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东风,发扬臣字门学术流派,促进中医儿科事业的振兴。3月26日,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办,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弼臣传承研究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徐荣谦传承工作室承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全国中医药儿童健康工程办公室以及北京国童康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七届“臣字门学术流派文化节暨“神魂意魄志辨证”临证应用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合影)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惠鲁生,国家卫健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勇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龚燕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原主任靳振洋,北京岐黄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服务局原局长孙涛,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雷刚,李徐英女士,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主任朱嵘,北京市惠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冬妮,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廷礼,北京惠民中医儿童医院院长侯晓菊,北京炎黄中医院院长王凯铭,航天中心医院运营总监兼综合计划处处长邱石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老促会会长支树平发来贺词,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热烈祝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龚燕冰副院长致欢迎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荣谦教授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石处长讲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活动现场,与会领导、专家、业界人士共同见证了2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基层优秀中医药人员,正式拜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首都国医名师”、臣字门学术流派第六代嫡系传人徐荣谦教授(徐济臣)为师的重要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臣字门学术流派”第六代嫡系传人徐济臣为刘弼臣铜像揭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届准弟子列队朗诵拜师帖)

臣字门学术流派创立于十八世纪末,是中医儿科界的重要学派之一。经过七代的传承和发展,该流派已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和治疗方法,并在全国中医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第五代传人刘弼臣教授创立的中医儿科“调肺学派”,更是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徐荣谦教授作为臣字门学术流派的第六代传人,在继承刘弼臣教授的学术思想基础上,经过多年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体“正常体态”的 “三阳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儿童健康、亚健康及疾病三种体态”与“儿童九种体质学说”,进而在继承刘弼臣教授“调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了“少阳学派”。在中医儿科基础理论上初步形成了“少阳学说”的理论体系,并指导临床,形成突出“从调胆论治与调肺论治相结合、伤寒与温病相结合”的医疗特色。此次,徐荣谦教授将曹霞、邬素珍、卢慧娜等29位学术传承人收入门下,这一举措无疑为臣字门学术流派学术思想持续传承与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专家领导一致认为,臣字门学术流派为第七代弟子授医名,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弼臣传承研究室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徐荣谦传承工作室建设的重要人才培养举措。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整理和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也为培养多层次中医药骨干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届弟子合影 )

在“神魂意魄志辨证”临证应用高峰论坛中,徐荣谦教授及其学术传承人河北中医学院原教研室主任王茹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敦臣教授、北京中医药⼤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科主任蔡江教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副院长殷晓轩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神魂意魄志辨证论治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和交流。与会者踊跃发言,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辨证论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经过深入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同,“神魂意魄志辨证”在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积极探索、深入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黄千年,师承为脉。作为中医药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弘扬国粹、传承发展的重要使命。相信在全体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学术传承工作必将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