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喊话济宁教育局,初中内卷严重,“双减”只是让内卷更换形式

有网友喊话济宁教育局,反映初中卷的太厉害了,“双减”呢?

济宁网络问政平台上关于初中生作业太多,压力大,卷的太厉害的反映比比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网友在其他平台上问:谁来说说济宁十五中的作业到底有多少?都做到十一二点吗?还有做到一两点的?

引起众多家长议论。

家长A: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刚开始作业还不多,后面越来越多。数语外,史地生政,都有作业。写的,读的,背的,打卡的,还要家长听写检查签字。有时候晚上作业都写到十一二点,非常辛苦,根本没有时间去预习、复习及做课外拓展。

家长B:真正学习好的孩子作业很快就能完成,剩余时间都在自我提升,不会满足于老师教的知识。12点写完,你应该看看他是在写作业还是在捣鼓其他东西。

家长C:附中集团内部的老师其实校本部老师与三中四中老师也没啥区别,学校与学校之间只有孩子与孩子不同、家长与家长不同、家庭与家庭的不同!

家长D:教育资源供需不对等,决定了想要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就是要比他人“更高更强”。在没有做大“教育资源”蛋糕之前,“内卷”并不会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内卷是近来一直被专家和网友们讨论的焦点。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相互倾轧,造成内耗的现象。

比如说教育的“剧场效应”:有一些人不守规则,站起来,然后所有人都必须跟着站起来,恶化了整个环境。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教育内卷成为了常态,加大了学生的负担,也增加了焦虑。

陶凯元委员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64%的青少年学生认为与学业压力有关,65%的监护人认为与学校管理或学业竞争力相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缺觉也是全国中小学生的老大难问题,由于课后作业量大,很多初中生不能在晚上11点前入睡,而早上最迟也要在早上6点半起床,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户外运动少,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是升学压力的真实写照。而且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过度竞争和内卷化给成年人带来了焦虑和紧张情绪,这种情绪无疑也会通过家长传导给孩子,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家长,都在贩卖焦虑。

随着知识的难度增加,他们写作业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睡得一天比一天晚。一个初中生写作业到晚上十一点,或更晚。别说是个孩子,就是大人天天熬夜到深夜,休息不好,第二天能精力充沛吗?专家们总是强调熬夜对人体伤害过大。请问,那为什么非要让学生们学到那么晚呢?不能从孩子们的健康方面考虑改变一下吗?

学生的健康和学习效率应该被优先考虑,打疲劳战,会适得其反。当人在疲劳的时候,记忆的大门已关闭,一点也学不进去了。反而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有效破除“教育内卷”“剧场效应”等顽疾,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避免过度竞争和焦虑情绪的产生。让教育回归本真,缓解老师、家长教育焦虑,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而不是把教育作为一块敲门砖、一个功利性的尤其是短期功利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