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进壮美广西 感知活力中国丨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外国记者团参访广西

新闻眼3月11日至16日,13名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的外国记者,在报道了今年中国两会之后,马不停蹄地来到广西,在广西外事办及北海、柳州、桂林三市外事部门的全力协助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足迹,走进北海探访海上丝绸之路的古与今,参访柳州聚焦高质量发展,徜徉桂林探寻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步伐,深入了解广西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有关情况,以亲身感受向国际社会生动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广西实践,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走进北海:

海上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友谊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国记者参观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春和景明,万物昭苏。飞越千里的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外国记者团一到北海,便直奔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千顷碧绿茂盛的红树林以及生物多样性美美与共的乐园让外国记者们心旷神怡,赞叹“这里的景色就像电影画面,太美了”。

越过沿着海岸线延绵的红树林,遥望水天相接的那一片海,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便重返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之一合浦港。3月12日,外国记者们来到仿汉代建筑风格建造的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仔细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仿佛置身于曾经的繁华古港,商旅云集,舳舻千里,文明互鉴。

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示为主的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以东汉波斯陶壶、玻璃杯、金花球手链串饰、褐色缠丝玛瑙、琉璃、琥珀等著称。它们见证了中国和东南亚、西亚等地区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印证了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和平之路。

来自保加利亚的塔尼亚·格卢赫切娃是《言论报》的记者也是一名作家。她对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精美展品十分感兴趣,仔细地听、看、记,“我们同住在‘地球村’,在我的家乡也能看到类似这里的一些展示物品,我想跟家乡的读者分享我在这里的美妙感受。”

在集海丝文化体验、大型实景演艺、休闲旅游度假等于一体的海丝首港,《萨尔瓦多日报》编辑法蒂玛·门布雷尼奥意外采访到来自古巴的演艺者,他们是这里的大型实景演出的演职人员,为游客们重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繁盛、友谊长存。

“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当时的贸易为国家间的交流、文化的交融、彼此的友谊开辟了新的道路。”埃及尼罗河电视台记者艾哈迈德·塞得丁说,如今,“一带一路”倡议让共建国家在合作中找到新的发展和成长之路,很有意义。

参访柳州:

以创新“智”造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鲁吉亚“穆塔瓦里”媒体中心创始人兼总经理凯瑟琳·古卢阿体验五菱旗下新上市的新能源汽车。

近年来,以柳工为代表的国之重器、以五菱宏光MINI为代表的国民神车、以柳州螺蛳粉为代表的网红美食等产品,不仅吸引国内媒体聚焦报道,同样引发海外媒体的关注。13名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的外国记者实地参访,在柳州从“制造”迈向“智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感受到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所饱含的澎湃动能。

3月12日下午,乘坐高铁从北海快速转场到柳州的外国记者们,走进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柳工”),与柳工多位海外营销中心的区域经理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柳工产品在相关区域的销售情况。

目前,柳工在全球拥有20多个制造基地,1.6万多名员工,5个研发基地,产品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将电动化、智能化的高端工程机械推向全球市场,成为行业绿色“智”造新标杆。

在体验了柳工5G智能遥控装载机后,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阿布巴卡尔·哈尔希·巴卡尔点赞这项先进技术,“创新是关键,中国走在了前列。”

在得知中国每生产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约1辆来自柳州,上汽通用五菱成为中国首个累计产销量达2500万辆的民族品牌单一车企后,外国记者们迫不及待地走进中国首个“岛式”工厂——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并通过试驾五菱旗下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型感受中国“智造”的魅力。

“希望这个牌子的车能尽快在欧洲上市。”捷克《我们的真相》周刊编辑赫列娜·科乔娃在驾乘体验后,被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舒适性和科技性“惊艳”。

“宝骏基地流水线上的作业井然有序,我很佩服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塔吉克斯坦“阿萨尔”中亚新闻网记者阿努舍尔沃恩·拉苏洛夫表示,包括他们国家在内的中亚国家已经开始实行新能源政策,希望塔吉克斯坦能够与中国多开展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

让外国记者们惊奇的还有“一碗粉”——2023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为669.9亿元。这“小米粉,大产业”撬动近亿元出口货值,带动30多万人就业,频频“出圈”。

“我喜欢吃柳州螺蛳粉,经常在新媒体社交平台上分享这一‘网红’小吃。”生活在柳州的英国籍教师苏菲在柳州螺蛳粉产业园里,与外国记者们分享了她与螺蛳粉的故事。

到柳州后连吃3碗螺蛳粉的阿根廷公共电视台主持人兼记者科帕利·巴布罗,对着镜头声情并茂地展示他制作螺蛳粉的步骤,由此向阿根廷民众介绍这一特别的小吃。大口嗍粉的他不忘称赞“太美味了”。科帕利·巴布罗一直通过有趣的方式,真实记录中国的发展,讲述中国文化,他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国故事。

在柳州期间,外国记者还深入融水苗族自治县梦呜苗寨了解乡村振兴成果,换装苗族服饰与苗家姑娘一起跳起“科目三”,感受“好日子天天都放在歌里过”的幸福生活。

徜徉桂林:

高颜值“绿水青山”转化为高价值“金山银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根廷公共电视台主持人兼记者科帕利·巴布罗在拍摄烟雨漓江。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人气超高的颜值不仅在“皮相”,还在“骨相”——底蕴深厚的人文与秀甲天下的山水有机融合造就了桂林城独一无二的气质。外国记者来到桂林,首先走访广西师范大学,与师生们座谈,了解学校教学特色和国际教育开展情况,在开放合作的氛围中,开启桂林之旅。

烟雨漓江,如梦如幻。3月15日,乘船穿行漓江的外国记者们如同“游”进东方秘境,连连赞叹。

“漓江风景像画一样美丽,太棒了。”牙买加我们今日新闻网记者蒂芙尼·帕特里斯·霍尔曼边享受轻柔江风拂面边惬意地说。

一堂别开生面的“漓江公开课”也在游船上开讲。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汤建伟将自己20多年的漓江保护经验,结合本月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经历,向外国记者介绍自己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是如何就改善漓江生态环境积极献策、获得肯定、付诸实践,从而实现漓江保护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外国记者在倾听与提问中,对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造福民众生活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认知。“漓江的保护和治理经验值得巴西借鉴,我会把它介绍给更多的人。”巴西《论坛杂志》记者亚拉·维达尔希望,各方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可持续发展。

依托山水,又不止于山水。桂林以山水景观游为基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南非建筑师伊恩·汉密尔顿扎根阳朔20多年,倾尽积蓄修缮保护当地古民居、开起民宿,他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向外国记者描述了独具韵味的中国乡村生活。

“此次参访广西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对外传播的好渠道,对我们来说是获益良多的活动。”格鲁吉亚“穆塔瓦里”媒体中心创始人兼总经理凯瑟琳·古卢阿谈到,“我们是来自13个不同国家的记者代表,我们走访了中国多个省区市,每个地方各有不同,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认为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奇迹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世界上也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打破对中国以往的固有偏见,重新认识中国。我祝愿中国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更大的成功,也希望彼此的友好合作能够长久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