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上海——肾性贫血规范诊疗高峰论坛•华东站在上海举行,该会议汇聚了来自华东等地区的多位肾内科专家,就肾性贫血的管理现状、药物研究进展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新机制治疗肾性贫血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和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据介绍,目前我国肾性肾脏病(CKD)患者人群庞大,肾性贫血是CK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肾功能的不断下降,肾性贫血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到了透析阶段,超90%的患者存在贫血。然而,其中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贫血,真正接受治疗的则更少。即使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血红蛋白(Hb)达标率也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高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控制率(Hb>110g/L)已多次被写进卫健委的质控改进目标,2023年6月《中国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基层医生培训手册》中也进行了更新,这些都将有助实现肾性贫血的规范化诊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肾性贫血患病率高但治疗率低

会议现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章晓燕教授总结了目前国内肾性贫血治疗现状与挑战,并指出肾性贫血领域面临以下治疗困境:一是rHuEPO反应性个体差异大,低反应性患者更易发生肾脏事件;二是高剂量 rHuEPO 影响患者预后,显著增加患者死亡率;最后,血红蛋白变异性高,增加患者发生不良事件。而长效、高选择性的肾性贫血治疗药物,有助实现血红蛋白的持久稳定达标。

全新机制EPO模拟肽将使患者更多获益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范秋灵教授分享了肾性贫血药物的研发进展。据介绍,长效rHuEPO和EPO融合蛋白均有新药物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有望进一步获批,作为长效药物为肾性贫血患者带来获益。多款口服HIF-PHI已在全球范围内上市,但HIF-PHI的安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众多针对肾性贫血的新治疗方式处于动物研究或早期临床阶段,例如IIA型激活素受体融合蛋白、胚胎外胚层发育(EED)蛋白抑制剂、FGF23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等,未来需进一步研究肾性贫血机制,为肾性贫血患者带来更多样的药物选择。而具有全新机制的EPO模拟肽——培莫沙肽,未来将为肾性贫血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复旦大学药学院程能能教授对EPO模拟肽的作用机制和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认为培莫沙肽的独特结构优势能够增强其对EPO受体的高亲和力和高选择性,一方面,其对称二聚体结构能够高效专一地激动EPO促红受体(同型二聚体),从而持续激活升红通路;另一方面,其对EPO非促红受体(异二聚体)的低亲和力有助于降低脱靶效应带来的安全性风险。此外,培莫沙肽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游离赖氨酸,因此不会像rHuEPO那样发生氨甲酰化而失去促红作用;培莫沙肽的肽链与EPO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因此不会诱导产生EPO抗体,有助改善EPO抵抗,并从源头上降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风险。

兼具疗效和安全 全面解读III期临床研究

《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针对rHuEPO经治的透析贫血患者的培莫沙肽研究结果。结果证实每月1次皮下注射培莫沙肽与常规每周1~3次短效rHuEPO给药同样有效且安全。虽然是非劣效研究,但在主要疗效终点(从基线至疗效评估期血红蛋白水平的平均变化)上显示出优效性趋势(组间差异:0.288g/dL,95%CI:0.107~0.468,p =0.0018)。在次要疗效终点上,培莫沙肽组和短效rHuEPO组分别有63.95%和59.65%的患者疗效评估期ΔHb维持在±1.0g/dL内(p=0.4456)。

针对非透析初治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对照、非劣效III期研究,共纳入来自38家研究中心的173例患者,结果显示,培莫沙肽组在主要终点上非劣于短效rHuEPO组[FAS分析:ΔHb组间差异(培莫沙肽组-利血宝组)校正均值为0.378g/dL(95%CI:0.070~0.686,p=0.0163)]。此外,在贫血纠正后Hb始终维持在达标范围的患者比例方面,培莫沙肽组显著高于对照组(FAS分析:18.69%vs5.88%,p=0.0228)。提示培莫沙肽更有助于维持Hb水平的持续达标。

最后,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丁小强教授总结到,研发长效制剂,持续性、高选择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激动剂,减少注射次数是未来肾性贫血的发展方向。新药物的不断研发和上市将有助于改善肾性贫血的管理,期待在真实临床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用药经验,以指导肾性贫血的规范化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