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揽史说

编辑|星揽史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鸟眼漩涡纹彩陶碗,属马家窑文化类型,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

这件彩陶碗为细泥质,橘红色,内外壁打磨平整,腹下可见刮磨痕迹,直口内敛,腹底外鼓,近底紧收,直平底,微外侈。碗高4.8厘米,口径14厘米,唇厚0.2厘米,底径5厘米。

内壁全施以彩,碗底以鸟眼纹为中心,向外还有三组延伸的漩涡带纹,直达口沿,在空间缀以三组鸟眼变形三角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唇下空间处,再施鸟眼纹饰,形成了整体间辐射状流动的效果,动感很强。外壁口沿至腹上施以粗细相间的三组连弧纹,空角间缀以勾连纹,底部削制痕迹清晰。

此件陶器,火候纯正,陶色如丹,击之似罄,光鉴照人,线条流畅,图案富丽,蓄动于静,变化有章,实乃彩陶中之精品。由于此陶碗曾被农家小儿作为食具,故碗内花纹略有磨损,尽管如此,仍不失其历史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家窑彩陶的来源

鸟眼漩涡纹彩陶碗是出土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彩陶之乡积石山县,此地大量的出土马家窑彩陶。

马家窑文化是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的,是甘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期的中晚期文化,内容相当丰富,分布范围相当广泛。

东起陇东山地、泾河、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及青海东北边缘,南抵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四县一市及四川省的汶川一带,北达甘肃北部及宁夏南部的清水河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上承仰韶文化的庙地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50年,距今5000年左右,相当于黄河中游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稍晚阶段。

从地层学与年代学的角度分析,马家窑文化遗址似乎是自东向西发展,发展期大约1000年,整体的文化发展大致是“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场类型”四个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仅马家窑文化遗址就有400多处,其中挖掘清理出房屋50余座,窑穴和制陶窑址100多处,墓葬1600多座,出土文物约60,000多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家窑文化在甘南的分布

甘南地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马家窑文化曾驻足其间。我们的祖先主要是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洮河、大夏河流域繁衍生息。

在河洮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中,可以寻找到半坡、庙地沟类型西进的线索和石岭下类型的文化遗存;它主要分布于甘南的舟曲县、临潭县、卓尼县、迭部县、夏河县及合作市。

如:在甘肃临潭县境内的陈旗乡磨沟遗址和迭部县境内的然闹遗址出土的马家窑彩陶壶勾叶圆点纹陶片(现存于甘南州博物馆的一级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潭陈旗乡磨沟遗址和总寨乡庙台子遗址出土的鸟眼圈线弧纹彩陶片、卓尼县纳浪寺坪遗址出土的彩衣红陶片、迭部县文化馆馆藏的两件网格纹彩陶壶,都为我们提供了确凿的实证

马家窑文化类型在洮河、大夏河流域留下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迹遗物,反映了河洮岷地区高度发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面貌。

在河洮岷地区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鹿角、兽骨及家禽残骸,同时也发现了狩猎活动中的骨镞、骨刀、石弹丸、石球等狩猎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工具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这也反映出当时已出现原始农业、家禽养饲等原始畜牧业及狩猎业。

马家窑文化的遗址类型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河洮岷地区原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临潭县陈旗乡吊坪的磨沟遗址中一般都有随葬品,主要有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等。

男性用的多为石斧、石锛和石凿等工具,女性用的多为石磨盘、石纺轮和陶器等,这些文物在甘南州博物馆展厅中都有实物考证。同时也证实了磨制石器较之打制石器更规范,使用时更加方便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马家窑文化的遗址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手工业有相当的发展水平。石制特别是陶制纺轮在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当时彩陶业的发展在原始手工业中是首屈一指的,这点我们可以从彩陶碗精细的绘画工艺和手工工艺中看出来。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陶制中分析出手工业的发展水平,陶制可分为泥质红陶、夹砂红陶、灰陶等。陶器的器形丰富多样,有盆、钵、碗、瓶、壶、罐、甑、瓮、锅等,其中陶器的花纹主要以几何纹为主,动物、人像纹为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丰富多样的陶器用品足以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发展。马家窑文化至今发展数千年,以彩陶器为代表,将彩陶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更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它富有神奇色彩的艺术魅力至今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新石器时代彩陶图案主要由抽象的几何形纹所组成,锯齿纹正是这种几何形纹之一。关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几何形纹的起源,学术界多有争论,有的认为某些纹饰是起伏的山川、水流回旋等自然形态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认为直接导源于绳纹、编织和陶器制作本身的需要,也有的认为一些纹饰是由鱼形图案演变而来的。不同类型彩陶上的几何纹划分得这样清楚,大概是当时不同民族部落的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陶器纹饰不单是装饰艺术。

就锯齿纹的基本形态看,是许多三角形的集合,也有不规则的形体,如同是半山类型彩陶旋涡纹辅助纹饰的锯齿纹,有的是三角形,有的呈长条形,有的呈细小的锥刺形,同是装饰于陶器口沿的纹饰,也有的是三角形,长条形和锥刺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宽大的三角形及连续多变的形式,有如山峦的起伏,长条形和锥刺形显然不是山峦的象形。而燃烧的一堆柴火正有一个下大上小的三角形及其多变的形体,单独的一个火焰也有一个斜长的形体,作为燃烧的柴草也正有许多细小的芒刺和枝杈。

彩陶上许多锯齿纹往往和红色相伴而出,很可能显示了原始人根据视知觉的相似性,以为红彩与火焰红色有关。半山类型一彩陶瓮上也有由红色绘成的斜长的火焰形状纹,其上还绘有蚕豆粒的形象,象用火直接烧烤蚕豆的样子。

火给人以光明和温暖,又作为捕猎野兽、烧制陶器、开辟耕地等重要的物质生产的手段,特别由于火耕农业的发明,从而使人类获得充分的食物和过渡到定居生活成为可能,对人类的生存和进步有过极为重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耕是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随着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男子逐渐考古研究表明,马家窑、半山、马厂型的文化,已经是父系氏族社会,都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也正是盛行火耕的时期。

而且甘、青地区多山,古代林木繁茂,焚烧林木,在生产力还很低下,连生存也还十分困难的原始时代,很难理解当时人们仅仅为了一定的审美需要,极其工费的绘制装饰各种日用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周围世界充满了神秘观念的原始人来说,彩陶艺术的生产也一定与人们的生存和强烈的崇拜有密切的关系。

火对人类的生存和进步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各民族普遍崇拜的自然神。有关的传统和记载也很多,如“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等都是上古关于太阳的传说。而古人认为太阳就是火,火还被认为能驱除妖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旧石器时代人们出于巫术目的而创造出来的动物形象所产生的那种真实的幻觉,使他们的创造者相信对他所再现的事物有一种驾驭的力量,从原始人不能区别图象与现实的差别来看,即不难理解彩陶上火焰形的锯齿纹表现。

半坡类型彩陶盆为绘有鱼纹、鹿纹等动物纹饰,而其口沿的纹饰有的作三角形和数条短线的连线形式,三角形作为火焰的象征,作为燃烧柴火的草木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有的陶器的口沿绘作“↓”形和短线交替的纹饰。这一纹饰表现宛如一圈燃烧的火焰将动物围猎中间,而与古代“烧草以田猎”和烧烤食用的手段相一致。

半山类型彩陶瓮上绘有在火上的蚕豆形纹,象直接燃烧蚕豆的样子。半山类型彩陶上还绘有十分别致的花纹,与甲骨文极端相似,并且异构繁多。

与甲骨文““相似的纹饰在半山类型彩陶上还和人形纹相伴而出,人形纹周围布满锯齿纹,也绘有种子的形象。半山型彩陶瓮上的人形纹周围满布象征火焰的锯形纹,象是人在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形纹又与种子形纹,与象征田园地的网格纹,与甲骨文"尞“相似的纹饰相连系,也一定是关于农业生产的反映,也便有股代人祭风中“将之烧死”的、“焚人祭天以求雨”的宗教寓意,并可能是这一遗俗的起源。

盛行于半山类型彩陶上的锯齿纹由半坡类型彩陶上的三角纹经庙底沟类型的弧形三角纹通过石岭下、马家窑类型演变而来,并以其形象特征显示了作为火焰的象征锯齿纹的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随着父系社会的形成,更多男子从渔猎生产转向农耕生产,随着火耕农业的发展,人们对火的崇拜及其强烈的结果,是人们“求年”丰收,获得更加充裕的食物的心理寄托和体现。

正因为原始农业的火耕是在田野上焚烧的大火,反映在彩陶上便是连续的,成片的锯齿纹表现。原始农业的广泛流行可能正是许多文化类型彩陶上都有锯齿纹表现和多变的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锯齿纹到马厂中期以后渐被其变体形式的波折纹所取代,又随着彩陶艺术的衰落而消亡。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彩陶艺术的衰落,继之而起的以素陶为主的齐家文化的遗址中大量卜骨的发现,这种情况也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交替现象相一致。

卜骨上有烧灼痕,反映的也是人们对火的崇拜,就是说彩陶艺术的衰落也可能与原始畜牧业的发展,人们意识向新的崇拜形式--占卜习俗的过渡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锯齿纹,还有也是作为火焰形象征的旋涡纹等形式,不仅在彩陶艺术中有广泛表现,而且在商周陶器青铜器等装饰艺术中,在秦汉以至于历代艺术中大量涌现,经久不衰,并终于成为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主要纹样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1.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108-109.

2.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临夏大河家、秦魏家两处齐家文化遗址挖掘简报[J].考古,1960(3):9-12.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河家遗址挖掘简报[J].考古学报,1974,(2):29-62.

4.宁文忠,赫荣.河洮岷民俗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