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中央根据地正在筹建第一所红军学校,各项准备工作都完成以后,校长的人选却让大家犯了难。

就在这时候,毛主席点了一位干部的名字,让他就任红军学校的第一任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名干部也非常谦虚,他向毛主席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学校的工作,不知道行不行啊。

毛主席却是信心满满的说:“我看你行!”

就这样,这名干部就留在了根据地,成为了红军学校的第一任校长。

多年以后,这名干部又接受毛主席的任命孤身一人来到东北,拉起了十几万的革命队伍,成为解放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武装部队。

这个人就是萧劲光,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名将,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

在他的身上究竟有什么传奇和故事,他又是凭借什么,在白山黑水之间拉起了十几万的革命队伍呢?

改编部队初显大将本色

1921年,18岁的萧劲光孤身一人来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文化,相比较混乱的国内环境,莫斯科的先进和平静让他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莫斯科的三年时间里,萧劲光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1924年,国内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孙中山先生贯彻了三大政策,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达成,国内群众的革命热情高涨,广州成为了全国革命的中心,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前来,萧劲光就是其中之一。

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萧劲光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的一名战士,北伐军一路连奏凯歌,但是蒋介石却开始有自己的小心思了。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在南京和武汉发动了武装政变,这就意味着他们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念,同样也意味着大革命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萧劲光再次回到了苏联学习,因为他的共产党员身份比较敏感,所以萧劲光回国以后直接来到根据地工作,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和重用。

就在萧劲光接受毛主席的委托全力筹备“中央红校”建设的时候,一个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也成为了萧劲光革命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也是通过这件事情,中央发现了萧劲光的才能并对他委以重用。

从1928年毛主席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势力就对根据地进行了几次的“围剿”,试图瓦解新生的革命力量。

驻扎在江西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原本是国民党用来剿共的部队,1931年却宣布战场起义,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改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消息让中央领导人非常高兴,但是高兴之余又有一个难题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那就是该派谁去二十六路军执行改编的任务呢?

这是一个难题,因为二十六军的军官成分太过复杂了,其中有国内知名军校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也有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还有冯玉祥等人的老部下,鱼龙混杂什么都有。

这就意味着派过去的人必须有资历、有能力,最好也是在国外留过学或者是在国内上过军校的,这样才能做好交流和改造工作。

就在选拔干部的同时,中央也为二十六路军准备好了番号“工农红军第五军团”。

选来选去,最终统筹二十六路军改编工作的重任还是落在了正在筹办中央红校的萧劲光肩膀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劲光带着一大批干部来到二十六路军,向他们宣讲中央红军的政策和规定,取得了第一阶段的稳定成果。

这让中央非常高兴,萧劲光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肯定,可就在这个时候,捣乱的人出现了,萧劲光改编的部队面临了第一个挑战。

一丝不苟做好政治工作

根据中央古田会议的决议,萧劲光向军团各位领导传达了改编的思想和方案,并全面展开工作,从上到下逐步推进到基层。

在思想上,对接受改编的官兵们进行分批分层次的教育,选拔立场坚定和有信仰的官兵优先入党,这大大提高了官兵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更加有利于改编工作的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红五军团的改编工作一路向好的同时,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他们不断的利用金钱和其他诱惑来蛊惑基层的一些思想动摇的士兵,让他们在部队内部制造混乱,企图让改编的成果分崩离析。

1932年,一次小小的内部矛盾在红五军团内部爆发了,几个受了蛊惑的干部杀害了红军的政工干部连夜出走,军内的部分干部因为害怕连带责任和其他影响也决定出走。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如果不及时阻拦,几个月的改编和教育工作做出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但是该怎么解决呢?这让萧劲光很是为难。

最简单快捷的办法就是武力解决,把制造混乱的罪魁祸首拉出来枪毙,把有出走意图的军官们也拉出来严肃处理,但是萧劲光觉得不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肃处理的尺度非常难以把握,如果做的不好反而会引起更加极端的后果,最终经过深思熟虑,萧劲光还是采用了区别对待的办法。

这样虽然调查难度大,工作复杂,但是却很容易让人信服,经历了这次风波以后,军队的核心凝聚力更强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全民族进入到了统一抗击日本侵略者时期,但是萧劲光所部驻扎的陕甘宁地区却没有那么安定。

国民党在陕甘宁地区的驻军不去抗日,反而是虎视眈眈的盯着八路军,山西的阎锡山统率的晋绥军也是不断蓄意摩擦,挤压八路军原本的生存空间。

1938年,国民党军队和八路军的摩擦再次升级,国民党胡宗南所部甚至发生了杀害八路军伤员的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发生以后,中央当然不会坐视不理,萧劲光麾下的军事主管们都希望能够武力还击,但是在抗日的大局之下,萧劲光还是不赞成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他一边派人安抚手下的官兵们,另一边派人直接发电报给国民党高层陈述事实,希望他们能够严惩凶犯,同时通电全国揭露国民党部分军队蓄意搞摩擦的恶劣行径。

得到了全国舆论的支持以后,国民党蓄意搞摩擦的事情就大大减少了。

萧劲光这个人处变不惊,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很冷静,但他严厉起来的时候,也是威严十足。

1939年,萧劲光用武力威胁解决了国民党骑兵师马禄对根据地的骚扰事件,几个月后又用强硬的态度驱逐了反动派何绍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恩威并施才是大将风范。

解放战争时期,萧劲光奉命前往东北,出发前他没有带一兵一卒,短短几年以后,他就为四野拉起了十万大军

千里转战黑土地

1945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国共两党开始了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大决战,东北作为中国近代的重工业基地,首当其冲的成为了第一个大规模作战的战场。

同年,萧劲光被抽调到东北,就任东北自治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只身来到白山黑水的萧劲光人生地不熟,但丝毫没有影响他开展工作。

东北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实力强劲,蒋介石也对东北大战颇为重视,于是委任卫立煌为总司令指挥东北作战,给他配备了廖耀湘、范汉杰、陈明仁、郑洞国等国民党名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战开始以后,蒋介石又把自己的心腹爱将杜聿明从徐州前线抽调过来,就任东北剿总副司令,可以说是底牌尽显。

解放军这边也是严阵以待,以林彪为首的东北野战军各部队时刻不敢松懈,萧劲光就注意到了后方的问题。

借助多年的工作经验,萧劲光授衔对东北的部队进行改编,在兵力部署和大后方的建设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从而为东北野战军提供了稳固的后方保障。

部队建设方面萧劲光更是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能力,土地革命时期他改编过国民党军队,抗日战争时期也吸收过周边的起义部队,到了东北局势更加复杂,部队的扩编也是一个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达东北以后,以原本的部分山东解放军为基础,广泛吸收周围的投诚势力,瓦解地方武装,吸收一些残余的老部队等等。

因为有着改编部队的充足经验,萧劲光将新吸纳进来的部队进行了特殊的改编,将老部队中的经验丰富的战士们混编到较为年轻化的队伍中,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东北野战军的队伍迅速从十几万人跃升到几十万,成为解放军四个野战军中实力最为强劲的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萧劲光坐镇南满只会,和手握重兵的杜聿明针锋相对,此时的杜聿明有意一举拿下南满,打通国民党在东北的交通线和生命线,双方在临江沿线展开了四次决战。

最终这四次决战都以解放军的胜利而告终,让东北战场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语

萧劲光一生的经历就是中国共产党近代革命的缩影,他留学苏联学习,回国后经历北伐、经历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开展过土地革命又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转战南北,他的一生都是革命的一生。

因为有出色的工作能力,萧劲光多次被派遣来到最艰难的岗位上,办学、整军、做政治工作、拉队伍,他从来没有叫过苦。

建国以后,萧劲光又投身到中国海军的建设中去,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