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月,我国今年已有11个省市级数据局揭牌成立,包括江苏省数据局、四川省数据局、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上海市数据局、云南省数据局、青海省数据局、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湖南省数据局、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天津市数据局、福建省数据管理局。

结合1月4日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印发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及11日财政部《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可预见在2024这一数据元年,“数据要素×”的新阶段已华丽启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地区大数据管理局成立早于国家数据局,机构名称、上级主管部门、行政级别都五花八门,有单独设立亦有隶属于政务服务局、经信局、发改委、网信办等等,模式不一。这些地方上的大数据管理机构尽管归口和级别迥异,但都承担着加强大数据领域行政管理职能和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职责。

新一轮省级大数据局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模式,将对后续开展的市县机构改革起示范作用,促进省域内各级大数据局优化机构、调整职能,健全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机制。

从宏观层面看,设立大数据局是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政府履职能力的重要举措。

在中观层面,大数据局整合原分散于地方发改、经信等多个部门的相关职能,为构建统一高效的地方政府数据治理体系探索了有益经验。

具体而言,大数据局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当前政府大数据治理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等问题,有效提升了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省级大数据局在国家数字治理的宏观架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对完善地方政府数据治理体系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