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毛主席在武汉会见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在与蒙哥马利的闲谈中提到了大将粟裕,毛主席称赞粟裕是最会打仗的人,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多次扭转战局,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是这样有大功劳的粟裕,却在1948年险些被撤换,还是陈毅老总替他发言,才让粟裕能够继续留在指挥位置上,最终一手促成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那粟裕为什么会被险些换掉呢?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粟裕又是如何指挥影响中国命运的淮海战役的呢?

这还要从粟裕斗胆谏言说起。

粟裕力排众议阻止渡江

1947年,解放战争已经经历了两个春秋,沉寂多年的解放军开始了对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大反攻,中原变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刘邓所部率领的中原野战军南下千里挺进大别山,为解放军的反攻起了一个好头,但是也让刘邓大军实力大减。

为了部队转战的隐蔽性和快速性,刘邓大军在渡河的时候丢掉了大部分难以携带的重武器和辎重,这就导致大别山地区的刘邓大军实力大减压力大增,为此中央军委决定援助刘邓大军。

1948年,刘邓大军在南线牵制住了蒋介石的重兵集团,而陈赓和谢富治的陈谢兵团、陈毅和粟裕组成的陈粟兵团则与刘邓大军一起,在南线将蒋介石逼到了被动位置。

因为刘邓大军在武器和补给方面相对较弱,所以中央在1948年作出决定,命令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的三个主力纵队渡过长江南下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下作战的目的有三个,第一是开辟解放军的江南战场,长江以北局势稳定以后则可以一鼓作气直下江南。

第二是协助刘邓大军,缓解刘邓大军连续作战的压力,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长期在山东活动,又有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完全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第三是将战争的重点吸引到蒋介石的身边,同时也能更好的牵制蒋介石手下的重兵集团,分化敌人的有生力量。

时任华野代司令员的粟裕认真分析了全国的战场形势,认为现在并不是南下作战的大好时机,应该集中力量在中原打打仗,力图做到歼灭敌人十万到二十万人的有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粟裕给中央发去了电报,认真阐述了自己对解放军未来用兵重点的建议和规划,此份电文发出以后,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粟裕的电报转呈中央以后,并没有让中央改变既定的决策和部署,但是却交到了毛主席的手中被细细审阅。

作为战役指挥员,粟裕坚决执行了中央的命令,着手开始准备部队的南下渡江作战,但是同时他还在分析中原战场的形势和南下渡江作战的利弊所在,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研究,让中央军委做出最为有利的战略决策。

经过两个多月的分析和研究,粟裕再次给中央发去了电报,论述了自己希望暂缓南下渡江作战的意见,这一次中央命令粟裕亲自来到中央军委当面陈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续两次的对中央部署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毛主席也想和这名一线的战略统帅详谈一下未来的战略部署。

1948年4月,中央书记处的五大书记共同听取了粟裕关于解放战争未来的部署和规划,在会议上,粟裕详细陈述了江南作战的利弊,在没有群众基础的江南作战,还要面对蒋介石的重兵集团,战役效果远远不如在中原地区打几场歼灭战。

对于这个问题,在会议上还是很难定论,毛主席和周总理考虑到刘邓大军的压力很大,还是想劝说粟裕率领兵团南下。

这时候毛主席对粟裕表示,如果你感觉到下江南作战确实有困难,那中央有可能会考虑更换统兵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还没来得及回复,一直旁听会议的陈毅已经坐不住了,他对毛主席表示,换谁也不行,现在的局势,除了粟裕谁去都是全军覆没。

会议结束以后,毛主席终于下定了决心,暂缓南下渡江作战,将战斗的重心还是放在中原地区。

那么中原地区又该如何打呢?粟裕又是如何运筹帷幄决战中原的呢?

“小淮海”到“大淮海”

1948年的中原古战场,风起云涌,济南战役结束以后,粟裕清楚的认识到,中原的作战还远远没有结束。

济南之后的下一个作战重点就是徐州,国民党军队同样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同样集结了大量部队在徐州及其附近地区驻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粟裕的战略构想,解放军应该在徐州东线和西线同时向中原和徐州以南地区发起进攻,沿途攻城拔寨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但是这并不是华东野战军一支部队能够完成的。

将战略意图汇报给中央军委以后,中央军委就统一部署了刘邓率领的中原野战军协同作战,于是中原野战军在郑州附近牵制了国民党孙元良兵团。

此后中原野战军分兵,由刘伯承率领中原野战军的两个纵队南下牵制北进的黄维兵团,以保证粟裕华东野战军的战略意图能够成功实现。

此时恰逢东北战场的大战结束,国民党在东北大势已去,于是就将眼光转到了中原地区,收缩兵力防守徐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徐州附近的国民党有孙元良兵团、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黄百韬兵团,以及南方的黄维兵团,国民党精锐云集,而解放军这边也是放手一搏。

刘邓的中原野战军和陈粟的华东野战军形成了统一的战前指挥,由刘陈邓等五位同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

此时淮海战役的作战目标已经不仅限于粟裕最开始所制定的徐州地区,而是覆盖两淮、海州、蚌埠地区的中原大战,“小淮海”真正变成了“大淮海”。

11月6日,粟裕命令发起淮海战役,这让粟裕麾下的将领们都替他捏了把汗,因为中央军委决定的淮海战役发起日期是8号,不顾中央命令贸然开战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为什么粟裕会这样做呢?

因为黄百韬要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集团在东北地区作战失败以后,就主动将兵力部署到徐州一线,主动放弃了海州和连云港地区,并命令驻扎海州的四十四军归属黄百韬的第七兵团指挥,一同渡过运河撤往徐州地区。

粟裕正是捕捉到了这个微妙的变化,一旦让黄百韬兵团回到徐州,那么淮海战役就会变成以徐州为中心的攻坚作战,这对解放军是非常不利的,于是粟裕当机立断的决定,将淮海战役的发起日期提前。

战役开始以后,国民党第三绥靖区的何基沣和张克侠战场起义,为解放军打开了徐州东北的大门,刚好拦住了回撤徐州的黄百韬第七兵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华野三个纵队从海州方向直追黄百韬兵团,第四第八纵队又从运河东岸包围过来,最终成功将黄百韬兵团将近十万人包围在碾庄,淮海战役正式打响。

淮海一战定中原

黄百韬为什么会被围困在碾庄?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粟裕久经沙场对战场的把握非常到位,捕捉到黄百韬兵团的异动就果断的发动进攻。

第二是蒋介石自己的原因,为了能够让驻扎海州的四十四军跟上队伍,他不惜下令让数十万人的黄百韬兵团在新安镇整整等了两天的时间,错过了最佳的转移时间。

黄百韬被围困以后,蒋介石开始了对中原战场的排兵布阵,命令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兵团东进营救黄百韬的七兵团,命令黄维的十二兵团北上渡河作战,迅速集结了将近八十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加起来也只有六十万作战部队,国共双方真正展开了一场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大决战。

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奋力东进,粟裕派遣解放军七个纵队阻击,随后将剩余全部兵力投入到全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中。

黄百韬困守碾庄,但是他借助部队驻扎时留下的防御工事拼死抵抗,给解放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战斗持续了十几天,负责阻击的几个纵队咬牙坚持,黄百韬渴望的救援迟迟不到,最终在11月22日弹尽粮绝,第七兵团覆灭,黄百韬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粟裕的部署,黄百韬第七兵团的战斗解决以后,就要全力歼灭徐州战场上的国民党其他部队,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就在黄百韬兵团覆灭的同事,华野两个纵队沿陇海线和徐淮公路痛击前来支援的邱清泉和李弥兵团,并做出进攻徐州的假象,邱李二兵团随即回师徐州不再东进。

但是更大的麻烦又来了。

徐州以南的黄维兵团正奋力北上,黄维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同时也是死忠蒋介石的强硬分子,他和孙元良等人一触即溃的风格不一样,在战场上从不耍滑头,又是美式机械化兵团,更是来势汹汹。

跟在黄维兵团后边的是李延年和刘汝明两个兵团,三个兵团北援徐州战场,解放军各纵队的压力都非常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底,粟裕做出了围歼黄维兵团的部署,但此时徐州的局势也尚不明朗,蒋介石又将他的救火队长杜聿明调到徐州前线指挥作战,杜聿明手中还有三十万人。

这样华野和中野的作战目标就有两个了,第一是围歼黄维兵团并阻击李刘两个兵团,第二是围困并伺机歼灭杜聿明集团。

此时形势万分危急,黄维兵团和徐州的杜聿明集团之间只有五六十公里,一旦打通以后兵力会合,那解放军就是拼尽全力也无法抵挡国民党重兵集团的进攻。

华野和中野的部队运用已经到了极致,再无任何多余的兵力能够调动,现在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战士们的意志。

12月,前线的作战持续了七天,这七天里粟裕没睡一次觉,时刻盯着作战地图,经过解放军战士的浴血奋战,局势渐渐的明朗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维兵团渡过浍河以后在双堆集被全歼,李刘两个兵团遭到重创以后不再北进,粟裕迅速调集十一个纵队在徐州西南的陈官庄围住了杜聿明。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的总攻发动,杜聿明集团被全歼,淮海战役以解放军获得全胜而告终。

此战从两淮地区开始部署,最终演变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此战活捉杜聿明和黄维等人,击毙邱清泉和黄百韬,同时重创了前来增援的李延年、刘汝明、孙元良和李弥四个兵团,取得了巨大战果,粟裕也因此一战成名。

结语

淮海战役的大获全胜证明粟裕有着非常高超的指挥艺术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军事指挥上,他配得上“战神”的名号。

淮海战役之前,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拿下了济南府,活捉了王耀武,为解放军在中原的大战开了一个好头,又通过淮海战役为中原的大战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粟裕敢于陈述自己的意见并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是他更加难能可贵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