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官场斗争向来是一场你争我夺的权谋之战。吏部掌握着人事考核的重要权力,然而,对于地方督抚们而言,户部的威力却仿佛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险峰。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地方行政官员对户部望而生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封疆大吏:风云际会人物

谁是封疆大吏?顺治初年,皇太极伐明而入主中原,奠定大清江山之后,积极整饬内政。边疆形势复杂,皇帝乃设置多名封疆大臣,如驻藏、驻疆、驻蒙等大臣及各地方总督、巡抚,专司边防。

这些官员多是满清重臣,功臣,以蒙古贵族居多,也有汉人文官。他们权力巨大,手握重兵,数省之地尽在操控之中,可谓风云际会人物。他们或文韬武略,谙熟兵机战略,或诗书传家,广读群书,德才兼备,又或积习边政多年,参悟民情军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封疆大吏中,如裕亲王允禵领导平定准噶尔叛乱,张广泗镇守西北有年,福康安平定太平天国,泰昌击退沙俄南侵,皆为当时名将名相。手握大权的他们,视察百姓疾苦、整治边疆、裁决军事、施行法纪,俯仰风云,聊世间豪杰,可谓封疆大吏!

中央各部与地方关系复杂,封疆大吏又握重权,双方之间精妙权衡,微触政坛蛛丝,牵一发而动全身,细节之处最能显政局风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明吏令森严:总督巡抚最忌之部

治世通则,吏部主管选官升迁,乃万机之纽带。明代高宗时吏部权势极盛,朝野均唯其马首是瞻。当年山东巡抚即便擢升一名文才出众的知县为州府掌印小吏,也必须吏部点头方得实施。

与此同时,封疆大臣亦最忌惮吏部。当时有一直言敢谏的御史陈士奇直言,封疆大吏最害怕的是吏部对其人事任免之制约。

他分析指出,吏部手中一支笔,持之以令天下,文官清官必恭维吏部以求得提拔;封疆大臣更是慑于其权势,深怕失言失政,被其奏请革职。如当年总兵官李化龙因边境冲突事,被吏部参劾“误国”,革职遣戍;总督周琚以“庸碌”为由被貶黜,均为明代吏部严厉的典型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清初吏部遭限,督抚惟惧户部

疆场沙场,兵权始终摆脱不了。明亡后,督抚选拔悉数被皇帝操纵。顺治时吏部权力渐失,到乾隆时,由军机处负责督抚人事。

乾隆采取旁落人心、怀柔远人的策略,多重用蒙古、新附藩属的权贵,赏赐诸特权,并授以要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希禄及其子傅讷受封郡王,并历任四川总督;察琳多罗郡王允禔任川陕总督,镇守西北;还有和硕额驸纳喇氏、那彦成的后裔允禩、允禟等。他们或文韬武略、治绩卓著,或功勋卓越、声名远播,深得皇上信任。

皇帝还开始直接下旨任命各地要员,无需经吏部。如此一来,督抚对吏部已不存敬畏之心。但主管钱粮的户部,仍令其胆战心惊。地方财政向来捉襟见肘,开支报销成了最大难题。除非行贿户部高官,否则即便理由充足也难逃弹劾。此时户部之权威,实已凌驾吏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行贿户部,历来难关

督抚若要施政,势必投入资金。地方收入有限,向中央请款报销成了寸步难行之坎。户部官员近水楼台先得月,翻查账目毫厘不爽。稍有差池便难逃错账、浪费之责。每每督抚回京述职时,最费心准备礼物者就是户部——那些似是而非的账目,终须献媚方得大笔报销。

即便是战功卓著、声望超然的英明总督福康安,也深深頭疼户部的种种苛捐杂税与盘查。他数次上奏请求拨款,治理深澧河水利,或救济黄梅县水灾百姓,都因户部的种种盘算翻来覆去而难以实施。处处碰壁,福康安也只得摇头叹息,对户部的难缠万分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忌惮户部,实乃当世通弊

可见,行贿户部,向来是督抚难以跨越的坎。左青龙谓此实为“当世通弊”——户部之所以能让封疆大吏们严阵以待,正在于其稽查账目、裁定拨款之大权,让人防不胜防。

每每想要实施一项政策,无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必须面临户部的种种盘问与刁难。这已成为清代中后期一个公开的秘密,也成为督抚们共同的通病与心病。若论哪部门最难应付,想必非户部莫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化腐朽为神奇,西方道家治学启示

面对如此腐朽难解之局,我们不禁想到老子“器”之学说。他说圣人治国如制器,不割不破、不砥不磋、不雕不磋,使民自化而复归真。

西方科学家李约瑟也曾阐述中国古代官场政治中的种种腐败现象,他认为唯有运用道家治国思想,让国家政体回归简单朴素的本真,才能真正化解问题、开创新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吏治日下,各级官员为求升迁利禄,焦头烂额应付中央各部门的种种苛责。如何破除户部对地方督抚的桎梏,使其政令畅达?亦唯有运用老子“无为”的道家思想,逐步化腐朽为神奇,才能使国家的政体机能重新焕发活力与朝气。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指导下的改革,方为上策。既要增强吏部选官选才的独立性,也须削弱户部掌控财政大权的历史惯性,逐步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与监督体系。唯此,方能真正推进督抚与中央部门之间的顺畅互动,提高政令下达的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在清代官场的复杂体系中,督抚们与户部的关系显得尤为敏感而频繁。纵观整个体制,户部的威力似乎超越了刑部、吏部等其他官司,成为地方行政官员们最为忌惮的存在。或许正是在这场权谋的博弈中,督抚们时刻感受到户部带来的巨大压力,也因此谨慎行事,小心应对。

在清代的政治棋局中,户部所占据的位置仿佛是一个制高点,掌握着细密入微的财政大权,令地方官员不敢轻举妄动。这种微妙的权谋关系,为清代官场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也反映出当时政治体制中各官司之间的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