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东晋十六国中的成汉政权的兴衰过程,首先,就要讲到李氏家族的迁徙史。

本文也提到西晋元康年间,关中动乱大饥荒,李特的奋斗史。

最后,描述了李雄占据蜀地自称为成,李寿不久之后将其改称为汉的兴衰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赏析:

原文赏析:

李雄据蜀称成,李寿寻改称汉。
史略:汉末,贽人李氏自巴西、宕渠徙汉中, 依张鲁,及魏武克汉中,复迁略阳,谓之巴氐。 元康中,关中乱,岁饥,李特等帅流民就谷汉川,寻入剑阁, 会益州刺史赵廞据州叛,特等依之。 既而廞杀特弟庠,特等怨庍,引兵屯绵竹,还攻成都,廞走死。

【译文】:李雄占据蜀地自称为成,李寿不久之后将其改称为汉。

《史略》记载:汉朝末年,益州有个叫李氏的家族从巴西、宕渠迁徙到汉中, 依附于张鲁,等到魏武帝攻克汉中,他们又迁徙到略阳,被称为巴氐。

西晋元康年间,关中地区发生动乱,又遇上大饥荒,李特等人率领流民逃到汉中去寻求食粮,不久进入剑阁, 当时,益州刺史赵廞据州叛乱,李特等人归附他。

后来赵廞杀害了李特的弟弟李庠,李特等人怨恨赵廞,率兵屯驻在绵竹,回攻成都,赵廞逃跑被杀。

朝议以梁州刺史罗尚为益州刺史,特等共迎尚入成都。 尚复与特等隙,又敦迫流民还秦、雍。 特等因之作乱,复屯聚绵竹,攻辛冉于广汉,冉败走,遂据其城;攻罗尚于成都,屡败晋兵,略取梓潼、巴西。 寻入少城, 罗尚自太城袭特,斩之。

【译文】:朝廷商议让梁州刺史罗尚担任益州刺史,李特等人共同迎接罗尚进入成都。 但是罗尚又与李特等人发生矛盾,又敦促流民返回秦、雍。

李特等人因此发动叛乱,再次屯聚在绵竹,攻打辛冉于广汉,辛冉败走,李特等人遂占据了广汉;又攻打罗尚于成都,屡次打败晋军,略取了梓潼、巴西。后来进入少城,罗尚从太城袭击李特,杀死了他。

特弟流等复还据绵竹,寻徙据郫城。 流旋卒,众推特子雄为益州牧,治郫城。 进攻罗尚,尚遁走。 雄入成都,即成都王位,寻称帝,国号大成。 建兴二年汉中乱,郡人张成等以地归成。 于是北取汉中,东略涪陵、巴郡,西收汉嘉、越峩, 久之,复取巴东及建平二郡,宁州亦尽入于成。 雄卒,子期篡立。 咸康四年李寿废期自立寿,改国号曰汉。 寿卒,子势立,永和二年桓温讨灭之。

【译文】:李特的弟弟李流等人又回到绵竹,不久占据郫城。 不久李流去世,众人推举李特的儿子李雄担任益州牧,治所设在郫城。

李雄进攻罗尚,罗尚逃走。 李雄进入成都,坐上成都王的位子,不久自称为帝,国号叫大成。建兴二年(314年)汉中混乱,当地人张成等人以地归附了李雄。

于是李雄向北攻取汉中,向东略取涪陵、巴郡,向西收取汉嘉、越峩两地。过了很久,又攻取巴东、建平两个郡,宁州也全部归属于李雄。

李雄去世后,儿子李期篡位自立。 咸康四年(338年)李寿废掉李期自立为寿王,改变国号为汉。 李寿去世后,儿子李势继位。 永和二年(346年)桓温讨伐消灭了成汉政权。

李成盛时,东守三峡,南兼僰、爨, 西尽岷、邛,北据南郑。 李雄置益州于成都,梁州于涪,宁州于建宁,又分梁州置荆州于巴郡,分宁州置交州于兴古。 及雄卒而成业遂衰。 李寿时寖以削弱,子势继之,亡不旋踵矣。

【译文】:李雄成汉强盛时,东边守住三峡,南边兼并僰、爨等地,西边达到岷山、邛崃山,北边占据南郑。

李雄把益州设在成都,梁州设在涪陵,宁州设在建宁,又把梁州分为荆州设在巴郡,把宁州分为交州设在兴古。

等到李寿时逐渐削弱了强盛的气势。 李势继位之后不久便灭亡了。

端倪解析:

端倪解析:

李氏家族从巴西、宕渠迁徙到汉中,再到略阳,最后到绵竹和成都,他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显示了他们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智慧。

成汉在巴蜀减免税收,大兴教育,使得巴蜀得以安宁,史称“简刑约法,宽和政役。事少役稀,百姓富贵,闾门不闭,无相侵盗。”于是成汉也开始兴盛起来,就连南中地区也投靠成汉,至此成汉统一了西南地区。

从李雄自称为成,到李寿改称为汉,再到李势继位,这个过程中国号的更迭反映了权力的更替和统治者的意志。

李雄在位时,成汉强盛,但到李寿和李势时期,李势大肆杀伐,导致政权衰弱,最后被桓温所灭。汉立国共44年,两年后残余力量也被东晋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