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民间除了祭扫活动之外,在饮食方面也很多专门的习俗。(注:据研究者考证,现在的清明节,为清明、寒食、上巳三节合一,因此涵盖的内容较多,本文只是选取一点介绍而已。)

以地处胶东半岛腹地的栖霞为例,当地不少乡镇都有清明节吃鸡蛋、喝米粥的传统。这里的米粥,以高粱米(胡黍米)或麦米较为常见,其他米类或豆类亦可添加其中。此条民俗,在上世纪末编纂的《栖霞县志》中就有收录,志中称:

“清明节,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寒食节’,停火两天。民间有吃鸡蛋、喝高粱米粥或麦米粥的习俗。”

除栖霞外,莱阳部分乡镇亦有喝“寒食粥”的习惯。至于半岛其他县市区,笔者暂时没有逐一打听。在这里也欢迎各位朋友留言指教。

言归正传,本文的话题因“寒食粥”而起,但重点其实不在“粥”本身,而是想带大家看看做粥之前捣米的工具。

栖霞乡民捣米,通常使用石制的碓臼(普通话发音:duì jiù,方言读法:duì jue)。与碾、磨等生活用具相似,碓臼基本上也是就地取材,由石匠凿孔打磨而成。由于石头材质坚固,即便频繁使用也不容易坏,很多村的老碓臼都代代相传,历史比较悠久。

这些年来,笔者和朋友在栖霞乡村探访时,遇到过很多石碓臼。因为喝寒食粥的习俗,它们大多数也仍在使用,通常摆放在村中比较显眼的位置。其中,笔者对唐家泊镇辖下村庄的石碓臼印象尤深。当地毗邻牙山,先民制作石器取材方便,常能看到一些由巨石凿成的碓臼,令观者大为感叹。

接下来的图片,就是我们积累的一些石碓臼的实景,地点包含唐家泊、蛇窝泊、亭口、西城等镇的多个村庄。有的朋友或许从中能看到自己村的碓臼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