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思源,今年42岁,出生在一个不算特别偏远的小山村。我家有三个姐弟,我排行老大,下面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父亲那一辈,兄妹有四个。我父亲排行老二,有一个大伯、一个大姑和一个二姑。

大伯当初早早出去当兵了,后来在隔壁村定了门亲事。大伯母长得特别漂亮,在附近十里八村都是数得上的美女。爷爷奶奶家里那时候特别穷,而大伯母家底殷实。人们说大伯母是冲着大伯当兵、复员后能有好工作而嫁的。不过,大伯的确是个高大帅气的男子。

据说,大伯当兵期间定了亲,后来大伯母甚至出去旅游了,去了青岛和海南。那个时候能出去旅游可是了不起的。所以,大伯母后来的言行举止都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势。

大伯复员后便与大伯母结了婚,然后在镇子上找到了工作。

大伯母长相出众,但心地却不善良。她说话尖酸刻薄,看不起别人,还喜欢占便宜。大伯发了工资,她却从不拿出一分,整天抱怨,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日子没法过。然而,她自己却从未提出过分家出去。

直到我父亲和母亲结婚后,爷爷提出了分家。当时大伯母还说:“我们没想分家,但长辈说了,我们就得遵从。”

我们是大哥和大嫂。在家里,东西都由我们先挑选。父亲和母亲本就善良仁义,尤其是母亲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就听任大伯母挑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伯母挑选的东西都是看得上眼的,而且都没有坏的。她拿走了柜子、大缸、小缸和农具,连锅碗瓢盆都全都拿走了。碗给留下了几个坏掉的,要么缺了个角,要么裂了个纹。离开时还说以后不会养老。爷爷奶奶都归父亲母亲管。

奶奶被气得生了一场病,躺在床上咬牙切齿地骂大伯母心狠。她甚至说早知道大伯母会这样,就不会让大伯娶回来。

父亲是上了高中的。我们镇子上早就有个矿山,那时可能算是私人的吧。父亲负责管理仓库,相当于坐办公室。他有工资拿,活也不算太累。

但是,我们一家生活得很拮据。两个姑姑也没有出嫁,日子总是过得艰难。钱都是勉强花。

相比之下,大伯家过得真好!大伯工资高,而且大伯母的娘家还能帮忙。我们吃粗粮填饱肚子的时候,他们却经常吃大米白面。

他们吃东西都是偷偷地吃,从未给爷爷奶奶端过一口。母亲久而久之自然明白了大伯母的性格,不让我们姐弟去大伯母家。

我们去找堂姐玩,都是在院子外面,从未进过屋。还记得有一次,我去找堂姐,不小心走进了屋子。正好看到大伯母从锅里捡包子,一回头看到我,连忙把包子又放回了锅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伯母回头对我说:“思源,你闻到香味了吧?可惜你来得有点晚了,我们刚刚吃完。”当时我被她说得满脸通红,连忙跑开了。

自那之后,我可是铭记在心,再也不敢进屋了。有事情都是在大门外喊。

后来,父亲工作的单位逐渐规范化,成为了国企。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大伯有三个孩子,两个堂姐和一个堂哥。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对他们了解得越来越多。二堂姐的性格和脾气都与大伯母很像。

大堂姐嫁到了另一个镇子上,而二堂姐则嫁到了邻村。有一个小插曲,原本邻村的人是介绍给大堂姐的,但最终却被二堂姐选中了。

经过一番争执,大伯和大伯母最终妥协了。两个姐夫也因此换了。结果大堂姐婚后生活得相当不错。她的丈夫后来学了木匠手艺,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后来读了大学,还在县城买了房子。

至于二堂姐,她的丈夫一直在外面打工。二堂姐总是嫌弃他不务正业,两人经常吵架。几年前,二堂姐的丈夫甚至耳朵失聪了。他们有两个女儿,但二堂姐不鼓励她们读书,认为早点找到好人家结婚就好了,读书费用太浪费。

二堂姐结婚的第一年还去亲戚家拜年,姑姑家,叔伯家都去了,但之后每年都说家里困难,不去拜访亲戚。大伯家和父亲家住在前后院,每逢过年过节,二堂姐会带着礼物回家,但从不来拜访。

尽管如此,她家办事,如公婆过寿等,如果不去,她就会大吵大闹。我们往往都是捎上礼物而不亲自去。为了避免引起矛盾,长辈们也都不愿与她争执。

然而,前几年发生了一件事。我二姑家表弟结婚,这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表弟一直在外地工作,结婚就晚了一些。

这次,二堂姐也来随礼了。我们看到她来了,都是同辈,所以商量着一起去写礼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二堂姐拿出礼钱后,我们都感到有些措手不及。父亲看到我们迟迟未动笔墨,过来询问原因。

我将父亲拉到一旁,告诉他二堂姐只拿了20块钱。父亲一下子生气了,对二堂姐说:“你这孩子,你爸不在了,我是你二叔,我得说几句。你二姑家喜事重重,你这礼随的多磕碜。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连个人情都不懂呢?”

二堂姐回答道:“二叔,您管得太多了。我能来已经算是给面子了。我之所以只拿了20块,是因为我查了礼金记录,当初我结婚时,她们也只给了20块。你这样说我,我还真不想再送礼了。”说完她扬长而去。

唉,我的天啊。二堂姐的女儿都快20岁了,她结婚的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不过,从那时起,我们的关系就彻底恶化了。即使碰面,也不打招呼,仿佛互相不认识一样。不过,从那之后,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清净了。

前几天,我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外婆一直提起我,让我有空回去看看。于是我前天回去了,看望了外婆,然后在母亲那里住了两天。昨天早上,我正在准备去拿碗筷,突然二堂姐来了。

她还在院子里就开始喊“二婶”。我们都吃了一惊。抬头一看,二堂姐已经带着两个女儿进了屋。

这次两个女儿态度好了很多,一口一个二姥,二姥爷,大姨的叫。母亲本来就和善,又安排她们坐到炕上,招呼她们拿水果吃。

二堂姐坐下后告诉我们,大女儿五一节要结婚了,要嫁到南阳去。据说男方家庭条件很好。她又提到大伯已经去世了,所以她亲自来接我们。她说一定要我们和父母一起去,否则缺少亲戚出席会很尴尬,怕让男方笑话。等一会儿我们就去接大姑和二姑。

二堂姐走后,父亲还在抱怨她之前的行为,表示不想去。我也表示不愿意。母亲对父亲说:“快别说了,你是她的亲叔叔,要是真的不去会被人笑话的。只是不知道她大姑和二姑会怎么想呢?”

父亲说:“谁知道呢!老二估计是不会去的。”这个二堂姐确实挺不要脸的,如果是我,我肯定不好意思去接她。

这样的亲戚真是难得一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