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我们大多数的口吃朋友是自言自语很少口吃,但是面对人说话就很容易口吃,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好,我今天就在文章中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我会分别从三个角度来聊:

一,为什么自言自语不口吃而跟人交流就口吃?

二,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正常地自然地平静地说话?

三,通过这个话题及分析,我们的思考都有哪些?

一,为什么自言自语不口吃而跟人交流就口吃?

这是跟我们的内心状态有关。

我们不妨想一下:当我们跟人交流出现口吃时和口吃后的心里的状态是怎样的?

我们不妨想一下:当我们跟人交流出现口吃后,下次再说话时,内心会是怎样?

我们不妨想一下:当我们前几次跟人说话口吃后,再次跟人说话又出现了口吃,我们的内心会是怎样的变化?

从我们开始意识到口吃和意识到跟人说话口吃,这是1。后面都是在1的基础上形成2和3和4和5等等。

我们第一次意识到口吃,它就会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痕迹,比较在意的口吃者就会在心里留下一次伤痕,比如,茫然、不知所措、害怕、紧张、恐惧、焦虑等等。

所以,当下次说话时,为了不再重复上次口吃的现象,心里就会紧张和焦虑,甚至会自我心理暗示,结果这次跟人讲话时在超级紧张的情况下却是又口吃了。

当下内心肯定是更加的自责、难过、紧张。

因此,下次再面对人讲话时,可能就会想起曾经几次的口吃,顿时心里就会出现对说话的焦虑和害怕,越想就越清晰,因此一次次地就这样恶性循环,口吃反反复复出现。

所以,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一旦有人跟我们讲话时心里就会咯噔一下,顿时变得紧张、慌乱,整个人充满不安和恐惧,说话的思路一片空白,说话就会卡克,说不出来。

这是因为我们经过多次口吃后,内心不自觉地就形成了一种“应激反应”。一旦跟人讲话,或者到了令自己有压力的地方,又或者是想起了自己的难发音,心里就会呈现出口吃场景的状态,所以,我们就会很容易被口吃左右,进而出现说话口吃。

而我们在平静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自言自语不会出现口吃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内心的应激反应并没有出现。

而我们心理应激反应产生的根源地就是跟人一次次的口吃,所以,你会发现我们一旦跟人交流心里就会立即有明显的变化,随之,我们的说话就会受到影响。

你不妨想想自己每次说话口吃时的内心是不是这样的?

二,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正常地、自然地、平静地说话?

通过一次次的口吃,我们的心理一点点会形成应激反应的变化,同样,我们的说话习惯也会一点点形成口吃的习惯,而且我们的思想也会被一次次地口吃而笼罩,逐渐变得自卑、消极、逃避。

所以,我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学习之后认真训练,直至内化和融合,最终改掉口吃。

这个过程必然是枯燥的,尤其是解决心理的应激反应,更需要具体的训练才能慢慢化解。

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想要学习和改变的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助理。

三,通过这个话题及分析,我们的思考都有哪些?

1, 我们很容易被不好的结果而影响心境。

说话口吃,是一件很伤自尊的事情,所以,我们很多口吃者特别在意。特别是一些完美主义者更是不允许自己出现这个问题。

我们如果能够合理地分析这个口吃现象并有效解决,它不会给我们带来影响。但是,如果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它,只凭着直觉来阻止口吃,反而口吃会越来越严重。

2, 任何事情,就怕我们认真。

当我们只是对口吃认真,那么,口吃的痕迹和记忆就会越来越深刻,它给我们的内心带来的伤痛和紧张也会越来越多。

你越是在意口吃,说话就是越容易口吃。

3, 解决口吃,我们需要正确学习和努力训练。

我们很难做到“不在意”口吃,或者说我们根本做不到“不在意口吃”,既然做不到,我们就必须直接面对它、解决它。

而要解决口吃,我相信很多人都失败了很多次,原因有很多。解决问题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掌握,我们矫正口吃也是这样。

好,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分享,如果你有口吃或者孩子有口吃,如果想要更具体的解决办法请咨询助理,安排学习和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