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和珅被抄光家产、陷入囹圄,终于选择了一条生命的出口。然而,这位权谋之士的离世并未结束他的传奇,而是引发了更多关于他的身世、权谋和私生活的疑问。在他的身后,九个妻妾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珅是个怎样的人?

1730年,江苏无锡和氏兄弟家中多灾多难。家中几个儿子相继夭折,父亲也不幸病故,家境一落千丈。和珅的母亲带着仅剩的两个儿子和珅、和琳艰难维持。1738年,和母也离世,家中无依无靠的两兄弟面临被赶出家门的危机。

好在,和珅通过考试进入了京城咸安宫学堂。在官学的时期,和珅勤奋好学,很快崭露头角。他的老师看中他的才华,特意将他引荐给了当时的直隶总督冯英廉。冯英廉为人正直,也欣赏和珅的才华,便将自己的孙女冯氏许配了给和珅。一个无依无靠的穷书生,一夜之间高中提亲,步入了仕途高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上了大官的女婿后,和珅也逐渐在官场崭露头角。只不过由于他没能通过科举,刚开始只是担任侍卫之职。野心勃勃的和珅对此很不是滋味,四下 구援之下,用心思开始讨好皇帝乾隆,以显示自己的才华。他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1773年,35岁的和珅终于如愿以偿,被乾隆帝提拔为“圣前侍卫”。3年后,他的官职已攀升至军机大臣,开始在朝中独霸风生。接下来的20年间,和珅几乎主宰了整个朝政,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掌权大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起:如何从寒门一跃成为大清“掌国宰相”

和珅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晋升到权力顶峰,关键在于他深得乾隆帝的信任。1748年,当时还很年轻的和珅奉乾隆之命,参与审理安明案。他替皇帝查处了几名贪官,让乾隆对他刮目相看。1756年,他再次受命,主审贪官李侍尧案。乾隆对他信任更深,但殊不知在这起案件中,和珅已经偷偷学会了“边查边贪”的法门。

他私吞了李侍尧部分财产,也从此打开了通向金钱与美色的大门。原本清正廉洁的和珅,开始走上了贪赃枉法的不归路。各路官员送来金银财宝,美女倾倒;和珅纳为己有,妻妾成群。他收买人心的手段日益高明,渐渐在朝中结党营私,势力无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扩大在朝中的势力范围,和珅不惜以权谋私。他收买科举考官,左右人选,以免异己进入仕途。他还多次诬陷其他文武大臣,排除异己。甚至连乾隆的领班礼部尚书和军机大臣阿桂的儿子,也在和珅挑拨下被贬谪边陲。可见,和珅已经几乎控制了整个朝政体系!

面对这个“拥兵自重”的超级大臣,乾隆帝也有一定的无奈。他清醒地意识到和珅问题的严重性,儿子永琰(后来的嘉庆帝)几次举报也让乾隆心中有数。但同时,他又不得不承认,和珅确实政务过硬、能力出众,是一位人才。在利弊权衡下,皇帝最终选择了继续容忍和利用和珅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衰:一夜翻身成为“抄家大盗”的惨剧

1795年,乾隆太上皇驾崩,享寿八十五岁。太子永琰继位,是为嘉庆帝。嘉庆帝登基后,立刻着手削弱和珅的权力。但由于和珅在朝中势力庞大,新君刚刚稳定统治,还不敢贸然出手。4年过后,时机终于成熟。

1799年9月7日,乾隆驾崩的第十天,嘉庆帝下令缉拿和珅入狱,随即展开抄家行动。“抄家”这个在今天听来司空见惯的词,其实就是从和珅身上延伸开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珅门第清白,但家产却巨额到令人瞠目结舌——高达8亿白银!这在当时的国库年收入才约7千万两的背景下,更是昭示了他的腐败程度。

和珅这一下直接从权倾朝野的掌国宰相跌落成了“抄家大盗”。11月28日,嘉庆帝判处他自尽,结束了这位大贪官46年的官场生涯。和珅死后,他的孩子们并未被连累,而他的几个妻妾也不得善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妻妾悲惨下场:死于重病与殉情

1793年,和珅的发妻、直隶总督孙女冯氏,因为疾病去世。此时的和珅正值权力和财富的顶峰,妻子的离世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在妻丧期间,他连续写下了6首挽歌来抒发哀思。

“哀哉之子逝,可怜形影单”,和珅预感到这份悲伤会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果不其然,6年后他人生跌入谷底,被抄家自杀而亡。

在妻子病故后,二夫人长氏被提为正室。但好景不长,甫一转正就遭遇了丈夫被抄家的劫难。长氏此后如何,已无从得知。而和珅的两个妾室,也都在他死后选择了自我了断的惨剧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人名叫吴怜卿,曾是苏州歌妓出身,后被知府看中充作妾室。在知府被贬后,又被人相赠与和珅。出身低微的她本希望依老公翎翎高飞,却再次面对男主人覆灭的噩梦。和珅死后的第二天,她写下自怜诗一首,随后上吊自尽。

另一位妾室豆蔻也来历坎坷,最初是被人贿赠给和珅为妾。豆蔻貌美聪慧,深受和珅宠爱。在男主人自杀的消息传来时,豆蔻悲痛欲绝,直接从楼上跳下自杀。“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她的一腔殉情和对男主人的思念,以死亡作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贪官与权力的教训

当今,贪官受贿已然是司空见惯的官场常态。我们常说的那句“不拒绝就是贪污”源自和珅,正是他把“权钱交易”在清朝推向了高峰。无论古今,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始终存在。它们能创造万丈高楼和巨大商机,也能摧毁生命和家庭。这是普世的教训。

和珅,一个深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饱受褒贬。作为清乾隆时期的重要官员,他既因其贪污腐化而备受责难,又因在某些方面的出色表现而成为乾隆帝的得力助手。他的一生如同历史的脊梁,承载着功绩和污点,他的处境如同沉浮的舟楫,在乾隆喜怒无常的权谋舞台上起伏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