯酒安慰自己了。

04

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五个小子还是很懂事的哇。你看家里都穷成啥样了,还读什么书啊,早点出去打工贴补家用多好啊。连老小这个九岁小豆丁都知道到山里摘点梨和板栗改善伙食,也算是很懂事啦。

其实,对于这一切陶渊明心知肚明。五十岁那年,陶渊明生了一场很严重的病。或许他以为自己时日无多,缠绵病榻的他给五个儿子留了一份遗书,在诗里他坦诚心迹,殷殷嘱咐,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老父亲的放不下。陶渊明这一生,对于退隐这件事,从来都是不悔的,唯有在这首诗里,他有难以隐藏的为父的自责和愧疚。

生而为人,终究逃不出一张情网。

与子俨等疏(节选)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也是在这篇文里,他透露出当年退隐的另一层考虑,除了生性好静,喜好丘山之外,考虑到自己本性刚直,同当时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为了免予招惹祸患,因此勉力弃官隐居。

当时的社会现实确实如此,自桓玄起兵以来,东晋内乱再起,399年孙恩动乱,更是让安宁的江南大地惨遭荼毒。朝堂之上,各股势力明争暗斗,士子们又一次进入了朝不保夕的危境。即便如陈郡谢氏这样的一等世族,子弟们稍有不慎也会导致杀身之祸,更遑论普通士族。

他还自述生来就喜欢悠闲清净,年少时学习弹琴读书,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记吃饭。看见树木交错,郁郁葱葱,听到不同季节不同的鸟鸣声,就十分高兴。他细碎的回忆起少时的恬静时光,旧历五六月时,在北窗下睡着,醒来时凉风拂面,竟恍惚以为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

他说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家境贫寒,孩子们从小自己砍柴挑水辛苦度日,他心中的愧疚不安无法用言语表达。他还劝勉孩子们不要因为同父异母而不顾兄弟情义,让他们要相互依靠相亲相爱。

05

在陶渊明的心里,情份向来重若千金。

庶妹亡故周年祭的时候,他以少牢之礼祭奠,要知道家无富余的陶渊明拿出猪羊可不容易。并且亲做一篇《祭程氏妹文》,字字情深段段意切。他回忆兄妹两人相依为命的日子,看着妹妹留下的孤女,甚至埋怨上苍不公,“我闻为善,庆自己蹈。彼苍何偏,而不斯报”。陶渊明行文大多平和,此时感怀父母庶妹的相继早逝,哀伤无处宣泄,故而连沉默的上苍都怨上了。

411年,堂弟敬远去世,陶渊明作《祭从弟敬远文》。堂弟比陶渊明小十六岁,他的父亲是陶渊明的亲叔叔,母亲是他的亲姨母,所以他们有着不同一般的血缘关系。两人志趣相投,一同隐居山林,可惜命运不公,堂弟逝于壮年。这一次陶渊明已经给不起少牢之礼了,只能以园中果实和家酿美酒一表心中悲廖。

06

大多数时候,躬耕南山的陶渊明是冷静自持的,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看世上的荣辱悲欢。

只是他依然在心房里留下了一个角落,那里有他的至亲至爱,那里就是他的万丈红尘,在那里他留下了他的情绪起伏,欢欣鼓舞或者黯然神伤。在那里,他不再是那个槛外人陶渊明,而是儿子、父亲、兄弟、丈夫和挚友。

只是陶渊明这一生亲缘实薄,他最在乎的人总是一个个离他而去,8岁丧父,后丧妻丧母,再是弟、妹相继离世,连为数不多的挚友也先他而去。

苍生无情,岁月无居。

他明知“日徂月流,寒暑代息。死生异方,存亡有域”,但依然悲叹“庭树如故,斋宇廓然。孰云敬远,何时复还?”

此生终归凋零,心底的深情都化作满纸苍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