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引言

继历史、文化之后,申遗狂魔韩国又来碰瓷中国的科技。

近期,韩国科技通信部公布了一份题为《科技水平评估结果》的研究报告,并得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那就是“中国科技首次超越韩国”。

韩国科技排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科技排名

妙就妙在“首次”这两个字上。

乍一看,还以为是被夸了,可仔细一想,韩国的科技水平啥时候排在中国之上了呢?就连跟中国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好吧?

然而,就是这样一通报告,韩国官方居然还是顶着民间压力发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韩国普通民众早已在宇宙国的幻梦中忘乎所以。要他们承认不如中国,简直比把他们杀了还难受。

因此,报告一经发布,不仅在外被中国人嘲讽,对内也是抗议声不绝于耳。韩国各界纷纷表示不服,都在说韩国才是科技界的“扛把子”。一时之间,发布者的处境可谓是两边不讨好。

那么,这份报告到底靠不靠谱?韩国的真实水平到底有几斤几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韩国科技部:如果美国是100分,那么韩国就有82分

一、韩国科技部:如果美国是100分,那么韩国就有82分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科技部给出的这份报告,竟然是以美国为业界标杆的。

他们将美国设置为满分100%,其他国家有美国几成的功力,就会被评为百分之几。

例如,在以美国为标杆的前提下,2022年欧盟的科技水平为94.7%,排在第二位,落后美国0.9年;第三名日本、第四名中国、第五名韩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报告每两年评估一次,上一次2020年,韩国排在中国之上。

2022年,同比两年前,中韩都有所进步,只是中国进步得更快些,便以“微弱优势”超越了韩国。

但从韩方给出的评分来看,中韩两国的科技领域差距已经微乎其微,最不能忍的是,居然还排在日本的后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我们只需要单拿出几项数据进行分析,就知道这份报告的水分掺了多少了。

韩国方面自称,这份报告是在重点评估了12项涉及国家战略的重要领域之后,得出来的综合评分。

拿单项来看,韩国在“航天和海洋”领域,给自己打出了55%的全场最低分,落后美国11.8年;并认为中国落后美国5.8年。

换算下来,韩国在航天和海洋领域居然只比中国落后了6年。也就是说,韩国只需要6年的时间,就能逼平2022年的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说出这种话还脸不红心不跳的,恐怕只有韩国了。

要知道,航天这块,中国已经有无数的太空站、探测器甚至是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除了现在的美国,以及已经灭亡的苏联之外,还没有谁敢说超越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如海洋领域,中国有福建号和山东号这两艘自主研发的航空母舰兜底,外加潜深多达7062米的蛟龙号潜水探测器领先。

而在同一领域,韩国却没有对应的产品能与之抗衡。

并且,这还是中国历经数十年如一日不断追赶才得来的结果。别说6年了,就算再给韩国16年,他们也达不到这个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方面也自知技不如人,于是就开始在其他领域找补,以扳平总分。

例如,在报告书中,韩国恬不知耻地在某项领域上给自己打出了100%的高分。那就是动力电池领域。

韩国专家更是断言称,我们韩国虽然体量小,但如果把好钢全用在刀刃上,将资金和人力全部集中在个别几项领先中国的领域中,还是有希望保持竞争优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韩国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

就拿动力电池来说,中日韩虽然都处在全球第一梯队上,但排在第一位的却是中国。

首先,从动力电池的装机量来看,中国占到了全球总量的62.9%,而同一时期韩国,却仅占23.53%。

其次,从市场份额来看,光是宁德时代一家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了日韩所有公司之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占有率,中国的动力电池都遥遥领先于韩国。

更何况,去年8个月,韩国车企还从中国进口了总价多达325.6亿元的电池。

既然韩国的动力电池能打满分,那又为什么还要从中国进口呢?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企业的进口额,戳破了韩国的虚假报告,韩国实际的技术水平要比报告中的更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客观条件决定韩国不可能超越中国

二、客观条件决定韩国不可能超越中国

更何况,科技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而是常年累月不间断投入的结果。

政治上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决策层,以保障政策的连续性,经济上需要有一定的体量以支撑研发经费的投入,文化上需要有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以及教资一流的科技院校,源源不断地输出科研人才。

中国的客观优势摆在那里,相比之下韩国的劣势和局限性尤为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经济条件来看,中国的体量是韩国的10倍。这就决定了韩国的科研资金投入力度很难超越中国。现实也确实如此,中国的投入正在逐年加码,科研经费仅次美国。

虽然韩国政府也重视科技。但就研发投入而言,韩国相较于中国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影响了两国在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产出上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韩国虽然勉强也算科技强国,但他们的科技优势是靠出卖主权获得的

比如说,韩国为什么造船业发达,就是因为美国把自身淘汰的产业转移到了韩国;

再如韩国为什么半导体发达,那是因为上世纪美日半导体之战,美国为打压日本东芝公司,所以将一些技术转移给了韩国三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效忠美国,韩国在西方主导的产业链中,捡来了一个附加值较高的位置,就以为自己特别厉害。可实际上摆脱不了寄人篱下,被人轻易拿捏的命运。

就比如说,97年韩国经济危机之后,美国华尔街资本迅速抄底了韩国优质资产,掌握了三星半数的股份,美国成为韩国尖端领域的实际控制者。

再比如说,荷兰asml公司去年发布新型光刻机,但预售的名额都被美国企业分掉了。而光刻机又是芯片的生产工具,韩国三星得不到最前沿的光刻机,芯片领域就永远无法领先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韩国科技部会把美国当成“天花板”的原因。

因为报告书的制定者们自己也清楚,韩国有国情在,摆脱不了附庸的命运。

韩国今天的地位,几乎都是靠吃美国残羹剩饭得来的,而美国又怎么可能会让一个附庸于自己的国家反超自己呢?不用说,韩国一旦露出超越的苗头,就会被立即打压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中国,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就不会有处处受制于人的困扰。甚至可以直接对标美国,在尖端领域与美国开展竞争。

就比如说,面对同样一个科技领域,中国科研人员们想着的,是如何超越美国。

而韩国人却整天盘算着如何错开美国,怎样才能避免触碰到美国的逆鳞?一个国家的大局观尚且如此,又怎么可能会有太大的成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当韩国还秉承着落伍的思维,用美国作为标杆,去比较中韩科技差距时。中国已经涌现出了许多令美国望尘莫及的科技成就。

例如过去一直由美国主导的传统科技强项——合成生物领域

这一领域应用范围特别广泛,被视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但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的优势正在逐年丢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在合成生物领域发表的前沿论文,已经占到了学术界的1/3,排在世界第一。

中国不仅学术第一,就连在实践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包括5G技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等。

对此,即便强如美国,也只能无能狂怒,疯狂打压,等同于变相承认了中国的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从科技产业结构来看,中韩两国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拥有众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而韩国则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创新成果相对较少。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使得两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态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简而言之,韩国方面虽然声称中韩科技水平相差无几。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各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均已超越了韩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韩国在科技领域没有竞争力或发展潜力。相反,在美国的扶持下,韩国的优势和实力仍然不容小觑。

对此,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科技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只有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才能永葆胜利果实

因此,中国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全球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1. 王道仁.中日韩科技情报机构对比分析[J]2015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