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言:美国海军“超级蜂群”项目研究如何建造、部署和控制数以千计的小型无人机,以绝对数量压倒对手防空系统。美国无人机专家彼得·辛格认为,“超级蜂群”计划不一定会成为“战争赢家”,因为各国军事研究人员已经在研究对付无人机蜂群的方法。“每种武器必然都有一个克制的方法,问题只是在于后者到底有多么可靠和有效”。

(一)微观策略

微观策略是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在技术上,对于“超级蜂群”的反制与一般意义上的反无人机蜂群的研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反无人机蜂群的技术手段主要分为探测跟踪、软杀伤和硬毁伤三类。

探测跟踪:有效的探测、识别、跟踪和定位是成功反制无人机蜂群的前提条件。对无人机蜂群的基本探测技术包括雷达探测、射频探测、声波探测、光电探测(包括激光探测、红外探测以及可见光探测)。当无人机以蜂群形式多方位来袭时,目标探测与识别难度较高,需要更加快速准确的全方位、多目标探测跟踪技术。

软杀伤:通信、导航等资源对于无人机蜂群功能发挥非常重要,软杀伤就是通过对此类资源进行干扰或欺骗,使无人机蜂群丧失协同作战的能力。

硬毁伤:对抗无人机蜂群的硬毁伤手段主要包括成熟稳定的弹炮常规武器、新型高效的高能激光与高功率微波等定向能武器以及智能机动的“以机制机”方式。

根据通常的观点,高能激光、高功率微波武器具有较高的效费比,在未来反无人机蜂群作战体系中将发挥关键作用。

(二)蜂群能力支撑

与LOCUST等典型的无人机蜂群项目相比,“超级蜂群”项目的主要内容虽然也是一系列具体的技术研发,但这个项目是从一个抽象的目标能力视角切入,由多个旨在克服“蜂群”无人机技术难题的子项目组成。这些子项目涵盖了无人机蜂群的生产、部署和指挥控制(C2),贯穿了无人机蜂群作战能力形成全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项目群。在考虑如何反制“超级蜂群”的时候,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切入。

生产角度:生产环节是构建无人机蜂群作战能力的基石,这个角度关注的是无人机蜂群的制造过程,包括成本效益、生产效率、技术创新以及可持续性。就“超级蜂群”项目而言,3D打印技术可能是关键,它能够快速、低成本地制造大量无人机。同时,模块化设计和数字设计工具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部署角度:前沿部署是确保无人机蜂群能够迅速投入作战的关键。这涉及到无人机的运输、部署位置的选择、快速启动能力以及自我保障等多个方面。就“超级蜂群”项目而言,通过各种“无人母舰”进行运载和发射小型无人机是一种可能的方式。此外,前沿基地或移动平台的设计也是关键,它们需要能够支持无人机的快速发射和回收,以及提供必要的维护和补给。

指挥控制(C2)角度:指挥控制(C2)是无人机蜂群作战的核心。有效的C2系统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的实时监控、任务分配、通信协调以及作战决策等功能。有效的C2系统需要能够处理来自数千架无人机的数据,并在必要时进行实时决策。这要求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和先进的算法,以实现群体智能和自主协调。通信系统也必须高度可靠,以防止敌方干扰。此外,C2系统还应具备灵活性,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战场环境和任务需求。

以上是“超级蜂群”作战能力的三大支撑,如要考虑对其进行反制,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同时进行突破。

(三)宏观策略

从宏观上来看,反制“超级蜂群”的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并采取多层次、多维度的方法。这包括针对生产环节的后勤战、针对部署环节的积极防空作战以及针对指挥控制(C2)环节的狭义反无人机蜂群作战。

1、针对生产环节:后勤战

任何强大的作战系统都离不开稳定且高效的后勤保障。“超级蜂群”由于无人机数量庞大,且作战环境复杂多变,其后勤保障体系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物资供应线的脆弱性、维修保障的困难以及技术支持的不足等,都可能成为反制“超级蜂群”的突破口。针对这些弱点,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反制措施。首先,通过情报侦察和信息分析,精准打击敌方的后勤补给线(包括3D打印装置和材料)。例如,利用特种作战部队或精确制导武器,破坏敌方物资储备库、运输平台或关键交通枢纽,从而切断其物资供应,使无人机因缺乏燃料和零部件而无法持续作战。其次,针对敌方的维修保障能力进行干扰和破坏。可以通过网络攻击或电子战手段,干扰敌方的维修信息系统和通信设备,使其无法及时获取维修信息和指令。同时,还可以利用特种作战手段,渗透敌方维修基地,破坏维修设备和工具,使其无法对无人机进行有效维修。

2、针对部署环节:积极防空作战

针对“超级蜂群”的部署阶段,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阻止或延迟无人机蜂群的到达和部署。要求我方防空系统不仅要在防空探测范围之内具备对敌方无人机的探测、识别和打击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精确、快速的行动,在防区之外阻止敌方无人机或其部署平台。这要求我方在防空作战中保持高度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可称之为积极防空作战。

我方的防空系统及其他支援装备系统需要具备广覆盖、高分辨率和快速响应等能力。可以通过加强雷达、光电等探测设备的部署和升级,提高对敌方无人机及其部署平台的探测和识别能力;同时,利用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高炮等武器系统,对敌方无人机及其部署平台进行精确打击。

积极防空作战需要注重信息融合和协同作战。我方需要将各种探测设备、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形成一个高度一体化的防空网络。通过实时共享情报信息、优化指挥流程、提高协同效率,确保我方在防空作战中能够迅速、准确地应对敌方无人机及其部署平台的威胁。

积极防空作战有时候是先发制人的作战,在无人机集群部署之前,对其部署平台和支持系统进行打击,减少其作战能力。

3、针对指挥控制(C2):狭义上的反无人机蜂群作战

在战场指挥控制(C2)的反制策略方面,目标是破坏或干扰无人机蜂群的指挥控制系统,使其失去作战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攻击手段,入侵无人机的指挥控制系统,破坏其数据链路或篡改其指令,使其无法正常执行作战任务。另一方面,利用电子干扰和压制技术,对无人机的通信频段进行干扰,使其无法正常接收和发送信息,从而降低其作战效能。此外,通过其他软硬结合的方式令其蜂群指挥控制(C2)系统失能也属于这一作战范围。

电子战:利用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瘫痪无人机的通信和导航系统,使其无法接收指令或定位。

网络攻击:通过网络手段侵入无人机的控制网络,夺取控制权或植入恶意软件,使无人机失控或自我摧毁。

反无人机武器系统:研发和部署专门针对无人机的武器系统,如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等。(北京蓝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