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一策略的实际效果
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难以简单评价
提到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最为人所知的当属“以夷制夷”了。面对危局,晚清的统治者们首次感受到了天朝上国跌落神坛的失落与危机。尤其在洋人的坚船利炮面前,早已胆战心惊的他们清楚地意识到,无论是曾经擅长骑射的八旗铁骑,还是曾经横扫海匪的清军水师,都已形同虚设。然而,晚清统治集团也并未坐以待毙,擅长权谋的他们注意到,洋人之间其实存在着诸多矛盾。在这种背景下,“以夷制夷”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晚清统治集团的首选外交策略。至于这一策略的实际效果,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难以简单评价。
19世纪强大的海战印刷铜版画。来源/鸦片战争博物馆
所谓的“以夷制夷”策略其实并不新鲜,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范晔在他的《后汉书·邓训传》中就提出了这个概念:
“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显然,利用对方的矛盾进行合纵连横,往往能事半功倍。然而,实施“以夷制夷”策略有一个重要前提,即自身必须拥有优势的实力和地位,否则就可能陷入被动局面,事实也正是如此。历史上,每当晚清处于优势地位或对列强有利用价值时,“以夷制夷”策略就更容易奏效,反之清朝就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把“以夷制夷”作为对外的主要策略,最早并非李鸿章提出来的。早在鸦片战争前,清朝地理学家萧令裕在《记英吉利》一文中就指出:
“(英国)精修船炮,所向加兵……西南洋之印度及南洋濒海诸市埠与南海中岛屿,向为西洋各国所据者,英夷皆以兵争之,而分其利。”
他认为“夷国”之间因有争利而存在矛盾,应当充分利用这种矛盾“使相攻击,以夷伐夷,正可抚为我用”。这种“以夷伐夷”的反侵略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在反对外国侵略的策略上就提出“似可以夷制夷,使其相间相睽以彼此之离心,各输枕而内向”。魏源则在《海国图志》中明确表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都是对萧令裕“以夷攻夷”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可惜这些主张当时并没有被清政府高层所接受。令人感慨的是,“以夷制夷”策略被清政府采纳,是李鸿章从一次屈辱的事件中获得的启示。
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合奏广东水师击败英军挑衅折。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同治十三年(1874年),英国以考察云南商贸为名,派遣上校柏朗带领一支由193名英国官员、商人、军官、士兵组成的“勘探队”,自缅甸陆路进入中国云南,为通商做准备。实际上,所谓的“通商”不过是从云南侵略中国的铺垫。此次行动名义上是“通商”,实则是间谍行动。队伍中的派遣翻译官马嘉理,带领这群“勘探队”擅自闯入云南腾越地区的曼允。这伙人不仅拒绝当地民众的劝阻,还扬言要进攻腾越城(今腾冲),并开枪打死数名群众。这一蛮横行为激怒了当地百姓,云南腾越参将李珍国应绅民要求,部署兵勇在各要隘拦截洋人。1875年,马嘉理与4名中国随员抵达户宋河,遭到当地人民袭击,5人全部被杀,马嘉理的首级被悬挂在曼允城墙上。经此打击,狐假虎威的“勘探队”吓得逃回缅甸新街。然而,此事引发了英国与清政府的外交争端,英国称此事件是清政府幕后指使,甚至扬言要撤使、断交、宣战,这引发了清政府的恐慌。
李鸿章与英国侵华陆军司令士迪佛立订立的中外《会同管带常胜军条约》。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乎清政府意料的是,法国、沙俄等西方列强却对清朝表示支持。当年,法国与英国不和,自然不愿看到英国势力深入中国西南。而沙俄正与英国进行“大博弈”,更乐于看到英国受挫。在多方压力下,英国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尽管最终“马嘉理案”以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烟台条约》收场,但负责签约的李鸿章意识到西方帝国主义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之间也存在诸多矛盾。于是,李鸿章提出了“以夷制夷”的策略,而他或许未曾料到,这一思路竟然影响了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外交政策,带来了一系列后果。
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人民为揭露列强侵华罪行发布的《申谕英夷告示》。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确定实施该策略后,清政府全力与各列强展开积极沟通,“以夷制夷”策略很快派上了用场。1865年,阿古柏叛乱导致新疆局势混乱,沙俄于1871年趁乱出兵新疆,侵占了中国的伊犁。1876年,左宗棠西征,迅速平定新疆叛军,但对盘踞在当地的沙俄感到棘手。另一方面,面对左宗棠三路大军包围伊犁的局势,沙俄对与清军交战并无必胜把握。同时,英国不希望沙俄势力染指新疆,愿意出面调停。更重要的是,当时沙俄正在与土耳其交战,不希望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在此情况下,李鸿章请求英国斡旋,并派遣外交使臣曾纪泽与沙俄谈判。最终,清政府与沙俄在1881年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花费900万卢布“赎回”伊犁。尽管清政府为此花费巨大,但从结果来看,收回了伊犁这一战略要地,也算是可以接受的。这次事件表明,清政府“以夷制夷”策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在该事件中清政府并未处于劣势,沙俄在伊犁的势力有限,而清军具有一定优势。此外,英国对沙俄的牵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这次“以夷制夷”策略可以算得上是成功的。然而,在接下来的中法战争中,李鸿章“以夷制夷”策略的效果就值得推敲了。
李鸿章。来源/央视栏目《子午书简》截图
1883 年,法国企图独占越南,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侵略中国,从而发动了中法战争。法军起初不宣而战,取得了一些小胜利。然而,中国官兵在冯子材等将领的率领下英勇奋战,取得了镇南关大捷等一系列胜利。法军先胜后败,这导致法国总理儒尔·费里引咎辞职。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中国原本有可能取得胜利。但此时,清政府担心战事扩大对自身不利,于是再次采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寻求英国的介入并与法国签订和约。李鸿章利用与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私人关系,派遣下属英籍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税务司金登干前往巴黎参与谈判,并与法国外交部政务司司长毕乐签订了《巴黎协定书》,结束了中法战争。然而,这次“以夷制夷”策略的效果实在值得怀疑。毕竟,在连续遭遇失败后,法国自己也不想继续战斗,而清政府却引入英国进行调停,结果导致了中国虽未战败却不得不求和,法国虽未取胜却获得了实际利益的局面。不过,李鸿章自信地认为,他的“以夷制夷”策略再次为朝廷立下了大功。清政府也在这种路径依赖下,将这一策略贯彻到底,直到遇到了日本这个新对手。
镶铜把漆鞘腰刀,清,这类刀在日本称为“梨花菊桐纹莳绘系卷太刀”,太刀是日本武士的象征,其铸造工艺精良,百炼精纯,是日本刀中之上品。来源/故宫博物院
1870年9月27日,日本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率领13人代表团前来请求订立通商条约。清政府经过考虑,决定采用“以东制西”的新“以夷制夷”策略,这一策略的主导者正是李鸿章。李鸿章认为,日本同样受到西方列强的威胁,因此联合日本是个不错的主意。
李鸿章的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走向共和》截图
然而,李鸿章低估了日本的野心。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这使清政府开始对日本保持警惕。1876年的琉球事件更让清政府意识到日本的野心勃勃,但此时清政府想出的对策竟是“联日抗俄”,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后来,日本的野心进一步膨胀,最终引发甲午战争。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惨败,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不过,李鸿章敏锐地抓住了一点,即列强不希望日本进一步扩张。果然,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六天,沙俄联合法国和德国分别发出照会称:
“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
其意思就是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并限期答复。同时,三国调动陆、海军向日本施加压力。日本无力与法俄德三国抗衡,声明接受三国的“劝告”,但要求清政府支付相当款项作为补偿。9月,四国在东京订立协定,规定“赎辽费”为库平银3千万两。随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辽南条约》,认可四国协定。此次,清政府借助三大列强的干涉,好歹保住了辽东半岛,但也付出了巨额款项。这次事件可以说是一次成效参半的“以夷制夷”。一方面,清政府保住了辽东半岛;但另一方面,这也加深了列强对清政府的轻视,为日后列强的进一步侵略埋下了隐患。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地安门外风云涌。来源/纪录片《国宝档案》截图
“三国还辽”后没过几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这是一场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极大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再次一败涂地,连北京城也被八国联军占领。然而,此时的列强们也面临一个难题,即如何瓜分战利品。虽然八国联军占领了中国大片土地,但没有任何一方有能力完全消化。此外,各国列强都不希望看到任何一方在中国坐大,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此时,八国联军中的美国站出来表示,不主张彻底分割中国领土,英国也随即表示支持。这并不是因为英美多么有“善心”,而是对于美国这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来说,它在中国的势力较小,一旦列强们对中国进行裂土分疆,对美国反而不利。因此,美国坚持要求“门户开放”,而英国自然也希望列强们保持实力均衡。在美英的坚持下,最终《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分裂中国领土的内容。这次清政府虽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但却是列强们在“以夷制夷”。
清政府最后一次在“以夷制夷”策略中获利,是日俄战争后的东三省归还事件。由于日俄两国都对东三省虎视眈眈,最终爆发了激烈的日俄战争。清政府对于两大帝国主义列强在自己领土上的争斗无能为力,只能宣布“中立”。日俄战争以日本惨胜告终后,很快引发了其他列强的“调停”。因为德国、英国、美国都开始向中国东北渗透,他们都不希望日本在此地一家独大。而日本此时也无力与这些西方列强抗衡,最终不得不将东三省“归还”中国。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1907年至1916年,日本与俄国先后订立了四次旨在分裂中国的秘密协议:俄国保住了在中国东北北部地区的利益,同时将势力扩展到整个外蒙古地区;日本获得了在中国东北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特殊利益”。因此,这次所谓的“以夷制夷”,只是表面上赢了,实际上却损失惨重。不过,此时的清政府已经无暇顾及东北问题,因为此时国内各地的革命浪潮逐渐形成燎原之势,清政府的统治已然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19世纪审判图印刷铜版画。来源/鸦片战争博物馆
因此,很多人认为“以夷制夷”实际上只是以更大的代价换取一时的安宁。而这种权宜之计,对于晚清的大局根本于事无补,自身不强大,早晚会出现在列强的菜单上……
参考资料
《晚清外交史》 杨公素 北京大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晚清政治史研究》 崔志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戚其章 上海人民出版社
《昂贵的和平:中日马关议和研究》 吉辰 三联书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