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巴城

四川宜宾,这次因为天价罚款成了网红。

一个离婚带娃的卖菜大姐一直在坎坷的生活中自强不息,最先是在一个小区附近租了个门面卖菜,每天清晨4点就去进货,天亮再在店里售卖。如此辛苦的日子,并没给她带来多大的生活改善,仅仅是艰辛的活着吧。

穷则生变。大姐得知陕西一家主要做耳部护理的健康管理公司正在招加盟商,据说比较赚钱。大姐便筹资了10万元,在小区租了个门面开护理店,还招了两个员工。

生意虽小,但也算是老板了,大姐原以为就此可以改变生活了。谁知道,开业不久就碰到了大麻烦了。

2023年3月22日,宜宾市翠屏区市场管理监督管理局和翠屏区卫监局的工作人员找上门了,说有人举报说大姐的采耳店涉嫌非法行医和虚假宣传。同年6月19日,翠屏区卫监局对大姐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要处罚11万元的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的2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万的天价罚款,对大姐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本来开店的钱都是东拼西凑来的,这下简直要命的打击。大姐拒绝缴纳,可能是确实也拿不出来这么多钱了。

这11万的罚款,直接导致大姐的店面关门了。这还没完,2023年12月19日,翠屏区卫健局给大姐发了《催告书》,要求除缴纳11.2万元的罚款之外,还要加上之外的罚款11万元,共计22.2万元,否则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不得不说,宜宾这次对一个底层人的降维打击真的够狠,够冷酷。明知道就是大姐只不过是一只蚊子,还试图从蚊子腿上扒下来一块肉。

按照宜宾这次的凶狠做法,那成都的采耳行业就该消失了。幸好成都没有这样做,才有了采耳行业的欣欣向荣。

宜宾天价罚款这事真的闹上了法院,大姐的代理律师在法庭上辩称事实不足,不应给予行政处罚。

结果,翠屏区卫健局看似软了一点,实际上一点都没让步,说提供家庭困难佐证材料可申请减免处罚部分,罚款部分可申请延期或分期缴纳。

营业收入仅仅2000(也有说500的),就要罚款22万元。这可以说是天下奇闻了吧。宜宾这次把人家往死里罚,过于冷酷,让人寒心。

就算是大姐的采耳店存在某些问题,当地可以罚没她的营业收入,再适当地罚款几千元,然后强制关门不得再营业,再开就再重罚。我觉得这样才是有温度的,不至于一步到位就把人家闭上绝路。

法律法规对于处罚都是有阶梯性的,比如对于一些初犯的,处罚就不是那么严重,要么是警告,要么是训诫。这就反映了人性和温情的一面。

最近有些地方的城管就做得不错,开始人性执法,对于占道摆卖的小贩主要是劝导和疏引,严重一点的就是驱离,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一发现马上就没收小贩的东西,再加严厉的罚款。

大姐从小贩到小生意人,又是离婚单身,一个人带娃,真的够苦逼的了。

这些年来,国家政府在大力扶贫,给贫困人口就业的机会和致富的扶持,就是为了让底层的老百姓尽快过上美好的生活。

但某些地方对底层人的做法就比较冷酷,比如这次宜宾的天价罚款。

直接对犯点错误的老百姓狠劲地罚,不知道那些执法者的心脏是不是铁做的。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河南洛阳卖菜的大爷挣了21.05元的辛苦钱,被罚11万元。比如黑龙江大庆的一家蔬菜店把进价1.4元的土豆卖到2元一斤,被罚30万元。比如陕西榆林的一个个体户出售5斤芹菜,被罚6.6万元。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前几年搞双创,执法人员在一个网吧发现一个烟头,罚款2万元。

如此冷酷的处罚,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这到底是不是逐利执法?

然而,在其他被罚的对象面前,这些执法者又显示出来了“温柔”的一面。

比如刚刚过去没多久的3.15晚会,被曝光出来的梅菜扣肉仅仅罚款4.9万元左右,百果园用烂水果做高价果切,也仅仅是罚了5到10万,湖南对两家被曝光的辣条企业也只是各罚了5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无良的商家做的是严重危及老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坏事,是食品安全的范畴,理应重罚,却被轻飘飘地打了五十大板了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者应该尽可能的一碗水端平。而不是对于底层老百姓狠命地罚,对于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无良商家和老板是温柔地罚。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底层的老百姓,尤其是那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比如宜宾这位大姐),相关部门应该给他们支持和希望,这才是一个地方应有的温度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