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纬嗣希尧与松垣嗣维尧之辨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的根?”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很想知道自己的由来及宗源祖脉。这是人类社会人性的根本体现和血脉源泉,谁都脱离不了这一根本。所以,做为人子,都在不断寻觅着本人本支的祖脉根源,给自己和子孙后代一个清晰明了的真嫡血缘之延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祖筠公次子天纬,字云祥,行重二,唐咸丰六年乙酉(865)生。唐哀帝天祐丙寅(906)年袭封荆南节使,屯兵范阳。生子四:长子炳、字仕龙,次子辉、字望龙,三子焕、字旺龙,四子耀、字益龙。次子望龙,北宋名贤。唐昭宗乾宁丙辰(896)年生,贡元出身。北宋乾德甲子(964)年以钱粮助曹彬、护宋太祖赵匡胤有功,封银青光禄大夫殿前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生子川琦、川珆、川云、川珩。长子川琦,后唐同光甲申(924)生,幼子轼,字隐卿,官春坊侍读,北宋开宝壬申(972)生,与叔(耀)益龙长子义甫同寓金陵(今南京)。生子师旦,北宋真宗庚申(1020)生。生守恪、守恰。长子守恪、字惠恪,宋仁宗己丑(1049)生,生子复邦、复兴。复邦字德元,宋神宗熙宁丁巳(1077)生,官澧州判官,生子锡圭、锡璋。长子锡圭,字昭明、讳达邻,宋政和辛卯(1111)生,生子希哲、希尧、希贡。次子希尧,宋绍兴三年癸丑(1133)生。生子彰甫、仁甫、智甫、端甫、达甫、本甫,后裔遍布华夏及海外。因历史原因,希尧公祖源均混融于松垣公裔之维尧矣。如此上祖清晰之脉络、下衍六甫嫡血又可延,其支流派系清澈透明,为什么历八百八十余年终为后人所难辨呢?其实早于明洪武内阁大学士眷姻解缙,在为江西丰城箭江谱所撰写的《吉安庐陵东门邹氏一修族谱序》已有明确载述,称“文江先生有高第子,讳俞……神童,绍兴癸酉进士第,仕节度推官,因家所居东门。其先盖汴人也,至唐初叶,有讳思道者,为江阴刺使,始家杭州。六世至㵯,仕为临川刺史,因家宜黄,㵯生瓒,镇南节度使。瓒生筠,后唐封潞国公,迁乐安沔川。筠生天纬,为荆南节度使。天纬生辉,一名望龙,宋初殿中侍御史,侍御生琦,琦生轼,国学内舍生,轼生师旦,师旦生守恪,守恪生复邦,为澧州判官。复邦生锡圭,锡圭生希哲,为太子正字,俞之父也。俞生恒,恒生清叔,为先高祖……。㵯叔,仕至兵部侍郎,史有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万历丁丑(1577)的《吉水邹氏族谱》中思道公为一世的《思道历代源流世系》中,其中祖源瓜藤脉支图就已非常清楚了,希尧脉袭思道,血系天纬:思道—济民—甸—巳—烈政—敷—㵯—瓒—筠—天纬—辉(望龙)—琦—轼—师旦—守恪—锡圭—希尧—彰甫、仁甫、智甫、达甫、本甫。仁甫—仕瑛—允玖—仲华—道川—原逊(生子四孟),次子孟敬,元末明初携子文兴、文富客寓广东龙川县,立籍龙川县宁仁都大和甲松林背红庵里。三朝遗直、一代名儒元标,乃希尧长子彰甫之嗣,明万历戊申(1608)九月在广东龙川《邹氏族谱》序中述:“夫吉水于两粤如门庭,然以故籍粤者众。吾宗龙川其一也……。余再述一言派端,曰吉与粤地有间矣!而且以为此心有间乎哉?夫见父而孝,见子而慈,此真心也……。余不类扬此真心,为天下万世人士计。岂不告我宗党其勉绎哉,……予所拭目者矣!”

鉴于以上明洪武眷姻大学士解缙及明万历东林党领袖邹元标之谱序源绪,希尧及思道公裔天纬嗣锡圭之后。特别是元标公在谱序中明白地告诉后人,希尧与吉水同根、同源,但龙川衔接存有“派端”(祖源),“吉与粤地有间”(衔接源派存有异嫌),尽管龙川邹族宗亲孝慈有嘉,可“余类不扬”。“去祖未远问其所,自懵然”,意为不经考溯与追祖寻源,任其乱衔,存有“忘祖昧木”之嫌,不但有愧于邹氏,并且“殊非孝子慈孙”。他中肯提出“岂可不告我宗党其勉绎哉”,这难道不可以告诉我希尧公后嗣来共同努力去寻求研考寻源吗?时此元标公正值晚年,但他始终期盼着龙川邹氏与吉水邹氏共同考正,使龙川邹氏后裔能早日归宗认祖,他“予所拭目者矣”。元标公在湖北仙桃保存于仁文馆的《邹氏东鲁堂族谱》序中载曰:“吾道之旨,深求其宗以天替先德,且剖其藩篱,培其本来真脉,弗相离跋而以身为天下万岁之宗!”心中无不表现出无比牵系希尧公龙川孟敬公错袭祖源之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尧公祖源之乱,最早错乱出现于明洪武三十年戊寅(1398)江右、闽、粤、驾山合修的《邹氏族谱》。是主修邹文德未经考正便在作《序》中将“松垣公……生子三:珏、珊、珂。三房发派之源,散居天下,南昌、奉新、抚州是吾根地也。天经、天纬、三官发派皆抚州,建昌始也(皆唐刺刺史㵯公曾孙),湘、鄂、闽、粤一体根源。松垣公传至五世孙希尧公出任南京大总兵,坐守督都,即在庐陵义井立居。”文德先贤未经考证、错误地将本生活于抚州、建昌地区的㵯公后裔均收编入松垣公位下!可殊不知松垣公生于唐贞元十年甲戌,即公元794年,居驾山,希尧公生于南宁绍兴三年癸丑(1133),如希尧公为松垣公五世孙,历339年,平均每代繁衍年龄均为67.8岁,就是之家官宦还是庶民之家,这是不符合古代繁衍规律的,现在也是不可能的。而我祖㵯公,唐贞元九年癸酉即公元793年生(大松垣一岁),居宜黄,至希尧十二世,平均每代繁衍年龄为28.3岁,于古而今均符合繁衍规律。因此,我们需崇史量今予之参研。我们正处盛世之年,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科技日新月异,在此研考宗根祖脉、正本清源之际,与古时之条件是不能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后人不必过分的责怪先人。但是,先贤们不稽究,不厥疑的态度及妄下结论,给希尧公后人造成以疑障,有后人一时难以接受,我们是可以理解的。虽此谱均出于赣西南、湘东南、闽西北、粤东北历次合修之《邹氏族谱》,给后人以误导。其原因就是这些先贤们在编纂过程中始终未能跳出这个小区域的范围,而造成他们均不能像邹元标一样注重宗源祖脉而寻访研考。这就是文德等先贤们在修谱时失真的根本原因。值得我们后人去吸取教训,并在历届的修谱过程中我们必须慎真对待在剖篱源系中有一种严谨的态度,才能不会乱宗乱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同治四年乙丑(1865),吉水《邹氏重修族谱》载有钦授即候选州判家姻宋俊撰写的《邹氏重修族谱跋》中述:“溯邹氏之先有天纬者,任幽州荆南节度使,葬磨刀山,夫人张氏葬雷源坑。数传而后至于吉州事尧文(希尧)公始居府城义井。”民国三十六年丁亥(1947),江西信丰、龙南、赣县《邹氏九修谱谱·范阳堂》,载有《邹氏万代源流分迁序》,曰“天纬数传至元魁迁吉水古楼岗,分官田;元魁之弟元解迁郡府丛桂乡,又移镇平县金沙乡湖丘墩……,仁甫公仕至吉水正令随印立基。原逊公明经进士,由宜春回吉水,生子义,字孟敬,迁惠州府龙川县石痕立居,族众人繁。仕玟公进士第,玄孙原达拔贡生,官瑞州府教授,徙新昌江头立居。”吉水文水《邹氏族谱》中一篇《邹氏支派说》;更清楚明了地道出:“悉祖知吉州事尧文公,尧文公举子六:首彰甫、次则仁甫、三 智甫、四 端甫、五 达甫、幼 本甫也……。彰甫卜居文北大塘。仁甫生仕瑛,瑛生永文,永文徙居仁寿二都官田……。徙富口曲岭莲溪则贡元智甫后也……。端甫者卜居堑冈……。文塘派本尧文公第六子本甫也……,然上而溯之尧文公为师旦四世孙……。又万历年间族谱所载:河头、黄陂、潭埠以及湖北之应山、景陵、京山、竹牌、沔阳,广东龙川等处吾宗皆有派衍,今虽未及联络,姑附录之,以俟归宗者有所考。”

民国七年戊午(1918),广东揭西《邹氏联宗族谱》邹家骥先生之按语云:“江西宗派,多祖希尧,源于吉水------。希尧之名讳、官职、居籍、葬地及生卒时代,纪而不详,至有谓希尧公在应龙公后者,又有谓希尧公第十子名达甫即应龙公者,时代不明,谬论难辨。”家骥先贤对希尧公提出的两点质疑:一疑“惟前考江西兴国、澄龙刻谱,希尧兄弟四人,长希尧、次希舜、三希哲、四希贤,希字排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此谱希尧字维尧,兄弟皆‘维’字排行,独希尧冠一‘希’字,显示特别,不识两谱何以至异?孰为证据,可疑者一也”。二疑“又查希尧长子仁甫生仕瑛,仕英生原逊,原逊生孟修、孟敬,孟敬生十一子:文兴……文所。十一房名字多谱相符,而此谱又载仁甫名文质,彰甫名文仁,端甫名文礼,智甫名文庄,本甫名文濂,达甫名文义,连及尧公诸弟之子,皆以‘文’字相排,与孟敬排‘文’字者一律。前后相差仅五代,而辈字相犯,虽偶有之,而何以文质一名,上下合同,即素昧尊祖敬宗者,岂应出此,其为上代或下代之错,不可得而辨矣,可疑者二也。现在疑者,无以释疑,不得不存其可疑者,徐俟会修有日厘订详明,是则尧公后人之责也”。家骥先贤在此按语中最后明确指出,揭西谱兄弟皆‘维’字,维独希尧冠一‘希’字,此两谱各异,难以释疑。孟敬十一子均冠以‘文’字,而又将五世祖仁甫兄弟冠以‘文’字!实为可疑。“现在存疑者无以释疑,不得不存其疑者,待以后会修之日,厘正详明,是则希尧公后人之责也。

再广东揭西《联宗族谱》载:维尧生于后晋开运丙午(946)年,宋太平兴国间(980左右)敕授奉直大夫,知吉安府,天纬后裔自宜黄、乐安便逐渐迁往吉州,尊天纬为西位庐陵吉水之祖。希尧自吉安升迁南京大总兵,因家金陵(今南京),由此可鉴:维尧生于五代至北宋初期,先知吉安府,后升迁南京任大总兵而定居南京,与吉州始祖希尧公无牵。希尧生于南宁绍兴1133年,与维尧朝代不符,年代不符,迁居籍不符!两尧公出生尚隔差一百八十七年矣。如以家骥先贤所述希尧公至元标公七世,国史载元标生明于嘉靖辛亥(1551)年,维尧至元标七代历六百零五年,平均每代繁衍达86.4岁一代,这平均之繁衍年龄于古于今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又以希尧公至孟敬公八代,希尧1133-孟敬1347=214年,平均每代为26.7岁一代,这才符合人类社会的繁衍规律。所以,综以上史谱资料稽析及众先贤之谱序和按语析解,维尧就是维尧,为松垣公嗣。南京始迁祖希尧就是希尧,为天纬公嗣,为吉州始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中华邹氏族谱》编委会副主任、编辑部副总主编赤松宗长查考:“凡言希尧为松垣之裔者,包括广东揭西《联修族谱》、惠州龙川邹谱,小庙村谱以及江西袁州《邹氏族谱·范阳堂》、宜黄《微仲家谱·范阳堂》,均无确凿依据。邹家骥先贤在广西贺县孟敬公派谱序中也只推出:孟敬公为应龙公五世,石痕一世“孟”字辈裔孙。他们都未提及祖源吉水之邹谱。本人注重源头寻查,研读了江西吉水文水《邹氏族谱》以及《忠介公(即邹元标)原本》。细读了民国五年(1916)江西吉水仁寿七都曲岭《邹氏族谱》(草谱)。吉水之谱均认希尧为吉水一世祖,居吉安府城义井(根本不是南京义井)。”

由此可见中,希尧公至八世孙孟敬公,均错系于松垣公位下矣。此疑谬我邹氏各支系今乘盛世之华,统修通天国谱,欧美及东南亚华裔邹姓,雀呼响应,踊跃参修,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做为天纬公嗣裔,本着对祖宗归宿(属)负责和后代真源沿袭的态度,慎真依史、稽考寻研、细析厘证,考析如下:

一、希尧乃临川刺史邹㵯四世孙天纬(九世)之裔,由金陵(今南京)宦吉州随印立籍,吉州始迁祖。
二、希尧十三世孙元标,明万历丁酉(1597)年诣宜黄中田为二十四世祖㵯公祭扫,竖碑并亲手撰写“唐故祖刺史㵯公之墓”,右款“明万历丁酉仲春月”,落款为“吉水嗣孙元标立”。这足以证明希尧乃天纬公之嗣。
三、希尧七世孙原逊,由宜春归祖籍吉水,次子孟敬遂由吉水商寓迁广东龙川县,希尧公各房系家谱记实可寻。
四、明洪武四年辛亥(1371)孟敬立籍承差,为广东龙川始迁祖。
五、据广东揭西民国七年戊午(1918)《邹氏联宗族谱》载,希尧字维尧,兄弟皆‘维’字排行。希尧字尧文,兄弟四人皆‘希’字排列。
六、广东龙川县田心镇松林村希尧公裔孟敬次子文富房,2006年8月邮寄给我的《邹氏文化史记》载;“龙川邹氏始祖希尧……,原籍在江西吉水文江。四世祖原逊(字时中)率子始迁广东。五世祖孟敬见龙川山水丽秀,遂定居龙川。”这又足以证明广东龙川孟敬公祖籍乃江西西位之宗天纬嗣希尧之籍吉水文江。以上等等剖证,希尧与维尧为各祖其祖矣!

基于以上区域众宗老谱佐证及先贤论述资料,我们完全有证源史记有理由足以认定希尧公之先祖为唐临川刺史㵯公嗣天纬之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