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著名文娱公司哇唧唧哇成立七周年的日子。

创始人龙丹妮发内部信,谈及“七年之痒”,她说,“打败七年之痒的,是三观一致,是共同进步。”

在信中,龙丹妮较多提及了哇唧唧哇的电视剧业务,称希望“成为一个在市场认知中有一定制作剧集能力的公司”。这也昭示着哇唧唧哇从单一的偶像经纪公司转型,向多元化公司发展的路径迈进。

2023年,哇唧唧哇先后播出了《偷偷藏不住》及《鸣龙少年》等剧集,为了夯实创作力,龙丹妮透露,已经在内部增设了文学策划团队,储备更多IP。

龙丹妮也提到AI对文娱产业的冲击,但她不希望有所恐惧,而是善加利用。

信的最后,她说,“这必然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在经历改变,我们在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丹妮(中)与公司联合创始人

以下为内部信全文——

各位哇人哇友,大家好!

今天是公司成立七周年。“七年”常常被认为是一段婚姻或者一段关系里最艰难的时间点,但也有这样一句话:“打败七年之痒的,是三观一致,是共同进步。”公司的成长,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在坚定同一个信念的基础上持续学习。

我们能感觉到,过去的一年,是对优质内容的创作者越来越尊重的一年。我们总看到一些优质的作品,《漫长的季节》《狂飙》和《繁花》收获了爆款的热度和声量,观众对好作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内容行业也常常听到大家都在重复的一句话“内容市场不好做”。2023年,哇唧在剧集作品上得到了非常好的突破。《偷偷藏不住》和《鸣龙少年》的上线,让我们成为一个在市场认知中有一定制作剧集能力的公司。

这并不是一段一蹴而就的业务拓展过程,哇唧唧哇虽然是一家有知名度的内容公司,但是我们在剧集的研发上走过很多年艰苦的历程。我们团队有过低成本网剧的尝试,但我们对长篇剧集的开发和制作是一个门外汉,团队有过迷茫期,平台追求好作品也需要性价比,在我们没有标杆作品时,市场并不相信我们能做好剧集,这无可厚非,但是剧集团队没有被打败,也没有放弃。

我们从定位做年轻人爱看的剧目,到选择合适的IP、到不吝啬利润,找寻最合适的导演、最合适的编剧、最有经验的制片人、最符合角色及演技精湛的演员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深入学习,去沉淀自己在剧集制作的认知。这其中,无论是和《偷偷藏不住》李青蓉导演、《鸣龙少年》丁黑导演、编剧陈舒合作,还是和两部剧的主演赵露思、张若昀等多个优质演员的合作,都让我们在做出作品的同时,整个影视团队的认知和业务能力也有了飞跃。我们增设了文学策划团队,储备更多IP,这一切的目的都是在夯实我们内容创作的能力。

前几天我们又一部制作剧集项目《难哄》官宣了,关注度很高,同样挑战很大。但我们始终坚信的一点是:认知改变命运,学习使人成长。特别在当下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唯有踏实学习、踏实成长,才是业务与个人得以收获的最大的法宝。

公司也有一些业务,比如节目制作团队,当下正在经历最艰难的时刻,但我想,和上面我提到的、剧集过去几年的发展路径一样,我们没做过剧,不代表我们就不能做出好剧。同样我们也不要认为,因为我们的公司创始人都是做节目导演制作人出身,我们做过非常多的头部节目,我们就能一直是一个节目头部团队。节目市场看似平淡,但实际观众需求从来没有缺失,在过去一年仍然有很多好的节目出现,也有了我们小而美的《毛雪汪》受到市场的认可。

我们回头去思考一下,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综艺还是不是你认知的综艺”,我们是否能突破节目形态、节目审美、节目哲学、节目制作技术的认知天花板,也许我们的导演做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无脚本真人秀,我们能找寻到用户对这种内容更广阔的需求。

在内容生产创作领域,IP与创意是重中之重,导演、编剧、演员等经典能力积累不可替代。但让我们这一年刷新认知的还有AIGC。ChatGPT诞生、Sora的震撼发布,以及GTC这次发布的最新GPU芯片B200,算力又一次刷新纪录。

我们不知道AI人工智能将给我们的艺术家发展、舞台演艺、节目制作、剧集内容生产流程甚至内容原生创作的未来带来多么巨大的颠覆,我们必须学习这些技术,提高我们对科技的认知。我们不断思考这些新技术可能会给我们的公司业务及未来战略带来哪些可能性——这必然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在经历改变,我们在进步。

七年之年,洪流之下,群体和个体都面临着选择与被选择,眼前依然有未知的迷雾和挑战。让我们一起越过第七个纪念日,革新认知,继续前行。

没有人给你正确答案,认知才会帮你解题,学习永远不会亏待你。

七周年Forever Youn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