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郑玉洁,今年48岁,我跟丈夫和女儿一起生活在上海多年。女儿目前在上5年级。

我出生在贵州的一个小村庄,家中共有三个兄弟姐妹,我排行老二。大姐居住在家乡县城,而弟弟一家则定居在外地。

我的父母平日里在农村老家生活,偶尔会来我们兄弟姐妹家串门。他们身体硬朗,喜欢在家里务农,过着自在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父亲有六个兄弟姐妹,大伯已经去世多年,而爷爷奶奶也已不在人世。因此,家里有大小事情时,几个姑姑和大娘都习惯找父亲商量。母亲性格温和善良,几个姑姑对她也十分尊重,所以在家族中,父亲通常承担主要责任。

由于父母和蔼可亲,家里的亲戚来到老家或者城市时都会优先考虑到我们家。他们那一代人对待亲戚来访有着特殊的情感和义务感。小时候,家里来了亲戚住不下时,我们孩子们常常会去邻居家暂住,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如今老家依然热闹,亲戚来访仍会住在家里,而这种安排大家也觉得很自然。正因如此,如果有亲戚到达我们姐弟所在的城市,父亲总会积极安排让他们住在我们家。然而,父亲似乎并未意识到这样的安排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和负担。

有时是亲戚的孩子需要在城市里转车上学,父亲总会通知我和丈夫去车站接送。这些情况都还好,因为时间不长,人数也不多。

说实话,我特别害怕父亲打来电话,告诉我哪个亲戚又来了。有时候我真的没时间,但父亲却责备我不够体贴。

就在几年前,我姑家的表弟媳妇带着她的弟弟一家到上海给她母亲看病。一家六口热闹地到了我们家。

父亲早早通知我,让我联系表弟,将他们接到我们家住。当时他并没有提及到来访人数。我和丈夫接到他们时才知道,总共有六个人,当时我们都很为难。

说实话,我和丈夫也过得不容易。上海的房价很高,我们全款购买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虽然小了些,但勉强三口之家住还算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偶尔来住也还能应付,毕竟人数不多,而且亲情也让一切变得容易一些。

但这次亲戚来访就不同了。我这表弟媳妇父母也都是我们附近镇子上的,离得不远。我一直在担心如果安排不周,让他们感到不舒服,回去让人家说,那可就不好了。

我和表弟说家里空间有限,担心无法安排得周全。表弟媳妇却说:“姐,没关系,我们在老家时都挤习惯了。挤挤没关系,实在不行就打地铺,凑合几天就好了。”

表弟媳妇的父母也表示打地铺无所谓。我和丈夫考虑了一下,觉得这样安排还是不太合适。毕竟他们来是为了看病,打地铺又冷又硬,对身体也不好。

在家里住人不仅仅是提供住处,还需要提供帮助和照顾,比如做饭等。但我和我的丈夫都在工作,时间不是很充裕。如果答应让他们住下来,怕是闹得鸡飞狗跳。

最终,我和丈夫商议后决定给他们找个旅馆。我告诉表弟他们,我们家里情况实在不方便,所以我们在医院附近给他们安排了旅馆,方便看病。

表弟没有发表意见,表弟媳妇和她的父母一开始不同意,还想住在我们家。我说旅馆费用由我和丈夫承担,他们才同意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丈夫忙于往返医院等事务,还得请客吃饭,同时还要工作和照顾孩子。我们俩非常忙碌。当时庆幸的是,选择了旅馆,情况都变得如此复杂了,如果他们真的住在我们家,可能会更加麻烦。

等他们离开后,我给父亲打了电话,解释了家里空间有限,无法容纳他们六个人,所以我们安排了旅馆,并且请客吃饭,还带他们去医院。母亲问我旅馆花了多少钱,我告诉她大约花了5000多。

父亲问是否需要这么多钱,但后来他说:“既然都是亲戚,就应该帮助。”他还提到以前我姑姑一家对我们的帮助。

我和丈夫觉得在这件事上已经尽了全力。然而,不久后,父亲听说表弟媳妇的父母在村里抱怨我们在大城市看不起人,不让他们住在家里,这让父亲感到很委屈。不过,事情过去后,我们也就不再计较了。

上周,我收到了表叔的电话,他是我二姑奶的儿子。他说要带表婶来上海看眼睛,并顺便在这里玩几天,总共四个人。他询问是否方便让他们住几天。考虑到上次的经历,我立刻找了个委婉的理由拒绝了他们。

我平时与这个表叔并不多来往,因为二姑奶远嫁到东北那边。早些年,父母曾去那里看望过姑奶,后来姑奶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年流行起了建立微信群的风潮。因为父亲他们当时不太熟悉这方面的操作,所以让我帮忙管理。于是我也成了其中的一员。有一次,我的表叔偶然回到家乡,来探亲访友。碰巧看到我在家里带着孩子,就慷慨地给了孩子100块钱。

现在,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表叔才会在微信群里给父亲拜年或者寄语。在平时,很难见到他的身影。我打电话给父亲,告诉了他这件事。本来我以为父亲会责备我没有尽到亲情义务。但出乎意料的是,父亲并没有多说什么。我向他提议,有空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一下,我会拿一些钱去医院看看他。父亲#图文万粉激励计划#说让我自己决定。

那么,你们在外地的时候,如果有亲戚想要留在家里住,是如何处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