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草木蔓发。

3月22日,揭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第一林长王胜带领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第一党支部党员干部等一行前往榕城区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强调要抢抓时节强力推进植树造林绿化工作,持续掀起绿美揭阳行动新高潮;同日,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林长支光南带队来到揭东区北环大道曲溪段植树点,同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美揭阳建设取得新成效。抢抓春光好时节,党群携手共植树。当下,揭阳全市各地以“党旗红·乡村绿”专项行动为抓手,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领头雁”示范作用,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让绿意不断充盈城市基底。

一棵树,看揭阳逐绿之路。近年来,揭阳市坚决贯彻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绿美生态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

“现在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全市各地要围绕‘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抓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迅速行动起来,持续织密绿色生态网络,让绿色成为揭阳城乡最亮丽的底色。”3月22日,王胜一行在榕城区玉渡路揭阳第一中学路段前的榕江北河畔,同市林业局、市教育局、揭阳一中领导干部挥锹种下樟树、玉兰、柳树等一批树苗。

种树,心中更要有“树”——自2023年12月,揭阳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抓好乡村绿化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及揭阳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要求,揭阳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绍乐到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县镇村开展调研,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党旗红·乡村绿”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种”下踊跃参与义务植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年开春之际,揭阳围绕“组织发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不断刷新“含绿值”。截至3月22日,在短短的3个多月里,仅“我为家乡种棵树”义务植树小程序,就新上线义务植树基地1494个,向社会募捐植树超19万株,目前义务植树基地已经捐满1315个,认捐金额2458万元,认捐树苗超18.11万株,是2023年度全年小程序认种数量的6倍。

俗话说:“种树易,养树难。”实际上,关于植树与种养的关系,揭阳大地在60年前已有实践案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北山地区由于山高、风大等特殊地形及气候原因,常年石砾裸露,土壤贫瘠,造林绿化极为困难。上世纪80年代初,在得知福建省利用福建柏在困难立地造林获得成功后,林业人千辛万苦用5斤“讨”来的福建柏种子培育幼苗种植。后来经过一代代护林人以山为家、以林为伴、巡山管护、护林防火,5斤种子至今已发展到约1050亩的种植规模,踏出一条谋求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成就了今天揭西“中国天然氧吧”的美誉。绿美生态建设以来,先后开展两轮高强度的抚育,如今大北山常年苍翠欲滴,树木高大挺拔,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在3000个/立方米以上。

在全面掀起义务植树热潮的当下,王胜强调,要坚持种管并重、科学绿化,常态化抓好苗木管护保活工作,加强绿化点周边环境治理,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成一片。在此次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中,支光南也提出要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结合揭阳市土壤、水资源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树种,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据了解,今年来揭阳也通过发动3万名党员兼任网格员、组建1476支“党员护绿队”,初步形成农村绿植养护管理网格化全覆盖的工作格局,推动既种好树又管好树。

由点及面推动植绿护绿

“要从‘目之所及’入手植绿补绿、见缝插绿,继续推进优质树木进机关、进校园、进医院、进公园。”“要坚持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积极抢抓春季植树造林的黄金时期,充分利用‘四旁’‘五边’空地植绿增绿,由点及面推动植绿护绿从‘目之所及’向全域延伸。”

近年来,揭阳坚持示范引领、选树标杆,以“群众可感可及”为目标,围绕绿美示范山地(郊野)公园、绿美示范乡村、绿美示范公路、绿美示范水岸、绿美示范城市公园、绿美示范城市街区、绿美示范学校、绿美示范医院、绿美示范机关、绿美示范产业(基地)等十种绿美业态,推进“十全十美”百个绿美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示范带动各地各单位创先争优、比学赶超。在如火如荼的义务植树活动中,一处处小花园、小公园、小绿地,春意盎然;一片片“党建林”“思想林”“巾帼林”“清风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放眼揭阳全域,可见“绿”带来的幸福感有多强——

榕城区已建成全市最大的绿化公园。全长19.8公里,约215公顷的滨江绿化景观风光带是春日市民踏春的“好趣处”;

揭东区谋划实施涉“绿”项目665个,铁路公园成片翠绿植被与迷你小火车相辉映,成为群众宜游宜憩的网红打卡点;

普宁市背靠青山绿水,推进“绿美+”产业融合,组织承办中国(普宁)绿美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打造普宁青梅产业园示范景观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揭西县在省绿美生态示范村旧住村推行“微改造”,打造景观林、护岸林、公园林,建设生态绿地、绿美公园、特色果园,大力推行“休闲夜市经济”,有效带动村民就地就业,为村创造集体收入;

惠来县投入约1亿元建成靖海镇石碑山片区滨海绿美长廊,种植乔灌木2.46万株、花卉近16万平方米,成为市民观海听潮,领略大美风景之地;……

由点及面,从“目之所及”向全域延伸,“绿色”成为揭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昔日的滩涂、荒地、村庄通过绿美生态建设,在全市各地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行动中不忘“生态环境更美”的追求,蝶变成为一片片生态带、景观林、特色公园。

时下,植绿护绿的故事还在揭阳大地不断书写——3月22日,揭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城市建设年”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见缝插针补充绿地公园”“开展城区绿化美化”“让群众推窗见绿,乐享绿色生活”等一系列围绕绿美揭阳生态建设的话题成为“城市建设年”重点热议的话题,足见揭阳未来将推动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

储备苗木助力绿美行动

春和景明,微风徐徐,在广东优质苗木储备基地(粤东片区)——国有揭西县油桐林场内,一片绿意葱茏,生机盎然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忙着对各类苗木进行拔草、浇水等作业,为春季造林做好苗木准备工作。

2024年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关键之年,今年全省要完成200万亩林分优化、200万亩森林抚育等重点任务。

今年1月份,广东省林业局开展了2024年全省林分优化和县镇村绿化苗木需求及生产储备情况调查工作,对全省各地苗木的需求量、供应量、外出采购量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其中,在全省生产储备苗木可以实现区域间余缺调剂的要求下,对于县镇村绿化苗木,揭阳等4个地区成为可以额外供应其他存在缺口的地区。

这也意味着,在种树这件“大事”上,揭阳有能力保障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各项行动所需苗木的供应数量、质量和价格。

实际上,为更好保障绿美生态建设优质种苗供应,近年来揭阳出台《揭阳市林木种苗保障性苗圃建设工作方案》,依托国有林场、林科所,加快推进4个保障性苗圃基地建设不断培苗育苗。据揭阳市林业局数据显示,2024年揭阳市苗木需求量314万株,目前苗木储备量为747.51万株,其中4个保障性苗圃培育在圃苗木300多万株,同时协调普宁市花卉苗木协会增加储备30万株苗木,全面保障绿美生态建设苗木供应,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植树造林,育苗先行。为实现造林任务与全省一体化种苗培育供需高效衔接,及时掌握苗木供需信息,做好造林用苗需求规划,揭阳做好动态监测,一方面,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实现精准供应、供需匹配;另一方面,不断提升种苗质量,加强种苗质量监管,对出圃苗木的苗高、地径、生长状况等严格把关,做好抽检工作,确保出圃苗木的质量,提高造林成效,确保林分优化、城乡绿化苗木等优质种苗的基本供应。

优质的储备苗木,让绿美揭阳建设更加见行见效,“两山”转化通道不断拓宽……绿色,正在成为揭阳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框架下,揭阳广大干部群众形成植绿护绿的共识,不断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