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素儿
来源:成都为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对于既往有过胃肠道疾病,或患有心血管疾病,以及正在使用某些特定药物(如华法林、糖皮质激素)的人群,更需关注胃黏膜的保护问题。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建议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如塞来昔布和布洛芬,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剂量。同时,可以考虑联合使用一些能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米索前列醇等,以增强对胃黏膜的保护。

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包括地塞米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和倍他米松等。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诱发胃肠溃疡,或者使已有的溃疡恶化和复发。

根据研究,糖皮质激素会延缓组织愈合,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同时减少保护性的胃黏液分泌。这样一来,胃黏膜的抵抗力将大大降低。对于已经患有胃病的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发或加重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出血,甚至导致消化道穿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胃病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必须格外小心谨慎。肾上腺皮质激素引发的胃肠溃疡,又被称为类固醇溃疡。这种病症的临床症状和普通的消化性溃疡有些许差异,疼痛的发生并无特定的规律,常常是悄然而至,只有当疾病恶化到一定程度,如出现出血或穿孔等情况时,才会被发现。这是由于糖皮质激素提高了疼痛的感知阈值,并降低了炎症反应。因此,在开始使用此类药物以及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胃肠的反应,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存在溃疡的病人,使用这类药物更应该小心谨慎。

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应避免与水杨酸盐、解热镇痛药以及抗组织胺药物同时使用。在使用这类药物的同时,不建议饮酒,应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并在必要的时候,配合使用制酸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含有利血平成分的降压药

例如利血平片、复方利血平片、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等。 利血平可能会刺激胃酸的过量分泌,诱发或者加重胃溃疡的出血情况。因此,对于患有胃部疾病的患者来说,应当避免选择含有利血平成分的降压药,这些药品的说明书上也有明确的标注:“禁止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使用”。

含钙、钾、铁等药物

胃黏膜保护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在用药的同时,我们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胃黏膜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氯化钾片、铁剂以及含钙的补钙制剂等,这些药物对胃黏膜都有一定的刺激性。目前,常见的补钙制剂主要成分包括碳酸钙和维生素D等,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引发嗳气、便秘、腹胀、腹痛、胃肠胀气、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若过量摄入碳酸钙,还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反跳性增高。因此,如果您患有胃病,在服用上述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用药量,同时密切关注您的胃肠道功能。

抗生素类药物

如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甲硝唑、呋喃类等口服抗菌药,易引发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加重消化性溃疡甚至出血。有研究表明,服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后,除了一般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急性腹痛及胃肠出血的情况。静脉滴注红霉素也可能引发胃肠症状,偶有发生消化道出血。

多粘菌素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毒性较大,可能导致胃黏膜局部缺血,促进组织胺释放,形成胃炎、胃黏膜损伤。

抗肿瘤类药物

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药物对胃黏膜的影响,保护好我们的胃黏膜,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对于胃病患者,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适量使用,以保护我们的胃黏膜。

胃黏膜保护:药物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与预防策略

在现代医学治疗中,某些药物如氨甲喋呤、6-疏基嘌呤、5-氟尿嘧啶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这些药物在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对胃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胃肠黏膜出现弥漫性炎症、肿胀、糜烂甚至胃炎或胃溃疡。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引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

另一方面,中药制剂中的清热解毒通便药也备受关注。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具有苦寒之性的中药,如大黄、黄连、黄芩、石膏、人工牛黄、栀子等。它们常被用于治疗“上火”症状或缓解便秘问题。然而,中医理论认为长期或大量服用此类药物会损伤“脾阳”,从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对于已经患有胃病的患者,如果同时又属于脾胃虚寒的证型,在服用这类药物时应格外谨慎。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胃黏膜的保护。在选择药物治疗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潜在的不良影响,以降低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措施也有助于维护胃肠健康。

药物在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我们也需关注其对胃肠功能的潜在影响。通过科学用药、合理饮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胃黏膜,维护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