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中央军委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进行整体的一次大整编。出于战争形势的需要,军委共设立了四个野战军,以地区作为区分,即西北、中原、华东、东北。
1949年1月15日,平津战役即将结束,东野已经入关,将来还要继续南下,这时如果再按地区来命名就有些不合适,所以中央军委下达《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将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四大野战军分别改编为第一至第四野战军。
这种战略战役兵团编制持续到了解放战争基本结束,1950年陆续撤销。
在人民军队中,司令员和政委是部队的领军人物,那么四大野战军的第三把手分别是谁?后来又是什么军衔呢?
一、第一野战军
一野的情况比较特殊,彭老总地位崇高,司令员、政委一肩挑,且没有设立副政委,二号人物便成了副司令员张宗逊。
说起来张宗逊有些可惜,他曾统筹指挥西北所有的武装力量,也就是说彭老总这个位置,一开始中央也考虑过张宗逊。奈何张宗逊自己没有打好,中央才决定让彭老总接替。
那是在1947年初,胡宗南集结20多万大军来势汹汹,拿下关中后,兵分三路向陇东进攻,企图将占领这里再全力合围延安。当时我党在陕北的武装力量主要为晋绥军区一纵、新编第4旅、教导旅、警备1旅、警备3旅等,总共不到3万人。
敌我悬殊下,中央认为要有统一的指挥,才能将战斗力发挥到最大,遂成立“陕甘宁野战集团军”,调至陇东地区迎敌,准备集结相对的优势兵力,吃掉胡宗南部先锋整编48旅。张宗逊就是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彭老总此时在总部。
3月3日至5日,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在西华池与国军整48旅激战,虽击毙敌旅长何奇,但始终没能完成全歼敌人的任务。最终由于敌援军赶到,我方被迫撤出战斗。
此战我方自身伤亡1200多人,歼灭敌1500余人,数字上看起来没亏,但要注意的是,西华池战斗我军是主动方,且人数在整48旅四倍左右,打出这个战果,基本可以说是失败。敌人耗得起,我们可耗不起。
彭老总看到战报后就大怒批评张宗逊:我们家底子薄,向来以战养战,你可好,一战打没了1000多名战士,这不是胜仗,是个大败仗!跟胡宗南这样拼下去,我们家底子都得拼光。
随后彭总还向中央申请,让陈赓回延安保卫陕甘宁。只是当时胡宗南大军已经逼近,陈赓又另有任务,调动已来不及。
最后中央决定让彭老总来指挥所有驻陕甘宁解放区的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撤销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番号,新成立西北野战兵团,由彭来担任野战兵团司令员。
西北野战兵团后来改编为西北野战军,再后来是第一野战军,从这个脉络就能看出来,一野在解放战争中的前身能追溯到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如果张宗逊能打出成绩,或许彭老总会一直坐镇中枢。
虽然彭老总对张宗逊发了脾气,但并没有放弃这位同志,后来张宗逊一直是彭老总的副手,在没有政委及副政委的情况,张宗逊就是一野的二号人物。
至于三把手,那要属政治部主任甘泗淇,他红军时期担任过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抗战时期担任过120师政治部主任,在部队里有很高的威望。
解放战争西北过得非常苦,经济贫困、物资不足、敌众我寡,不少一线战士内心都有点情绪。甘泗淇为了提升士气,在军中推广“诉苦”和“三查”为主的新式整军运动,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指挥作战有彭老总、张宗逊,政治思想有甘泗淇,一野在大家的配合下,逐渐由弱变强。1955年甘泗淇被授予上将军衔。
二、第二野战军
二野即刘邓大军,两位首长肯定是一、二号人物,那三把手是谁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有几个方面都可以证明这点。
1949年2月,各大野战军都成立了前委,二野前委名单分别为:邓公、刘帅、张际春、陈赓、李达。二野第四兵团政委宋任穷也说过:张际春是第二野战军仅次于刘邓的第三号人物。
当时二野开胜利展览会,刘、邓、张三人的画像都是挂在最显眼位置宣传的,这个待遇,参谋长李达不曾有。
只不过张际春本人非常谦虚,一见到这种情况就会让工作人员把自己的画像取下来,大家都知道他的脾气,后来就只挂刘邓了。
虽然张际春在二野地位很高,但他1955年没有参与授衔,主要原因是他已经转入行政系统,二野政委又做了表率,他就紧随其后了。对此他看得很开,曾说:肩上多那几颗星少那几颗星又会怎么样?做好分内工作才是最重要的。高风亮节啊。
三、第三野战军
三野前两位是陈毅、粟裕,第三则是副政委谭震林,他早年的职务一直跟粟裕相差无几,淮海战役打黄百韬兵团,后期他也出了很大力气。
当时三野前委排名是:陈毅、粟裕、谭震林、唐亮、刘瑞龙,淮海战役总前委排名是: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
如果参与授衔,谭震林是有大将资历的,只是他也转政了,就遗憾错过。
四、第四野战军
很多人都认为四野的三号人物是刘亚楼,这其实并不正确,本文开头说过,军委在1948年和1949年进行过两次大整编。番号变更为四野时,刘亚楼已非参谋长而是14兵团司令员了,并不在野战军司令部中。
再退一步讲,即便刘亚楼仍是野战军参谋长,他的地位也没有谭政高。谭政是第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初期罗荣桓前往苏联治病,负责东北政治工作的主要就是谭政。
后来罗帅回国,谭政又去抓土改、剿匪、二线兵团建设等方面,这种类似幕后工作的成绩,自然没有刘亚楼这些前线指挥耀眼,但谁又能说不重要呢?
四野前委有八人,分别是:林总、罗帅、谭政、萧克、陶铸、萧劲光、程子华、刘亚楼。谭政也是排在第三的。
我党在创立初期就明确过一点:党指挥枪,所以在野战军中,同级别的政工干部要比军事干部地位稍高,从大授衔就能看得出来。
1955年一野参谋长阎揆要是中将,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是上将;二野比较特殊,参谋长李达是上将,张际春转政未获军衔;三野参谋长张震是中将,政治部主任唐亮是上将;四野参谋长萧克是上将,政治部主任谭政是大将。
所以,几大野战军的三号人物基本都是副政委/政治部主任。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