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路人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到了清明节,不管在外面打工的农村人,还是在外经商的村民,都会回到农村老家,参与祭祖活动,缅怀祖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我们湖南一些地区,清明节主要是以扫墓祭祖为主,在民间称之为“挂青”,在有些地方清明扫墓祭祖称为“拜山”或“拜清”。

在我们农村民间关于清明上坟有这样一句俗语:“前三后四,左五右六”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道理吗?

“前三后四”: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清明节的前三天,和清明节的后四天,都可以进行扫墓祭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代,村民的出行完全靠走路,或者骑马,扫墓祭祖如果路途遥远,那么就无法赶上扫墓祭祖的最佳时间。

所以,在那年代,清明节就会放假七天,以便于村民扫墓和祭祖,于是在农村民间就有了“前三后四”的说法。

左五右六”:在农村民间有几种说法,一种就是,早晨五点到六点钟的时候,去上坟,这时候,便于己逝者领取冥币,另外一种说法就是,一天当中有12个时辰,除去中午那一个时辰,只因这个时间中午阳光太强,其余时间都是可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些地方认为清明节那天是不培土的,一般选择在春分过后的第五天到六天进行培土。

当然,对于农村民间的这些说法,是存在迷信思想行为的。

其实,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在祭祖扫墓的方式和时间上略有不同。

可总得来说,到了我们现代社会,对于以前民间一些老的俗语,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现在我们在扫墓祭祖时,在清明节那天,扫墓、培土、祭祖等都是一次性完成了,没有那么多的岂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节当天,以湖南一些地方为例,一家人带上锄头、弯刀、香烛、鞭炮还有一些贡品等,来到扫墓祭祖的地方。

先把坟墓上和四周的一些杂草、杂物进行清理,同时也对坟墓进行修整,然后培上新土,挂上“青纸”即烧纸钱,摆上供奉的祭品,果鲜,点上香烛,叩头行礼进行祭拜。

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关怀,也同时表达了对离世亲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我们在进行祭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破坏环境卫生,放鞭炮的时候,要注意把鞭炮渣进行清扫,不要因一时大意,引起山林火灾,那可就惹祸上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明祭扫,安全清明,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