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健康促进会主办,中国循环杂志协办的第五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在北京开幕。潘湘斌教授主持开幕式大会主席、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陆海天主任,外交部国际经济司王刚副司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高卫中主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王珂副局长,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刘国华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组织处李娟处长,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对外援助管理部原雪梅处长,中国红十字会援外处海丽曼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樊静副院长,土耳其心脏协会主席Ahmet Celebi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Ziyad Hijazi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资深专家莅临会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潘湘斌教授主持开幕仪式。胡盛寿院士致辞胡盛寿院士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心血管诊疗领域的突出热点之一。随着各类介入新技术、新器械、新产品的层出不穷,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已进入介入治疗的新时代。阜外医院在国际上首创的“无放射线经皮介入技术”获得国际同行广泛认可,被评选为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推广项目。胡盛寿院士表示,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下,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联合发起成立结构性心脏病专科联盟,以期带动全国结构性心脏病诊疗及相关学科共同发展,提高全国结构性心脏病诊疗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的健康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海天主任致辞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陆海天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全球每年有超过1790万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为结构性心脏病,但只有五分之一的患者接受了必要治疗。全球医疗资源和发展不均衡,以及结构性心脏病传统治疗方式费用高昂、侵入性等诸多缺点,都对探寻更适宜的新技术提出迫切要求。无放射线经皮介入这项富有变革性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将医疗费用降低40%,也为过去无法接受传统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治疗方式。非常高兴此项技术被纳入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推广项目,项目的启动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完美契合,将为全球卫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未来,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改善医疗需求紧缺的现状,为后代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平等公正的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