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国饮--茶,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茶饮从贡茶开始,衍生出“斗茶” “分茶”,茶技之精为世人追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茶法形成于唐代中晚期,其特点是在茶盏中搅拌形成丰富的泡沫,和唐代以前的煮茶法形成明显区别。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萧员外寄新蜀茶》中云:“满瓯似乳堪持玩,况似春深酒渴人。”诗中描述的“满瓯似乳”就是点茶时在茶盏中形成的似乳花般细腻的泡沫。

清水幻变的千年画卷——茶百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水幻变的千年画卷——茶百戏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等,是一种能使茶汤纹变形成物象的古茶道。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作为原料就能在茶汤表面幻变出文字和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陶毂《荈茗录》中记载:茶百戏,茶至唐始盛。近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鱼虫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文中记述了茶百戏的方法是“下汤云匕”,下汤运匕”使茶汤“幻变”图案才是茶百戏的独特“基因”。 与一般绘画不同,比如油画、国画、水粉甚至咖啡拉花,都是采用颜色叠加,或不同材料叠加的办法来呈现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文中的匕是指茶匙,汤纹水脉是指点茶形成的沫饽,说明茶百戏是采用汤瓶注汤或茶匙加水使茶汤沫饽形成图案的技艺。实践发现,单独汤瓶注汤形成文字和图案较为简单,抽象,要形成陶谷记载的“禽兽鱼虫花草”等逼真具体的图案需要运用“运匕”,即用茶匙蘸水在汤面上移动作画。一般作画时都要在一种底色物质上添加其他颜色形成色差来显现作品,而茶百戏却独树一帜,用无色透明的清水就能作画。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也描述了茶百戏的情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分茶在宋代成为文人雅士们非常推崇的文娱活动。

季奕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季奕梅

季奕梅(一级茶艺师、高级制茶师,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大千第三传人,上海海纳吴觉农茶文化博物馆特聘讲师,上海茶叶学会会员,开封市语哲茶文化博物馆特聘讲师,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茶文化专委会特聘讲师,省级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亲授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8日,省级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亲授弟子 一级茶艺师季奕梅老师邀你来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走进2024上海茶博会 共赏 清水幻变的千年画卷----“茶百戏”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