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丁玲的一生充满波澜,让人动容。

丁玲出生在湖南安福县,她的家族曾是当地望族,丁玲的同乡,比她大二十岁的林伯渠,后来在延安告诉丁玲:

【“你家过去的房子非常考究,比《红楼梦》里贾府都要华丽,湘西群众只要一看到就知道是你家豪宅。”】

但丁玲四岁那年,就家道中落,原因非常“古典”,丁玲的父亲太败家。非常热衷于摆阔,家里每次开饭都会摆上好几桌,请人随便吃;还曾斥巨资,从外地买了好几匹白马,但他不会骑,只能请同乡人随便骑;看到过路人有顺眼的,还直接送一匹。

花钱快,又不会赚钱。就只能年年卖地过日子。

终于卖到女儿三岁这年,丁玲的父亲,在要喝西北风前成功去世。

好在丁玲的母亲是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还和中国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是多年的同学加闺蜜。

虽然家中风光不再,但她还是很鼓励丁玲读书。

1919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15岁的丁玲转入了长沙周南女子中学读书,这是湖南近代最早的女校之一。

办校宗旨——解放妇女,希望女性能够走出家庭谋求自立。

周南女中培养出了非常多的杰出革命女性,除了有前面提到过的向警予外,还有新中国第一届妇联主席蔡畅。

丁玲在周南女中的同学,还有杨开慧,后来,她们还一起转校到了岳云中学。

丁玲的外祖母在临终前,曾将丁玲许配给了她的表哥。于是,在丁玲中学毕业前夕,她的三舅,要求丁玲按照外祖母遗愿,毕业后就完成婚约。

但是丁玲当着几个长辈的面,直接拒绝了三舅,说:

【“我的身体属于我自己,未经过我允许的婚约,一概无效。”】

这直接触怒了一贯以家主自居的三舅,在几次冲突后,丁玲直接将她三舅以办慈善名义骗钱,虐待家中佣人等劣迹写成文章,投稿给《民国日报》,并且成功发表。

02

与封建家庭决裂后,丁玲前往上海,进入上海平民女子学校读书,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学校,发起者就是陈独秀。

不久后,丁玲又转入上海大学,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段求学经历,让丁玲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她的中学同学,兼大学同学兼室友兼闺蜜王剑虹,在1924年1月与瞿秋白成婚。

但这还没有让丁玲完全转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刚刚与旧式封建家族决裂,进入社会不久的年轻女性,丁玲还信奉着无政府主义。

她放弃自己原来姓氏,改名丁玲,就是因为她崇尚无政府主义,要放弃传统家庭观念的体现。

丁玲在上海只生活了2年,1924年7月,她的闺蜜王剑虹就在婚后不久因为肺病去世,悲痛的丁玲离开上海前往北京。

03

来到北京后,丁玲本想继续求学,但因为当时女校很少,她一直没能入学,为了生活,她尝试过很多工作。甚至还在田汉的介绍下,想去当个演员。

在一次沈从文举办的文学聚会中,丁玲认识了年轻编辑胡也频,他不但是沈从文处女作的编辑,还在报纸上发表过不少小说和短文,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

丁玲一开始没对胡也频产生太多印象,但胡也频却对丁玲一见钟情,得知丁玲的弟弟刚刚去世,比丁玲小一岁的胡也频还亲手用玫瑰花做了一个礼物,里面还有一个字条,上面写着:

【“你一个新的弟弟。”】

几天后,丁玲突然返回老家,胡也频突发奇想,匆匆找沈从文借了点钱,就从北京跑到湖南去找丁玲,最终连人力车夫钱都还要丁玲母亲给垫上。

很多年后,丁玲回忆起当时场景,说她和她母亲那会儿,都觉得胡也频有病,明明只见过几次,怎么就追到老家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丁玲回到北京,抱着碰运气的想法,她给鲁迅写过信,希望鲁迅先生能帮忙介绍个工作。

鲁迅倒是真的想帮忙,但他实在不知道丁玲是谁。

而鲁迅身边的朋友,看到丁玲的信后,当即就断定,这封信的实际作者是沈从文,因为当时沈从文、胡也频、丁玲三个人生活在一起。在相互影响下,他们不但笔迹很像,用的笔和纸也都是一样的。

更要命的是,胡也频知道丁玲向鲁迅求助后,也跟着写了一封信给鲁迅,署名还是丁玲的弟弟,鲁迅看着两封字迹相近的信,更加认定是沈从文伪装成女人,拿他寻开心。鄙视了沈从文一辈子。

04

丁玲在北京待到第三年,才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梦珂》。

《梦珂》的故事大部分来自丁玲自己的生活,讲述了一个女孩,为了追求新思想独自去上海求学,想靠个人才华在上海生存,但却不断遭受男权社会压迫,在一次又一次的反抗后,梦珂终于放弃抵抗,选择了沉沦。

这个作品,受到了《小说月报》主编叶圣陶的大力赞赏,丁玲在稿费的激励下,几个月就完成了《莎菲女士的日记》。

这个故事在主题上,与《梦珂》相似。

但完成度与文学性要高很多。成功引起了整个文学界的注意。

鲁迅也是看到这个作品后,才知道原来真的有丁玲这个人。

05

1928年,已经成名的丁玲,与胡也频、沈从文一起回到了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作创办了《红黑》杂志。

因为有三个新锐作家坐镇,《红黑》一度销量喜人。

但最终因为三人的创作分歧,《红黑》在出版八期后停刊。

这个时期,已经和丁玲结婚的胡也频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左翼革命道路。开始进行革命文学创作。

而丁玲的作品,还基本延续过去主题,从小知识分子视角出发,探讨新女性的身份与意志,继续讲述城市女性的故事。

再加上沈从文已经转向乡土文学,《红黑》杂志在创作上,确实冲突严重。

06

《红黑》杂志关门后,丁玲曾和胡也频一起去过山东教书。

很多年后,当时正在山东省立高中念书的季羡林回忆过他见到丁玲时的场景,说:

【“丁玲穿着上海才有的新式衣服与高跟鞋,走进闭塞的济南,就像一只金凤凰一般。”】

在丈夫的影响下,“金凤凰”丁玲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农民与工人。

1930年,中篇小说《韦护》发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丁玲转向革命的处女作。

《韦护》的男主人公形象,直接来自瞿秋白。甚至“韦护”这两个字,也是瞿秋白用过的别名。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在革命与爱情之间苦苦挣扎,最终抛弃爱情,走向革命。

从革命文学的角度出发,这部小说写得不算高明,故事的主要框架还是知识分子爱情故事,只是加上了一些革命元素做背景。因此在当时就引发了争议。

07

《韦护》发表的第二年,丁玲与胡也频一起加入了鲁迅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胡也频对左联活动非常积极,而丁玲对左联的工作并不热心,这个时候的她,还只能说对革命抱有好感,谈不上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

但随着胡也频等“左联五烈士”被国民党反对派杀害,终于让丁玲这个长期坚持“女性视角”的作家,彻底转向了革命。

1931年1月17日,胡也频出门去找沈从文借钱,回家路上碰到了左联的朋友柔石等人,于是几个人一起去上海东方旅社讨论事情,最终一起被国民党抓捕,二十天后就全部被国民党枪决。

得知丈夫被害后,丁玲在文章中写下:

【“杀害他的国民党刽子手们,能够放下屠刀放过我吗?”】

说这句话时,丁玲一定是带着恐惧的。而对于这个问题,丁玲的回答是:

【“他们不会放过我,那我就去消灭掉他们。”】

她将刚出生三个月的孩子,带回老家交给母亲,随后孤身返回国民党控制下的上海。全身心投入了左联革命工作。

她脱下了让季羡林记了一辈子的新式旗袍与高跟鞋,换上布衣与平底鞋,到工人中去组织夜校与文学小组,向工人们宣传革命思想,还担任了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的主编,并在1932年正式入党。

08

丁玲这样一个知名作家转向革命,让国民党非常恐慌。她主编的《北斗》,在青年人中影响力也极大。

于是在1933年5月,国名党中统特务破门而入,将丁玲和《真理报》总编辑、后来担任了新华日报社长的潘梓年一起逮捕。

几个小时后,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应修人来到丁玲住处,碰上了留守的中统特务,在搏斗中,应修人坠楼牺牲。

事后,国民党坚决不承认逮捕丁玲,说丁玲只是走丢了,是个失踪案。

直到三天后,英文报纸《大美晚报》发表文章,声称丁玲被捕,并且可能已经死亡。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艺界最大乌龙事件——丁玲之死由此展开,沈从文、茅盾、鲁迅等丁玲的好友,迅速写了文章,纪念丁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出版社们则抓紧时间,出版丁玲的作品以及其传记。

丁玲被捕前,《母亲》这本书刚写一半,良友出版社拿到手稿后,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编辑到发行的全部工作。

最终《母亲》的销量,打破良友公司的记录,一个月就卖出了四千多册,此后多次重印,以至于湖南蒋家的人纷纷来信要求良友跟他们分钱。

在鲁迅安排下,这些钱被分批寄给了丁玲的母亲。

上海左翼文学界,还为丁玲举办了不公开追悼会,媒体们则添油加醋,编造了不少追悼会上的场景。

比如鲁迅为丁玲题词:

【“不生不灭”】

郭沫若用甲骨文给丁玲写诗。

丁玲在国民党监狱里,一直待到1936年9月。才在宋庆龄和党组织的营救下,出狱回到了上海。

09

被营救出狱后,丁玲对党组织提出想要去延安。

对此,中共中央在上海负责统战工作的冯雪峰,希望丁玲能以公开身份,在上海宣传抗日救亡思想。

而潘汉年则代表党,希望丁玲能去欧洲,以知名女作家的身份,为红军募捐。

面对这些选择,丁玲的回答很坚定:

【“我就只到陕北去,到保安去,别的什么地方都不去。”】

当时长征刚刚结束,红军减员严重,党中央尚在保安,这只是一个地主围起来的土堡垒,还面临张学良东北军与西北马家军阀的包围,丁玲是第一个到延安的国统区作家。

她不但是中国文艺协会的发起者,也是延安第一个文艺副刊《红中副刊》的主编。

毛主席对文协成立给予了很高评价,说:

【“中国苏维埃成立已很久,已做了许多伟大惊人的事业,但在文艺创作方面,我们干的很少,就是说,我们过去都是干武的,现在我们不但要武的,我们也要文的。”】

在文协成立第二天,丁玲就加入了红军。

跟随前方总政治部一起开往前线,半年后,丁玲回到延安。

但只休整了一个月,丁玲就再度加入八路军,东渡黄河前往山西抗日前线。

丁玲的到来,为后来延安文艺的繁荣,为《黄河大合唱》这类作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而她跟随八路军走南闯北的经历,又进一步成就了丁玲。

参加八路军的经历,让丁玲这个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知识分子女性,真正见识并且了解了中国最广大的群众,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与思想风貌。

在1948年,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年,丁玲完成了她一生最为重要的革命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作品深刻还原了华北土改运动,通过塑造来自不同阶级的典型人物,展示了土改是如何在复杂与危险的阶级斗争中,走向成功。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不但在国内轰动一时,对全球社会主义阵营都影响巨大。

1949年11月,苏联《旗帜》杂志社刊登了这部作品的翻译全文。随后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里广为流传。

1952年3月,凭借这部作品,丁玲获得了斯大林奖金的二等奖。

10

丁玲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成长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与封建家庭决裂,成为新时代独立女性。

她对女性独立意志的剖析,让她在中国文坛声名鹊起。乃至超越了同时代的冰心、庐隐等女作家,成为了城市新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

作为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丁玲很快感受到了各种反动政府的压迫,但出于小知识分子的妥协性,刚刚成名且生活富裕起来的丁玲,并不愿意抛弃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去对抗反动政府。

但就在她凭借《莎菲女士的日记》名动中国的那一年,从小照顾她长大的大姐——向警予,在武汉被处决,终年33岁。

而在她成为上海滩“金凤凰”时,丈夫胡也频突然被杀害,终年28岁。

而在丁玲被国民党关押的第二年,她闺蜜王剑虹的丈夫、曾经的老师——瞿秋白在福建被枪决,终年36岁。

这一连串的现实冲击,让丁玲彻底抛弃了她赖以成名的城市女性文学,从一个思考风花雪月与个性解放的作家,成为了中国最优秀的革命女作家。

丁玲所遭受的这些死亡,是在国民党统治下每一个进步文艺工作者都会遭遇的必然。

在丁玲到达延安后,大批像冼星海这样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也都抛弃了在“国统区”优越的生活,来到革命根据地,为中国最广大的劳动群众创作,这是面对一个反动政权的必然选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