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涂如松案:一场冤案与正义的较量

清朝雍正年间,湖北黄州麻城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县的离奇案件。此案的主角,便是普通百姓涂如松

他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被卷入了一场冤案之中。经过三次复查,才使得无辜者沉冤得雪,正直官吏受到嘉奖。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场充满曲折与正义的涂如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涂如松与妻子杨氏结婚后,感情并不和睦。杨氏自小娇生惯养,对侍奉婆母一事深感厌烦,每当涂如松不在身边,便会对婆婆大声训斥。

涂如松初时还忍耐着,但后来终于忍无可忍,动手打了妻子。杨氏受不了丈夫的粗暴,便离家出走,回到娘家。

按照清朝的法律,妻子在未经丈夫同意的情况下离开,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因此,杨氏在娘家待了一段时间后,不得不回到涂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杨氏与涂如松的关系并未因此得到改善。某年冬天,涂如松的母亲生病卧床不起,杨氏虽然回来照顾,但依旧对婆婆不敬。

一日,杨氏又因琐事与婆婆发生争执,涂如松见状,一怒之下再次动手打了妻子。杨氏一气之下,再次离家出走,这一走便是数月未归。涂如松焦急万分,四处寻找妻子,但始终无果。

这时,同村的赵当儿告诉涂如松的妹夫杨五荣,他曾在某处见到过杨氏的尸体。杨五荣信以为真,便到县衙告状,指控涂如松杀害了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涂如松被带到县衙审讯,但他坚决否认杀害妻子的事实。由于证据不足,案件长时间无法结案。

此时,赵当儿的父亲来到县衙,向县令求情说:“我儿子是个不肖子,他不知王法,他所说的全是玩笑话,作了伪证。

请求官府撤回他的证词,以免牵连我们坐牢。”县令经过一番详查细访,发现唆使杨五荣告状的后台是本县秀才杨同范。

原来,杨氏在嫁给涂如松之前,曾是当地王祖儿的童养媳,王祖儿还没与杨氏举行婚礼就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氏后来便与王祖儿的表侄冯大通奸。这次被涂如松殴打后,杨氏离家出走,便藏在冯大家中。

冯大的母亲听说涂如松因杨氏吃了官司,害怕招来灾祸,便想告诉官府。但冯大非常害怕,便跑去告诉了杨五荣。

于是,杨五荣与杨同范等人商议,将杨氏藏在杨同范家的夹壁墙里,并唆使杨五荣继续控告涂如松。

得知真相后,县令奏请上级官府革去了杨同范的生员(秀才)资格并通缉捉拿杨氏。然而,一年后仍杳无音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本乡一个姓黄的人死了个男孩子,尸体被埋在河边沙滩上。一场暴雨过后,尸体被冲到了河边。

有人认出这具尸体正是失踪多时的杨氏。县令立即派人前往验尸,但尸体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此时,总督迈柱听闻此案,便委派广济县代理县令高仁杰重新查案。高仁杰是个候补县令,正想谋取汤知县的位子,因此他一心想推翻汤知县的判决。

高仁杰收买了验尸官薛某,让他伪造证据,将死者认定为女尸,并谎称肋部有重伤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五荣等人听了验尸报告后,便进一步状告涂如松杀妻。他们还诬陷县令汤应求收受贿赂,办案的李献宗玩弄文字、徇私枉法,验尸官李荣谎报验尸结果。

面对这一系列的诬陷和伪造证据,涂如松的处境愈发艰难。然而,就在此时,正直的官员站了出来。

他们坚持公正执法,对案件进行了第三次复查。经过详细的调查和审讯,他们发现了高仁杰等人的罪行,揭露了他们的伪证和诬陷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涂如松被证明是无辜的,他被即刻释放归家。而那些诬陷他的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雍正皇帝亲自批阅了此案,对正直官员的公正执法给予了嘉奖。他称赞他们秉持正义、维护法纪,为百姓伸张了正义。这场冤案终于得到了昭雪,涂如松也得以重获清白。

涂如松案虽然是一段悲惨的历史,但它也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正直的官员们坚守法律、维护正义,最终使得无辜者得以沉冤得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压力,我们都应该坚持正义、捍卫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

回首涂如松案,我们不禁为那些坚守正义的官员们点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公正与正义。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那些导致冤案发生的因素,努力消除社会中的不公与偏见,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法律的庇护下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