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陕西澄城县:“非遗”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

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因地制宜,大力挖掘民间非遗文化和特产,盘活了“尧头陶瓷”“刘卓挂面”“澄城面花”和“澄城水盆”等一批民间非遗资源,用文化特产壮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

春天处处充满生机,一大早,在澄城县安里镇刘卓村,89岁的张顺锁就和儿子忙活起来,抓紧时间赶制订单。张顺锁是刘卓村手工挂面制作技艺的第五代非遗传承人,虽然已到了耄耋之年,但做起挂面来依旧手指灵活。

张顺锁和儿子正在制作挂面(本文图片由澄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我从十四岁跟着父亲做挂面,现在做了七十多年了,给孩子传下去,每年收入还可以,不能失传。”安里镇刘卓村第五代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传承人张顺锁说道。

据了解,刘卓挂面2015年被列入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让这一产业能做大做强,当地筹措资金300多万元,成立了村集体挂面厂,不断做大做强刘卓挂面产业,辐射带动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迈向“快车道”。

工人们正在包装挂面

挂面产业如火如荼,尧头陶瓷也是捷报频传。这几天,刚刚荣获“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称号的黑瓷烧制技艺第七代非遗传承人刘忠阳正赶制年初签订的一批茶叶罐订单,共计300件,签约价值9万元。

“陶瓷这个行业要求比较高,要细心,时间要把握好,才能做出好的东西,虽然有点辛苦,但是这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手艺,我不但要把这做好,还要传承给下一代。”澄城县黑瓷烧制技艺第七代非遗传承人刘忠阳说道。

刘忠阳正在制作茶叶罐

尧头陶瓷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1300余年的烧制历史。2018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承工艺振兴目录。目前尧头镇共有华盛、鸿运来、忠阳等7家手工制瓷作坊,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50余人,尧头镇也以陶瓷烧制技艺荣获2023年度“渭南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据了解,近年来,澄城县通过加大非遗项目的宣传展示、建设非遗就业工坊、推动文旅融合、释放发展动能等措施,大力弘扬非遗文化,加大非遗保护力度,促进非遗与研学、产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活力,辐射带动更多人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既达到了保护传承的目的也壮大了特色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共有6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各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63人。

来源:“学习强国” 陕西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