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丨窗台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交往,是每个活在社会中的人,不得不在意的事。

不管你内心多么不想去经营,或者只想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这些都只是暂时的而已,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躲在舒适圈里,在必要的时候,肯定还是要进行基本的人际交往,也需要经营各种人情世故。

你可以保持一个人的独处,但与人来往的能力,肯定也很重要。

客观看待这个事实就好,不要因为想到与人交往这件事,内心就一味生出排斥感,你越是抱着这种心境,越是难以真正在世俗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期待。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不是常聚会,也不是肯借钱,而是3个字:分寸感。

何为分寸感?简单来说就是,当你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没必要刻意去追求某个结果,或者一味勉强自己为了所谓的好人缘,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我认识一个女生,她在人际交往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拒绝,总是害怕影响别人对她的评价,于是不管说话还是做事,她都显得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周末叫她出去聚餐,她内心其实不想去,周末就希望待在家里看看电视,一个人宅着就最好,但是碍于朋友的邀请,她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就去了。

别人找她帮忙的时候,她也是这种心态,甚至去年的时候,她一个不怎么熟悉的大学同学找她借钱,她还是不敢把拒绝的话说出口,借了2000块钱给对方,结果到现在都没要回来。

很显然,任何违背自己的心意,去讨好他人的行为,不管表面上来看获得什么好处,归根结底的话,对于自己而言都是一种内耗。

过分地讨好他人,本身就是一种没有分寸感的表现。

再者就是,要学会接受人与人之间,原本就具有距离感这个事实,并且这个事实不会随着你们之间交流的增多,而有任何的变化。

有的人可能以为,彼此熟悉以后,就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方一定会包容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不然,任何关系和睦相处的前提,都是源于分寸感3个字。

事实上,越是不错的关系,你在说话做事的时候,越是要注意自己的态度,正因为足够熟悉,所以有时自己一时得意忘形,口无遮拦,说错了话可能都没意识到。

学会保持距离,自己主动建立分寸感,其实在任何关系里,不光是有利于对方,也有利于自己。

我有一个玩得很不错的好朋友,我们初中的时候就认识,这么多年一起走过来,现在认识差不多15年,外人看来关系很不错,周末经常一起约着出去吃饭或者逛街,她有心事的时候,总是会倾诉给我听,我也会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她,我们经常在彼此感到迷茫或者无助的时候彻夜长谈,互相分享秘密。

包括借钱这样的事,我装修房子还差点钱的时候,她没有任何犹豫,当场转给我3万块,并且也没要我打借条。

我说打借条给她,她直接说:没必要,我们认识这么多年的时间,我肯定信得过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很感激于她的信任,第一时间就还了她的钱,然后再请她吃了饭,认认真真再三表达自己的感谢。

同时,她有需要的时候,我肯定也乐意帮忙。

我们都买房以后,经常会在周末的时候,去对方的家里玩,经常她来我家或者我去她家的时候,我们都会很自觉地买东西上门,当然不是每次都买,但每隔两次绝对会带着东西。东西也不是说多贵重,就是一箱牛奶或者水果之类等等,反正就是一点心意吧。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太麻烦,并且太刻意,完全不像好朋友。

我反而认为,再好的朋友之间,越是要注重礼尚往来,也越是要注重分寸感。我和她之间,之所以这么多年以来,能够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就是因为我们彼此都是很注重分寸感的人,不会因为是好朋友,就一味去占对方的便宜,而是会下意识为对方着想,始终对于这段关系,存在着刻意经营的心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谁是傻子,也没有人能够在一段一直主动付出的关系里,始终做到不求回报。

人都是有利己心态的,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所以你也要允许你的朋友,或者亲人他们都会有这种心态。

其实,当你习惯以后,经营这种关系并不麻烦,就是一种下意识的条件反射而已。而平时的相处中,我们说话很直接,都没有藏着掖着自己的性格,她有时周末找我玩,我不想去就直接说不去,同理她也是一样,我们都不会因为对方的拒绝而有任何不好的心态,因为都大致了解对方的品行,认可的是这个人本身,而不会一味去小事里面的顺从去寻求友情里面的认同感。

当你习惯了分寸感,会发现这是所有关系里面,都必备的一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