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琴文明

所谓爱琴文明,即约公元前20至前12世纪发源于爱琴海一带的古代文明,是欧洲最早的文明,也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据考证,爱琴文明源于克里特岛,后来传播到了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公元前1700至前1400年,克里特文明进入全盛时期,但不久却突然衰落,爱琴文明的中心继而转向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所以,爱琴文明主要分为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个阶段,二者是承继关系。爱琴文明包含着发达的农业和海上贸易,以及精美的宫室建筑和绘画,是古希腊文明产生之前,欧洲最璀璨的文明。

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是由一个个城邦组成的,它包括了希腊半岛和整个爱琴海地区,以及北部的马其顿、色雷斯、亚平宁半岛及小亚细亚等。公元前6至前5世纪,希腊各城邦的经济飞速发展,从而产生了光辉绚丽、对后世有着异常重要影响的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大体分为4个发展时期:英雄时代、大移民时代、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在这4个时期中,古希腊人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古希腊文明因此不断得后人批判性的继承,尤其是古罗马人对其的延续,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雅典

今日的雅典是希腊的首都,而在古希腊时期,它是希腊半岛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诸多城邦之一,以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当时的雅典奴隶制经济发达,政治上实行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城邦风气开明宽容,吸引了一大批文化精英的到来,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等。可以说,雅典为古希腊古典时期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它在文艺、哲学、科学领域所取得的卓越建树,一直影响着以后的西方世界,后人因此把雅典视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主义的起源地。

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是指波斯帝国在其侵略扩张的过程中与古希腊发生的两次战争。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9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出动25000名海陆士兵向希腊发动进攻,结果在马拉松战役中被希腊打败;第二次战争时大流士一世已死,其子薛西斯一世继承王位,他于公元前480年动用整个波斯的军事力量再次向希腊发起进攻,结果在温泉关遭遇斯巴达勇士的顽强抵抗,后又在萨米拉湾海战和普拉提亚之战中大败,不得不与希腊诸城邦签订和约。希波战争的胜利使得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之后,波斯逐渐走向衰落,而希腊则继续称霸在地中海数百年。

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58~前486年)波斯帝国国王,于公元前522年即位。他是一位野心极大的统治者,在他统治期间,波斯帝国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治国时,他采取“大统一,小自治”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20个行省,推行军区制、货币税收制等政策,使广袤国土上的各民族能相对和睦地相处,各民族的文化得以交流和融合,这种统治方式对后来的各大帝国都有重要影响。然而,大流士一世在暮年执意征讨希腊,结果遭到惨败,加上国内爆发的反波斯人的起义,这些都给他光辉的执政生涯划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

奴隶主民主政治

奴隶主民主政治是古希腊的城邦雅典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全面推行的一种政治制度。伯里克利上台后剥夺了贵族议会的政治权力,提出建立由雅典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城邦的方针政策全部由公民大会决定,执政官也通过公民大会选举产生。后来,伯里克利还组织了陪审法庭和五百人议会,并将雅典的官职向公民开放。经过伯里克利的苦心经营,雅典的民主政体终于确立下来。奴隶主民主政治使雅典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突飞猛进。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民主政治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只有父母都是雅典公民者才有公民权,而奴隶根本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

“原子论”

“原子论”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的有关物质结构的理论。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虚空的性质是空旷,它为原子的运动提供了空间。原子永远运动在无限的虚空中,当它们互相结合,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复合物;当它们分离,物体便归于消灭。在此基础上,德谟克利特指出,构成事物的原子群不断流射出的事物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便产生了人的感觉和思想。这一理论体现了唯物论的反映论,认为人的感觉与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同时它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合,否认后者是前者飞跃的结果。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后世公认的西方哲学奠基人。苏格拉底出生于工匠家庭,自学成才。他一生述而不著,长于辩论说理,曾被视为雅典最聪明的人,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愿意和他一起讨论问题。他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世间万物的生死兴衰都遵从着神的安排。他还研究道德问题,并指出,人应当明白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后来,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反对民主、教唆青少年、引进新神等罪名判处死刑,为追求真理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柏拉图与《理想国》

柏拉图,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系统完整、博大精深,尤其在教育思想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曾像中国古代的圣人孔子一样游历希腊各城邦,推广自己的学说,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失败后,他回到故乡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在那里度过了余生。柏拉图的代表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总结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深入探讨了文艺、教育、政治等学科内的问题;同时在人类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建立一个理想国家的完整方案,对后世政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博学的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柏拉图的弟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在美学、哲学、教育学、政治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领域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思想可分为三类:理论,包括物理学、形而上学等;实践,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等;创造,包括诗学、修辞学等。亚里士多德一生著作丰富,有《诗学》、《形而上学》、《工具论》、《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等。这些著作仿佛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展示着亚里士多德出众的才华和广博的学识,对后世的各个学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合称,相传为盲人诗人荷马所作,遂得此名。《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英雄时代”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其中《伊利亚特》以神话式的笔调,精练地描述了希腊各城邦与特洛伊之间长达10年的战争,绘制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刻画出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奥德赛》讲述了希腊联军将领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的种种奇遇,历经10年艰险,终于回到家乡伊大卡的故事。两部史诗雄伟壮丽、情节生动,被视为欧洲文学的开山之作,其在题材选择、叙述技巧等诸多方面对后世的西方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并称。其中,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他首创了“三部曲”的戏剧形式,并为悲剧表演引入了第二个演员,从而开始了真正的对话戏剧,增强了表现力。他的代表作是《俄瑞斯特忒亚》三部曲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为悲剧表演引入了第三个演员,其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尊为古典悲剧的典范。与前两人喜欢从神话和叙事诗中取材不同,欧里庇得斯作为民主人士,常以社会问题作为悲剧的题材,这在其代表作《美狄亚》中得到充分体现。三大悲剧作家的作品,代表着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最高水平。

“历史之父”

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西方人称为“历史之父”。他出生于奴隶主贵族家庭。自幼学习勤奋,长大后游历欧、非、亚的广大地区,记录了大量民间历史故事。来到文化昌盛的雅典后,他结识了不少文化名流,听到很多关于希波战争的传说。晚年,希罗多德集中精力创作《历史》,可惜生前未能完成。《历史》一书共9卷,广泛叙述了欧、亚、非地区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肯定了亚非人民的文明成就,此外,书中对希波战争也有细致的描绘。希罗多德在创作时不盲从传说,而是一边记载历史一边阐释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创造了叙述历史的独特方法。

梭伦改革

梭伦(公元前638~前559年),古希腊著名政治家,出生于雅典的没落贵族家庭也是雅典的改革家和立法者,被尊为“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于公元前594年出任雅典第一执政官,上任后,面对雅典政体的积弊和城邦内各阶层间的复杂矛盾,他开始推行改革措施,史称“梭伦改革”。梭伦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使广大平民在政治和经济上得到较多益处,为后来雅典政治的民主化奠定了基础。通过改革,城邦内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农业和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雅典城邦很发展壮大。

《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也是他最有价值、流传最广的一部著作。《几何原本》共13卷,包含5条公理和5条公设,讲述了几何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提出了几何学的“根据”及其逻辑结构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几乎涵括了初等几何的全部内容,2000多年来一直是西方几何教学的标准教材,其中的几何学知识被人们称为“欧氏几何”。《几何原本》的出现标志着几何学已经成为一个有着系统的理论和缜密的研究方法的学科。

阿基米得

阿基米得(公元前287~前212年),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理论的奠基人。阿基米得在力学、几何学、天文学等方面都有重大研究成果,他推导出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得出了球体与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他的《球与圆柱》、《抛物线求积法》、《平面的平衡》、《浮体》等著作是其毕生科学思想与研究成果的总结,对后世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阿基米得学而不厌,勤于思考和实践。西方数学界将他与牛顿、高斯并列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个数学家。

来源:《世界历史常识》(刘永升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