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发布了《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详细列举了美军在南海进行军事活动的信息,包括部分异常接近中国大陆领空、领海的相关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报告提到了这么一组数据:2023年,美国海军至少有11艘攻击型核潜艇、两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前往西太平洋执行战略巡航任务。从报告的内容来看,美国海军核潜艇活动的相关信息,有一部分是公开的,但也有秘而不宣的,我们能够将这组数据写进报告,说明对态势的掌控有相当的自信。

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是对美军发出的信号。在美军2024到2025财年的预算中,用于“太平洋震慑”战略的经费增长了8%,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加大在西太平洋的水下力量部署,也就是说,美军将会在西太平洋部署更多的核潜艇。

为此,美军提出了加快水下力量的建设,尤其是“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的建造工作,并且准备采购第二艘。美军如此重视水下力量,一方面是因为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日益完善,美军认为从水面进行突破,将会付出惨重代价,另一方面也是美军的一个思维惯性,认为反潜能力是中国海军的主要短板,美军在水下仍然拥有“无可争辩的统治地位”,例如2020年的时候,美国海军就在一份报告中认为,只要为核潜艇部队配备足够多的反舰导弹系统,就有把握在72小时内“消灭中国海军”,一些美军高级将领同样也有过类似的暴论,可以说,核潜艇就是五角大楼最大的倚仗。

如果时间倒流20年,美国海军真有这个信心,但是现在?从我们的报告中,展示对美军核潜艇活动轨迹的掌握程度来看,美国海军早就没有了这个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否认的是,反潜能力曾经确实是我们的短板,不仅缺少先进的声呐、反潜鱼雷,也缺乏完整的体系,比如没有固定翼的反潜巡逻机;但如今不同了,中国海军的主要驱护舰,都装备了拖曳式主被动声呐、舰载直升机,数据显示,中国海菊装备有先进声呐的现代化军舰,数量在世界海军中是最多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拥有空潜-200反潜巡逻机,装备的磁异探测器,是探测核潜艇的有效利器;美国印太司令帕帕罗上将也承认,尽管美军核潜艇目前仍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中国海军新型核潜艇的服役,这样的优势地位可能也不会太长久。在解放军日渐完善的装备条件下,美军核潜艇在中国周边越来越难以藏身,比如“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出现事故,外界都才猜测,他是否因为被中国海军发现,而慌不择路,最终出事后才选择落跑。

“康涅狄格”号属于“海狼”级,是美国海军冷战时期,咬牙花费巨资才堆砌起来的“精锐”,静音效果即便是现在也是出类拔萃的;如果连“海狼”级都藏不住,其他美军核潜艇就更不要说了。

中国的家门口,不是美军的后花园。随着解放军装备体系的完善、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提升,美军在我们家门口恣意妄为的日子早就结束了;无论美军制定怎样的军事滋扰和威慑战略,最终都只会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