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与三五好友在东江畔围坐,吹江风、品新茶、看蓝天白云。

周末夜晚,璀璨灯带在道路两旁闪烁,繁华烟火不时点亮东江,川流不息的人潮无不表现乡村的火热。

无论是日常闲适时刻还是热闹节庆气氛都可以在东源县仙塘镇龙利村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贝拉小镇在河源“蹿红”,原本默默无闻的龙利村以崭新面貌与市民游客见面,成为节假日必去的网红打卡地。

龙利村紧邻东源县政府,总面积1平方公里,属新丰江水库建设纯移民村。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龙利村紧抓机遇,立足村情民情实际,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治理、产业振兴方面持续发力,实现2023年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一幅热辣滚烫的城郊经济活力图徐徐展开。

用实际行动转变部分村民的不理解

龙利之治

自1993年东源县城建设以来,龙利村大部分田地被县城纳入征收建设范围内。2015年,因属移民村、失地村,龙利村被评为省定贫困村。

脱贫攻坚时期,龙利村在省军区帮扶下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进行道路硬底化改造,规划建设“四小园”。为了整体美观,铺路的同时也会免费把路边房屋门口的石坪铺上水泥。“但有部分村民不理解、不支持,认为铺上了水泥,地就成了公家的。”从此案例可以一窥城郊村推进工作的困难之处。

“面对困难,我们下决心,把满足龙利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龙利村党支部书记黄兆桓表示,在仙塘镇委的领导下,龙利村党支部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纳入党支部负责人履职责任清单,紧盯发展目标,实施“公开亮诺”活动,用实际行动转变部分村民的不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村主干道及村道绿化、路灯升级改造完成,8条道路实现延伸贯通,雨污分流、排水排污管网建设总长约3000米……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村民都看在眼里。

2023年,龙利村把改善人居环境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先后修建了文体广场、停车场、百姓舞台、农家书屋等。

硬件设施到位,文化活动接踵而至。临近新年,第二届“振兴杯”篮球赛在百姓舞台开打,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农民风采和乡村风貌,提升干部群众精气神,展现龙利魅力。除夕当晚,以“凝聚党群心 共谱新篇章”为主题的“村晚”成功举办,一场场由村民自导自演的精彩节目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引得观众连连叫好。

“村幼儿园在晚会表演的战鼓节目非常振奋人心,也给了我很大启发。”畅想未来,黄兆桓心里有诸多计划:打造“龙利之鼓”特色文化,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依托县城区位优势,打造水上乐园、承接龙舟比赛等,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不断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依靠城郊区位发展产业 创造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龙利之变

今年1月,由中央军委、省军区、镇村投资约80万元建设的军民共建共富工坊正式揭牌,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2万元收入。同时,工坊设置“妈妈岗”为村中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就在家门口,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可以兼顾小孩。”正在处理玩具零件的黄女士认为,这份工作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工资,为家里减轻了负担,性价比不错。

除借助帮扶力量外,龙利村还结合村情实际,寻找发展机遇。龙利村距离东源县城不到2公里,距离河源市区不超10公里,交通便利的同时还坐拥东江两岸山光水色。这些都为龙利村发展露营经济、城郊夜经济提供便利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把附近好山好水的资源利用起来,是龙利村亟须解决的问题。”黄兆桓表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给予龙利村发展文旅产业的可能。

梳理发现,沿江地区有10万平方千米荒地尚未开发,该区域紧邻东源县“五馆一宫”,有一定的人流量。龙利村通过“龙利为民”强村公司完成了土地流转,先后引入“隐”营地、贝拉小镇等文旅新业态项目,将本地盛鱼湾农庄、轩轩农庄等农家乐串珠成链,推动城郊旅游休闲从单一的农家乐形式向观光、休闲、露营复合型转变,创造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2023年4月,村委会根据村民意愿,经“四议两公开”通过,与广东立春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签约投资建设“贝拉小镇项目”。该项目规划面积近3万平方米,位于东源县体育馆旁,系集烟火集市、烧烤营地、高端露营和儿童拓展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每年向村集体分红3%营业额,同时带来租金收入约20万元,解决约80人就业。

同年10月,“隐”营地完成升级改造,有奶茶、咖啡、韩式烤肉、围炉煮茶、歌舞杂技表演等休闲娱乐项目,解决当地就业35人次,是人们体会东江风光的主要目的地。

打造城市新地标,网红变长红

龙利之机

龙年春节期间,龙利村打出“龙年在龙利,大吉又大利”“来龙利不lonely”的宣传语,吸引众多游客来此过年。烟火气、人气不断涌来,不少村民拿上家中农菜沿街摆摊售卖,园区经营效益增加显著,盘活低效闲置资源初见成效。

“真的是天公作美!”黄兆桓回忆,1月26日项目试业那天很冷,不免担心游客少、没人来;而假期晴朗的好天气以及火爆的人气驱散了他的疑虑,“游客非常多!有村民跟我说,大年初一就出来摆摊炒米粉,锅都要炒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上在南园古村感受古村落文化,中午在这边的农家乐品尝鱼鲜、客家菜,下午带上毯子帐篷到小镇草地看蓝天白云,小孩子也可以体验游乐项目。晚上可以沿江去看亚洲第一高喷泉。”贝拉小镇主理人古柠华向笔者推荐周末“一日游”路线。在他看来,选址对了,项目就成功了一半。龙利村周边文旅资源丰富,具备“串珠成链”、联动发展的条件。

成功打响“新年第一炮”后,黄兆桓信心更足,步伐更定。“目前园区规划、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都完成了。5月前,游乐设施会陆续进场,期待更红火的龙利。”

“龙年经济是我们的机遇,但我们不能只局限在此。”黄兆桓表示,龙利村不断优化乡村创客、乡村研学、乡村文创、文化体验、夜市美食、户外婚庆、休闲度假和摄影街拍等消费空间布局,将打造“沿江潮玩城市新地标”定为今年的发展目标,以此推动“来龙利过龙年”转变为“来龙利过每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