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耿飙功夫不错,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和与他比武呢?"
许世友和身边人说道,警卫员一听许世友的话,就知道他又想四处找人比武了,只能无奈的听着,没想到许世友又和他说:"你去给我联系联系耿飙,以后有机会时我要和他比武。"
警卫员无奈的笑了笑,接受了自己首长孩子气的任务。
没想到,这件事传到耿飙耳朵里时,耿飙竟然说:"不用比,他打不过我。"
许世友又怎样故事?他武艺如何?为什么喜欢到处和人比武呢?
一代大将许世友,与武术结缘
在开国将帅中,许世友可以说是"武林高手"的代名词,一身强硬的功夫,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这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
1905年,许世友出生在河南省新县泗水店区许家洼村,这个地方靠近大别山,民国初期,山里的土匪经常与官兵勾结,闹得村里的百姓不得安宁,村里的年轻人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都去习武,许世友深受他们的影响,从小就喜欢耍拳脚棍棒。
许世友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日子过得更是雪上加霜。8岁那年,一个武术师傅来到许家洼村,年幼的许世友就去给武术师傅当杂役只是为了能混口饭吃。
当杂役期间,许世友就被这拳脚功夫所吸引,一招一式,看得聚精会神,学得有模有样。武术师父也发现了许世友的武术天赋,就将他带到了嵩山少林寺习武。
嵩山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刹"之称,在这里习武期间,许世友学习十分刻苦。他先学了3年吊臂,3年睡桩,然后又练习将手指插入沙袋的"一指神功"。
练习吊臂时,许世友每天晚上都要束腰吊桩而睡,刚练时,他整天头昏脑涨,浑身浮肿,他的师兄弟们都叫苦不迭,只有许世友一句怨言没有,默默咬牙坚持。
许世友凭借着对武术的热爱与天赋,在少林寺的表现非常优异,虽然是寺里年龄较小的,但却是学得最快的,领悟能力极强,别人几个月学会的东西他只需几天便能得其中要领,因此常得到师父们的夸赞。
由于许世友的认真刻苦,八年下来,他不仅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练就了飞檐走壁的武艺绝学。他内功深厚,力大无比,碗口大的杉树,他可以一口气劈断好几棵。
为了测试他的力量,有人将12颗铜板叠在一起,让许世友劈开,许世友一刀劈下去,铜板顿时变成了24块,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
3寸来厚的大方砖也是不在话下,许世友稍稍运气,一掌就将大方砖四分五裂。
他动起来也是身轻如燕,面对五六米的鸿沟,他能够一跃轻松跨过。少林寺丈余高的围墙对他来也是小菜一碟,他翻翻身就能上去,跳下来时,能在空中翻三个筋斗再轻轻落地。
他动作灵敏,身手矫捷,多人对他泼水他都能轻松避开,一滴水都沾湿不了他的身。此时,年仅16岁的许世友,已经是一位本领高强的武林高手了。
离开少林寺
许世友本来想在少林寺里继续提高自己的武术水平。但是,一次偶然发生的事情,让许世友不得不离开他居住多年的少林寺。
那时,在许世友家乡,一直有一个有名的恶霸,就是地主家的儿子,他欺软怕硬,仗势欺人,家乡的人都苦不堪言,心里对他非常痛恨。
在一次回家探亲时,这个地主恶少又在欺负人,充满正义感的许世友看不下去了,就想着教训一下这个恶少。谁知,许世友臂力惊人,竟失手将这个恶霸打死了。
地主一家哪是省油的灯,扬言一定要许世友偿命,这下许世友不得不弃家离寺,开始四处流浪,后来在军阀吴佩孚的部下当兵。
后来,1927年,许世友加入我党,凭借这一身硬本领,为我党屡建奇功。
许世友的大刀
屡立战功的许世友本来是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但是他最钟爱的还是大刀。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军枪弹不足,大刀是冷兵器中最为实用,最让敌人胆寒的一种兵器。因此,我钟爱大刀。"
在战争年代里,许世友参加过许多有名的战斗,无论何时,他的大刀从未离过身。
那时,我军武器匮乏,枪炮不多,弹药更是缺乏,许多战士要靠肉搏。
许世友的这把大刀,还真在战场上发挥了不同寻常的威力。
那是1931年11月,红四军攻打黄安城,时任12师34团团长的许世友,被称为我军的"大刀团长"。
当时,敌军有两个团的兵力,且武器先进,轻、重机轮番上阵。而我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且枪弹不足,敌我双方兵力悬殊。
战斗打响了,敌人举两个团的兵力,向我军发起猛势进攻,轻、重机一阵阵扫射,炮火有如毒蛇在我军阵地上游走,炮弹卷起无数碎石、尘土,战场上黄土四起,硝烟弥漫,敌人趁着弹火的掩护,嚎叫着扑向我军,突破了前沿阵地。
面对眼前的形势,许世友沉着冷静,他知道自己部队的弹药不多了,经不起浪费,只能和敌人进行白刃战,他忽地拔出身上的大刀,朝着身后的士兵大喊一声:"兄弟们,跟着我冲。"
然后他挺身冲出去,举起大刀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由于平时许世友经常教部下一些武功,所以,34团的人基本都会耍刀打拳,战场上,许世友与34团的战士们左一刀,右一拳,硬生生靠着一身力气将敌人打的落花流水。
敌人没有料到34团的大刀兵团如此神勇,都纷纷出城而逃。许世友率领部队穷追不舍,接近敌人时,就举起大刀一阵猛砍,敌人如困兽一般发出惨叫,抱头鼠窜,都改变方向逃窜。许世友鼓舞士气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家跟着我冲啊!打死小鬼子!"
部队跟着许世友继续追赶,把敌人赶回了老巢,并尾追敌人,突入到黄安城内,将城内的敌人全数歼灭。
不光在这次战斗中,许世友的武艺发挥了大作用,在其他战斗中,它也发挥了作用。
时间来到1934年,这一年,许世友担任我军25师师长一职,即便升官了,但是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精神从未变过。
有一次,他率领部队执行狙击任务,不料被敌人发现,于是乎展开一场激烈的肉搏战,杀敌先杀为首的,在一片混乱的厮杀中,许世友抓准目标,冲到敌军的军官面前,到了近前,许世友举刀便劈,可就在这时候,敌兵的两个小兵冲过来"救主",两把刺刀驾住了许世友的大刀。
许世友当场就怒了,他巧妙地旋转大刀,迅速地左右一挥,大家还没有看清是怎么回事,这两个小兵已经倒下了,随后他轻而易举地砍杀了那位军官。
自此,许世友的"大刀"威名名扬四方。
热衷比武
随着许世友大刀名声的传播,他还有一个怪癖也被传得很广,那就是喜欢找人比武。
许世友在少林寺习武时,他的师父有也是这个嗜好,就是无论到哪儿,都喜欢找当地的高手比试一番,师父的做法对许世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形成了以武会友的习惯,一有机会就喜欢找别人比试比试。
1973年秋天,人民解放军8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被从南京调往广州当司令员,临行前,他特意坐车来看他从前的少林师弟肖山林。
师兄弟见面,两人聊过天后,自然又要比试一番。
俩人来到了空地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比武切磋,许世友师兄弟二人出自同一师门下,二人都很熟悉彼此出的拳法,两人都是见招拆招,打了十几个回合,仍不分胜负。
然而在一来一往中,肖山林忽然使出了一招陌生的拳法,许世友不曾见过这种拳法,没来得及出手就被打倒在地,一时间,在场的警卫员见状都大惊失色,许世友丝毫不在意,他不急不缓地起身,爽朗地笑着问道:"好小子,武功见长啊,你这使得什么招数啊,以前没见过啊。"
肖山林摸摸头,笑着答道:"这是在济空法师那里学的,叫梅花拳。"
许世友丝毫没有觉得被打败是件很丢人的事情,反而连连称赞他功夫胜过自己,觉得通过比武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更加热衷比武,这也使他还想和耿飙比武。
许世友下战书 却遭拒绝
耿飚也是出身少林,一身武功可是出了名,许世友对耿飚很感兴趣,早就按捺不住想跟他比试,这不,有一天,许世友想找来他比武,大家都知道许世友也是个厉害角色,都等着消息,抓准时机来看热闹。
但是,耿飚听说后,却连连摇手拒绝:"不用比,他不是我的对手。"
这话传到了许世友的耳朵里,倒是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较着劲儿来到了这里,执意要和耿飚比武。耿飚借口公务繁忙,推脱了一番。但是许世友何等的耐心,他说愿意一直等耿飚处理完公务。
直到耿飚说要有一个紧急会议要开,要商讨军情,许世友才妥协离开,但是他想跟耿飚比试的念头一直未打消。
之后,许世友又找了耿飚几次,耿飚无奈,最终解释道拒绝他的要求,是因为他知道许世友的实力,如果非要比试,两人难免会出现受伤的情况,这是他不希望出现的画面。
无论哪一个受伤对我军来说都是莫大的损失,现在我们的任务应该一致对外,能力留在战场上,留给侵略者,谁更厉害不重要,取得革命的胜利才是胜利。
其实许世友想找耿飙比武是有原因的,耿飙也是在部队里有名的武将。
人间少侠耿飚
那么,以国家主要任务,拒绝许世友比试的耿飚,他有什么传奇人生呢?
耿飚1909年出生于湖南一个贫苦的家庭,七岁那年,他随着父母逃荒,13岁那年,小小年纪的他在矿场当童工。
耿飚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是他父亲却不是一般人,而是出了名的武林高手,清朝末年,他被慈禧太后召进宫,担任大内保镖一职。他因为武功出色,立了很多功,皇帝赏赐给他一对虎头双钩,从此,"双钩大侠"的名声由此而来。
父亲有意栽培耿飚武术方面的能力,因此,他在耿飚小的时候就开始传授给他武艺,耿飚也是个武术奇才,在父亲的指导下,他还是个毛头小子时,便已经成为了一个身轻如燕的少侠,把父亲的绝技都学习过来了。
家贫的耿飚迫于生计,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后来又一次,他受到水口山党组织的教育,他顿时明白了党才是救贫苦民众于水火的救世主,他强烈的想跟着党一起,为国家与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湘江血战
19岁那年,耿飚结束了流浪生涯,加入我党。25岁那年,跟随我党参加万里长征,由于耿飚武艺超绝,被任命为前卫团团长,当时,我党与国民军队交战非常激烈。
湘江之战非常重要,是关系到我军生死存亡的一场重要战役。湘江一战可谓是非常激烈,国民党军队有15个团的兵力,仅30万人,而我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人数是国民党四分之一都不到,差距如此悬殊,形势的危急可想而知。
11月25日,我军已是四面楚歌,只能强渡湘江,于是,耿飚作为团长,担负起抢占界守的职责,他领着第四团冲锋陷阵,经过一场激烈的酣战,才占领了界首。
然而,好景不长,国民党派来了十几架飞机和大炮对我军进行丧心病狂的轰炸,我军炮弹不足,哪有能力抵御强大的真枪实弹,我军战士无力招架,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血泊中。
耿飚看到这一幕,痛心疾首,他狂吼着,拿起大刀便于敌人展开厮杀,但是实力悬殊太大了,耿飚别无他法,只能带着残余的士兵先行撤退。
12月1日,为了渡过湘江,耿飚从剩下的战士中挑出一部分伤势不是很严重的,勉强组织起来一支队伍,再次冲出去,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军决一死战。
历经几个小时的枪林弹雨,激烈酣战,耿飚带领战士,创造出了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场奇迹,我军最终突出重围,顺利渡过了湘江。但是这一战我军也是损失惨重,牺牲了将近三万六千个战友。
陕北开荒
后来,耿飚来到陕北执行任务,陕北经济条件很差,生活资料匮乏,兄弟们经常吃不饱,耿飚听到陕北的山上有很多野生动物,他就想到去山上打猎,让兄弟们吃饱饭。
附近的村民说,这山上常常有老虎出没,安全起见,还是别去了。但是,耿飚还是偷偷跑去了,他一个人上山,都没有人发现,当他回来时,竟然拎了头老虎,大家都惊掉下巴,这真是比武松都要厉害几分。
耿飚心系远在延安的朱司令,他还特地送了一只到延安,受到了他们的夸赞。
切断敌方联络通道
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一次,耿飚牵着大狼狗在山下打猎,好巧不巧,遇到蒙古王爷也在打猎,二人一见如故,相聊甚欢。
蒙古王爷见耿飚的狼狗身手敏捷,一看就是训练有素,非常喜欢,就问耿飚能不能把狼狗送给他。
耿飚看了看爱犬,心中十万个舍不得,这只从小就跟了他,自己一把一把地训练他,这只狗也跟着他上过战场,对耿飚来说,他已经不是一条简单的狼狗,而是他的一个"战友",但是,思考再三,耿飚忍痛割爱,还是把狼狗送给了蒙古王爷。
但是,狗不是白送的,内蒙古王爷向耿飚提供了很多国民党的情报,他把国民政府埋在附近的三部电台位置告诉了耿飚。
电台可是非常重要的传递情报的东西,耿飚当即心生一计,要切断国民党的电台,让他们失去情报来源,这对我军将十分有利,于是,他当即带领兄弟们切断了国民党的联络通道。
娄关山传奇
除了因武结缘,获得重要情报外,耿飙还数次凭借自己的武艺,建立战功。距离贵州遵义北部50公里的娄关山,重崖叠壁,层峦叠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组织命令追击敌军,夺取娄关山。
时任红四团团长的耿飚,带领战士披荆斩棘,过关斩将,血战娄关山,毛主席都夸赞了他。
娄关山上,寒风凌冽,险峻陡峭,我军战士一路披荆斩棘爬上了山头,突然间,一群人马从后面冲了出来,我军反应迅速,立刻掏出武器与他们厮杀。
山上狼烟四起,阵阵刀兵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混战中,有一个人的身影分外引人注目,他挥舞着手上的兵器,眼神狠厉地看着前方的敌人,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对杀一双,他的全身几乎都被血染湿了,但是他毫不在意,只顾杀敌。
他便是耿飚,经过一夜的血战,我军终于取得了胜利,耿飚在这次战役中立下了大功,毛主席专门写信赞扬了他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
拒绝比武
耿飚的骁勇善战在军中是远近闻名,同为武林出身的许世友非常想与之一决高下,因此几次三番找耿飚比武,但是耿飚拒绝了。
实则,耿飚不是看不起许世友,而是他心怀善念,不想伤害了许世友,两个人当众比武,谁输了都会影响到声誉,而且两人的共同目标都是一致对敌,一身本事需要在战场上施展。
耿飚与许世友二人都有大将风范,此一事丝毫没有影响到二人的关系。耿飚也是非常敬佩许世友的,他的武功也是有目共睹的,但许世友却在1973年,败给过一位女战士。
我军队伍里,有个女战士,是出了名的女中豪杰,她曾一人怒挑山贼,拳打匪寇,她就是有名的女战士何子友。
许世友早就久闻大名,他这爱比武的毛病又犯了,这不,1933年10月的一天,许世友终于约到了何子有,实现了他的比武愿望。
当时,许世友几招打得很是漂亮,大开大合,运气成风。而何子友则是防御为主,顺势接招。
这时,许世友想乘其不备,击倒她,就冲到她身边伸手想拽倒她,怎知,何子友钱敏捷地躲开了,还借势飞起一掌,敲在了许世友的脑门儿上,观战的大伙儿纷纷起哄到:"许和尚,你输啦,快下来吧!"
许世友拿得起放得下,他甘拜下风并向何子友敬了一杯酒,非常具有大将宽广的胸襟与豁达的风范。许世友的这种胸襟气度也是让耿飚非常钦佩的。
自古,战场是将军的驰骋之地,他们运筹帷幄,决策千里,一展雄风。国之大将,捍卫国土,守护疆域是他们神圣的职责。
将军二字,来之不易,这背后承载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凌云壮志,是"视死忽如归"的坚毅气魄,是战场上刀火相接的奋勇杀敌,是背后不为人知的血与泪的努力练就。
在战场上,刀枪无眼,战火无情,面对凶恶的敌人,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恃强凌弱是人类的本性。
因此,想要成为一名将军,需要下狠功夫,有强硬的本领。
许世友与耿彪都出身武林,武艺绝伦。后来二人都加入我党,成为大将,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比武之事亦可看出两位将军的风范,无论如何,他们鲜明的性格与出色的能力成为了众人眼中的英雄,他们的能力让人望尘莫及,对国家的赤诚之情也深深感染了后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