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油顾名思义是在发动机内使用的油品。一个发动机由大量的重要移动零件组成的,诸如活塞、机轴、电子管和凸轮轴等。机油可以保护这些零件在润滑状态下不但能够正常工作,而且减少能量损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润滑油的组成

机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机油的主要成分,基础油对于润滑油在表面特性、防锈防腐、氧化安定性、挥发性以及溶解能力等多方面有着巨大影响,从而也很大程度决定了润滑油的物理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础油具备了机油的基本特性和某些使用性能,但不能完全符合发动机使用要求。为了提高基础油的性能,会额外添加不同功能的添加剂,赋予机油一些新的优良性质。比如清净剂和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极压抗磨剂、摩擦改进剂、金属减活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沫剂等。

基础油的分类

基础油分为五种,ⅠⅡⅢⅣⅤ类基础油,那这五种基础油又有什么不同呢?

Ⅰ类基础油

传统溶剂精炼矿物油,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性能的好坏直接和原料好坏有很大的关系,性能很一般,是市面上最便宜的基础油。

Ⅱ类基础油

加氢裂解矿物油,II类基础油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II类基础油的杂质少,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Ⅲ类基础油

深度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III类基础油是需要用含氢量较高的原料脱蜡,用全加氢工艺制得,属于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非常规基础油(UCBO),在性能上远远超过Ⅰ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

Ⅳ类基础油

聚α烯烃合成油,也叫PAO类基础油。IV类基础油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裂解法和乙烯聚合法,通过繁复的化学反应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油。分子排列整齐,油质较好,具有超高的粘度指数,出色的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低挥发性。

Ⅴ类基础油

Ⅴ类基础油,除了Ⅰ-Ⅳ类基础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包括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植物油,统称为Ⅴ类基础油。

矿物油、半合成、全合成?

矿物油多用II、Ⅲ类基础油,杂质较多,润滑性差,性能衰减快,但价格便宜。合成机油位于矿物油和全合成机油之间,添加了大量添加剂以提高发动机油的各项性能,性价比较高。全合成机油一般使用Ⅳ、Ⅴ类的基础油,性能更优越,耐久性最好,但是价格也最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况差就选全合成机油

全合成机油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分,适用温度更广,性能更高、使用期限更长。能够很好的应对高温环境,推荐经常堵车,喜欢激烈驾驶的车主使用,能更好的保护发动机。

追求性价比可以选择合成机油

合成机油使用的合成基础油,是在矿物油的基础上经过加氢裂变技术提纯后的产物,性能相对矿物油大大提升,价格相较全合成机油也低得多,性价比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