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9年,北约电磁战咨询委员会召开会议,计划制定属于北约军队的电磁频谱战略,确立北约电子战的政策和概念。在后续的研究中,北约联合电子战核心参谋部将电子进攻(EA)、电子支援(ES)、电子防御(ED)等电子对抗行动与导航、通信、电子侦察、防空压制(SEAD)等统一在电磁频谱域进行整合,统称其为“电磁战”(Electromagnetic warfare)。不仅如此,目前北约认为亟需提升多域作战的能力,其中自然也包括统一指挥控制陆海空等多域监视传感器网络的电磁频谱管理工具。

电磁频谱应用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磁频谱应用场景

目前北约盟军部队主要使用的电磁频谱管理工具是“协同电子支援行动”融合平台(Cooperative Electronic Support Measure Operations Fusion Cell,CESMO Fusion Cell),本质上是一种互操作方法和协议,通过现有的空空、空地通信手段,基于IP完成信息传递,例如在SEAD作战中使用三角测量和TDOA方法,描绘敌方地面防空探测设施的实时位置。任何支持基于IP地址通信的设备都可以连入CESMO,实现安全的信息数据共享。然而,CESMO需要参考北约信号数据库(NATO Emitter Database,NEDB)才能工作,而且该数据库是基于Microsoft Access进行运行查询,并未与其他作战网络系统、数据链系统等连接,所以无法实现跨系统互操。

CESMO系统中的定位信息流转,全流程只需8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ESMO系统中的定位信息流转,全流程只需8分钟

北约部队要想实现“电磁战”概念,CESMO系统肯定不能满足需求。在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中,电磁频谱资源十分有限,不仅要与敌方电子对抗,还要合理管控分配己方电磁频谱资源,所以需要开发用于“电磁战”的指挥控制(C2)工具。目前看来,北约进行的主要工作:一是替换NEDB数据库,开发更加智能、接口更通用的电磁特征数据库;二是针对最低军事行动要求(MMR),研究出满足MMR的规划协调管理电磁频谱资源的策略和办法。未来远期的目标是,需要“电磁战”C2工具实现对电子战支持、威胁识别排序、部队使用规划和协调等。

根据北约做出的规划,这种“电磁战”C2工具将全面强化电子战行动的多维功能,涵盖策略规划、实时指挥、细致监控以及效果评估等关键环节。在策划和审视盟军电子战行动时,核心任务是实施对全球电磁活动的准实时监测,确保盟军联合部队能在负责的电磁频谱中精准施展电磁战术并发挥最大潜能。

该“电磁战”C2工具的核心功能被称为“北约认可的电磁频谱图景”(NATO Recognised Electromagnetic Picture,NATO REMP)。NATO REMP主要功能是态势感知、实时可视化的方式展现战场上敌我电磁图景。此外,NATO REMP还要无缝流转到“北约通用作战图像”(NATO 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NCOP)中,增强盟军联合部队电子战认知。此外,NATO REMP还能够实现电子对抗优先级(EOB)的可视化,展示指定区域内部队装备的电磁频谱资源占用情况。

北约还强调,在复杂电磁环境未来战场中,“电磁战”C2还必须做好在拒止或电磁环境降级的条件下继续有效执行命令的准备,并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和无人系统技术。例如2023年北约常备海上第二集团(SNMG2)开展的“动态守卫23-Ⅱ”演习,就是演练了在电磁环境降级或拒止条件下电子战和反舰导弹防御作战的科目。

总之,根据北约描述的“电磁战”指挥与控制系统愿景,一是需要为北约联盟部队提供“可信的、网络化的、智能的、敏捷的、有弹性的”电磁频谱使用环境;二是“提高联盟部队电磁频谱资源使用效率,并阻止敌方使用频谱”。在多域战理论的驱动下,北约部队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只靠欧洲各国自身军事力量似乎有些困难,美国智库给出的意见是围绕美军“联盟联合全域指控”(CJADC2)战略开展工作,可以想象,未来北约电磁战指挥控制能力的建设大概率也只能依附于美军(北京蓝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

1.https://www.nato.int/cps/en/natohq/topics_80906.htm

2.https://www.japcc.org/essays/nato-command-and-control-resilience-in-contested-environments/

3.https://www.japcc.org/articles/future-command-and-control-of-electronic-warfar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