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巴城

清明节即将到来,南通因为一纸任性的禁止通告,酿成了全国瞩目的“天地银行”事件,至今热度都还没有下来,某些官员正被架在火上烤,还有的官员正骑虎难下。

这场面真的是无比的尴尬。

本来以为当地会对大众和媒体好好地解释一下,却弄出来一个“我们只是禁止制造、销售,没有说禁止使用”这样的荒唐回复,既没有诚意,更让老百姓感到不爽。

很多影响大的事件都会有反转,就像是精彩的电影一样,总是反转又反转。

南通的“天地银行”事件也出现了意料之中的反转,但当地的官员还没来得及高兴,又被南通当地的网友狠狠打脸。真的是太精彩了。

3月29日,网上曝出一段视频,南通祭祀烧纸现场,纸扎的房子有两层楼高,并配上文字:终于理解南通为什么要禁止烧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通当地的相关部门立即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以为这一下就可以反转,从而让自己摆脱舆论的漩涡。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根据这个视频告诉记者,这种祭祀行为在南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个视频一出来,加上当地工作人员的再次解释,立马就有很多洗地的自媒体乌泱乌泱地冒出来,争先恐后地为南通插手“天地银行”的事件解围。

他们的理由主要是:

1、铺张浪费

2、容易引发安全隐患。举例是2017年南通一小区烧二层楼高的纸房子引发火灾,还有在电线杆下面烧纸房子。这个确实要注意。

3、这一个风俗容易引发人们的攀比心理。

在各大平台有不少网友留言,看起来也是群情汹涌,事情很快就要发生反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南通的本地人却不认同这个反转。

先来看当地的殡葬店商家是怎样说的。他们告诉媒体记者,用两层楼高的烧纸在本地并不常见,大多是在人刚去世或者大周年(比如十年、二十年)祭祀才会用到。清明节更是不会用。

当地的本地人也告诉记者,烧纸扎更像是南通的一种民俗文化。

有很多事情,本地人比外地人更加清楚,所以说本地老百姓的话是值得相信的。我看到一名南通网友发在网上的一篇文章,可能比任何外地的媒体(包括自媒体)更有说服力。我这里放上他的文章截图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名网友说得很到位了:一是这是千百年来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二是一刀切的话会影响当地手艺人的生计;三是可以指定场所焚烧纸钱;四是这么多年来的烧纸钱的习俗,天空一人很蓝水也很清。

至此,南通的禁止通告风波的A面和B面都呈现出来了,看得出来南通的本地人很不给面子,把当地相关部门的脸打得啪啪啪的响。

那些故意带节奏的某些官方媒体和自媒体,偷换概念,把南通本地人不常烧的纸房子硬是说成了清明节烧,把个别例子说都是这样,普遍现象,还说是攀比。

他们根本就不管南通老百姓的感受,甚至是伤害了南通人民的感情。

一篇网友的文章里有一句话说得挺好:南通要是迷信、攀比、愚昧,就不是近代第一城、现代教育之乡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个习俗,国家都为民众设置了法定假日,说明了这个节日的本身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

各地的老百姓都会在这一天,去去世的亲人和列祖列宗的坟前拜祭,烧点纸钱,放点鞭炮,都是无可厚非的。任何地方政府都不应该在这一天管上“天地银行”的事,一刀切的管理方法会严重伤害民众的感情,引发严重的不满。

那些故意洗地的人,把南通的个别现象说成南通人民普遍的做法,具有扩大化之嫌,无知而又恶毒。

不知道他们是否记得自己还有祖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