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这个节日,人们都会想念已故的亲人,用传统方式寄托哀思,而祭扫就是最重要的内容。那么,我国的扫墓习俗在什么时候形成?扫墓过程中又该遵循哪些礼仪呢?

祭扫的历史演变

我国古代有宗庙祭祀和墓祭两种祭祀方式。墓祭是指生者在墓前祭祀祖先,以表达孝思之情,也就是今天的“拜扫”或“扫墓”。

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就有墓祭习俗,直到殷商,墓祭渐为风行。

西周时,周人视墓祭为非礼行为,真正的祭祖要在宗庙进行,所以墓祭之风一度受到抑制但并未绝迹,比如春秋后期出现了坟丘式墓葬。

战国时期,扫墓习俗已经比较流行。在《孟子·离娄下》上记载有一个“墦间乞食”的故事:

齐国有一名男子,他的家境贫寒,但是每次出门回来时却都是酒足饭饱,据他跟妻妾炫耀,他认识的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妻子对此感到怀疑,于是在某一天悄悄尾随丈夫,结果发现,丈夫走遍全城都没有人和他说话,而更可气的是他最后走到东郊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乞讨剩余的祭品,几次乞讨后便酒足饭饱。

到了汉代,受“灵魂不死”观念及“孝”文化影响,上至皇帝下到老百姓都很看重墓祭。司马光曾在《文潞公家庙碑》说,汉代的公卿贵人多在墓地旁建祠堂。但直到唐以前,扫墓还没有与节日联系起来。

清明扫墓从此开始

到了隋唐时期,扫墓风俗相当兴盛。隋炀帝曾令剌史们回乡“谒坟墓,宴故老”,“亦赐物千段,令上先人坟”。那时,民间兴起了在寒食节上墓的习俗。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皇帝下诏:“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寖以成俗,士庶既不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从此,寒食节扫墓成为官方肯定的合法行为。

其实,清明节跟寒食节本是分开的。“清明”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后来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人们便将二者合一,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至此清明不只是节气名,更是以墓祭为主的节日名。

每逢清明前后,百姓纷纷前往墓地以拜祭先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唐以后,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记载,每到清明节,人们都会去城郊上坟扫墓,“以尽思时之敬”。明代《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如今,我国各地的清明节扫墓习俗丰富多样。

在浙江,人们摆螺蛳、青饼、条子糕、菜肴等供品,行新式鞠躬礼。

在海南,人们以猪、鹅、鱼、糕果点心祭祀,焚香化宝。

在台湾,则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之后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

清明扫墓实用贴士

扫墓流程:

1、选择时间:清明日为首选,也可以选择节前扫墓。

2、清洗添土:首先要清洗墓碑、墓龟、明堂、香炉,清除杂草,同时添盖新土。

3、摆设供品:可以摆酒菜、茶点、素果、糕饼等,以亡者身前喜好的食品为宜。忌讳同类供品出现双份。

4、上香跪拜:家属推派一人统一插香,跪拜以辈分长幼排序,一般来说外人不能参与。

5、烧纸纪念:一般烧纸钱、锡箔折成的元宝等。不过现在我们倡导文明祭祀,所以大家心意到了就好,或者以花为替代,通常用菊花,因为它含有思念和怀念之义。白色菊花最适合,也可以搭配百合、绿叶、康乃馨等。

扫墓禁忌:

衣——扫墓之人不要穿艳丽的、过分曝露的衣服,建议穿黑色或是素色暗色系的衣服,以显庄重和对逝者的尊重。

食——扫墓前不宜饱腹,不可边吃东西边祭拜。古代人扫墓前会禁食,对现代人来说饮食则要清淡,忌大鱼大肉。

住——“住”指的是扫墓者家里的琐事纠纷,建议不要在扫墓时谈论,尤其忌讳家人起争执。

行——前行扫墓的时间有讲究,建议择阳避阴。古时流传下来的扫墓时辰是凌晨五点到早晨七点,现在人们的祭拜时间可以安排在上午,下午的话最好安排在三点之前,三点以后,阴气渐长,不合习俗。

当然,这些流程和讲究只是希望每一个扫墓的人都能心怀敬意地缅怀先祖。清明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它体现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情感深度。当我们在祭奠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之时,也不要忘记为国捐躯的先烈。

希望每个人都能把清明节过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