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216)

国军中将——韩涵

韩涵(1902-1978),又名之万,别字石安,黄埔军校毕业后一直使用韩涵这个名字,江苏阜宁人。1924年,做为陪同学习的陪读生,与苏北的地方实力派人物,青帮大佬张镇的大公子张渤一起同赴广州,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后任职教导团参加了两次东征,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补充第一师团指导员,后部队改番号为第二十一师,任第二十一师六十一团团指导员,随师长严重出师北伐。

1927年任第四十四军第一师政训处主任,1928年1月任总司令部侍从参谋,2月任第九军第十四师政训部主任,参加二次北伐,北伐军打到济南时,因病住进济南医院,济南发生“五三惨案”时,遭日军扣押毒打受伤,后由国民政府交涉才获释放。同年被国民政府公派赴法国帝雄大学法学院和巴黎政治大学学习。

1930年,曾做为蒋介石的代表,探望在巴黎的何香凝,何香凝当时流浪国外,生活比较艰辛,韩涵告诉何香凝如果需要帮助,他可以打电报给蒋校长,被何香凝拒绝了,并写了两句诗:画幅岁寒图易米,不用人间造孽钱。并要韩涵将她写的《出国途中感怀》转交蒋介石,诗中痛斥蒋介石政府。

1933年回国后,先后担任闽粵赣湘鄂五省"剿匪"司令部副参谋长,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办公厅副参谋长,西安行营第二厅第三组组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陕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兼商县县长,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室中将高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前进指挥所中将主任,12月任福建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0年6月任福建省政府委员,实为顾祝同派驻福建的代表,8月兼任福建省粮食管理处处长,并兼任《南方日报》社长。1941年2月兼任福建省银行董事。

1945年10月任辽宁省政府委员,代理省主席(省主席徐箴因病未到差之前),1947年2月兼任辽宁省民政厅长。

1948年9月调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同年11月兼任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并兼任区保安司令。

1949年5月到台湾,1978年2月在台北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