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基于现实新闻的半虚构创作,有一定艺术加工,请理性阅读。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本文为付费内容,VIP用户可免费阅读。
一、引言
说到“伊斯兰国”,你可能在新闻上经常听到过它的大名,有些人甚至误以为它是一个合法的国家。
其实,它只是个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一带,几个十大大小小恐怖组织中最让人闻之色变的一个。
“伊斯兰国”简称ISIS,以其行事风格狠辣残暴闻名。其他恐怖组织干的事在它面前简直是小打小闹,小巫见大巫。
随着其势力的不断扩张和壮大,ISIS不再满足于仅仅是个“组织”,于是宣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建立自己的“国家”,自封为一个国中之国。
这就像是一个山大王,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国王”的头衔,联合国及国际社会根本不承认他们这个所谓的“国家”。
ISIS这帮人突然地冒起,把联合国安理会都吓了一跳,大为震惊。
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组织,没几年的功夫就在中东战乱中飞速膨胀,最终演变成一个横跨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地的强大“小王国”。
而谈到ISIS,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此人正是ISIS的创始人,让世界闻风丧胆的恐怖之王——扎卡维。
扎卡维五大三粗,性格凶残,他的手法太过狠辣,以致连他的师父,有恐怖大亨之称的本拉登都看不下去,甚至惧他三分。
这位大名鼎鼎的本拉登,他甚至因为扎卡维无差别的滥杀无辜,开始担心自己的名声,最后不得不和这位得意门生划清界限,将他从基地组织的名单中拉黑。
那么问题来了,扎卡维是何方神圣,他是如何从一个街头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为让人毛骨悚然头号恐怖组织的领袖?以致连恐怖大亨本拉登都要与之切割的恐怖存在。
二、扎卡维:从街头小混混到本拉登门徒
在约旦一个叫扎卡的贫穷小镇,那里有个公务员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十个孩子,艾哈迈德·法德勒·纳扎勒·赫拉利,也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扎卡维。
虽然扎卡不算是个富饶的地方,但赫拉利家还算过得去,至少不愁吃穿。
扎卡维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学校里的老师一提起他就头疼。
他对那些字母数字没啥兴趣,总是找机会溜到街上去,和那些街头混混打成一片。
12岁的他,按理说还是个懵懂的年纪,可扎卡维已经在那一片小有名气的小混混,偷鸡摸狗、抢劫勒索,甚至不惜动刀子伤人。
他的父母对他的行为失望透顶,最后想了个招儿,把他送到礼拜寺去,希望那边的宗教教育能让他改邪归正。
可谁承想,这一送,倒让扎卡维找到了新大陆。
那时候80年代的中东,苏联正跟阿富汗打得火热,苏联入侵阿富汗,点燃了一股战争的热潮。
在礼拜寺里,扎卡维受到了激进思想的熏陶,慢慢地就成了个小小的战争者。
不久,扎卡维就决定要去做一件大事——去阿富汗参加战争。
家里人当然反对,但扎卡维脾气很倔,1989年,他不管家人怎么反对,铁了心地决定去阿富汗,参加那场反抗苏联的战争。
在那边,他加入了反抗苏联的队伍,虽然没啥惊天动地的战绩,但也算是个战士。
苏联撤军后,阿富汗的局势就乱了套,扎卡维没回家,反而留在了那里,甚至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报刊编辑,写写关于战争的文章。
扎卡维在阿富汗的日子,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他在那里见识了战争的残酷,也亲身体验了教派狂热的力量。
这些经历,让他的思想越来越极端,也为他后来走上恐怖主义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在街头闹事的小男孩了,他变成了一个有着自己信仰和目标的战士,他开始梦想着更大的舞台,更大的事业。
他想要的,不仅仅是在礼拜寺里吹嘘自己的战争经历,他想要的是真正的权力,真正的控制。
而这一切,都在他后来成为ISIS的灵魂人物时,得到了体现。
虽然这信仰和目标,最终将他引向了毁灭。
1993年,扎卡维回到约旦,他并没有放弃战争的事业。
他组织了一个小团伙,计划对以色列发动袭击。
然而,这一计划很快被约旦政府发现,扎卡维被捕入狱。
在监狱中,扎卡维并没有悔改,反而如鱼得水。
他大肆吹嘘自己的战争经历,凭借其煽动性的口才,吸引了一大批极端分子,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他忠实的追随者。
1999年,约旦老国王侯赛因驾崩,新国王阿卜杜拉上位。
为了彰显新君的宽容与大度,他大手一挥,赦免了两万多的囚犯,扎卡维得以出狱。
回到家的扎卡维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耳边老是回响着那句话:“打工?不存在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没过几天,他就找来了几个以前的牢友,想合计着继续在恐怖活动这条道上闯出一片天。
可是,他的影响力还不够大,没能把事情搞起来。
事情没搞成,扎卡维心想得找个大佬学点真本事,就跑去阿富汗投奔恐怖大亨本拉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